Jerry Bergonzi - 「Lineage」(啟彬的爵士樂專輯推薦)



名稱:Jerry Bergonzi - 「Lineage」

編號:Red 123237 2 CD

樂手:Jerry Bergonzi (ts) , Mulgrew Miller (p) , Adam Nussbaum (d) , Dave Santoro (b)

日期:1989

曲目:

1. Inner Urge
2. Everything Happens To Me
3. Red's Blues
4. On The Brink
5. Jones

啟彬說:

一位好的爵士音樂家,需要具備的是技巧—包括對旋律、和聲與節奏的掌握及運用、熟悉風格源流、具備感染力,還有最重要的創意。所謂的創意並不是表示你就一定得做從來沒人做過的東西,而是在有條件的限定制約下,仍能將樂思表達得流暢,吸收前人語彙而創作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薩克斯風手Jerry Bergonzi,就是一位趨近成熟的爵士音樂家,其實有不少人認為,他與特色相近的Joe Lovano,實力可說介於伯仲之間。

最先接觸Jerry還是因為他所寫的一系列原創又系統性的進階級教材,感佩之餘更間或聽聞他的大名,發覺這位根基於美國波士頓城的薩克斯風手,不但只是一位老師而已,更是能身體力行的樂手。從這張與鋼琴手Mulgrew Miller的首度現場合作中,更可窺得他獨特的語法與前輩給他的感召。

開頭曲Joe Henderson的名作《Inner Urge》,是所有爵士音樂家必修的功課,本來就是一首極具張力的曲子,Jerry仍可以一步步地帶上去,和聲的運用愈來愈複雜、節奏的變化愈來愈頻繁,最令人稱道的是他仍維持著高度的旋律性及創意,而緊接在他幾近完美的即興後,Mulgrew Miller也不是省油的燈,照樣用清晰的語彙與力度又帶向另一個高峰。經典抒情曲《Everything Happens To Me》有令人心醉的主題,薩克斯風用表情豐富的裝飾句法呈現,其他三人再幫忙增添柔美的色彩。

再來的原創曲《Red's Blues》基本上是一首降B調Blues,但是Jerry援用了Coltrane的《Giant Steps》後半段的大三度下行轉調手法來重配和聲(|Bb7︱Abm7 Db7︱GbMaj7︱Fm7 Bb7︱EbMaj7|Am7 D7|GMaj7|Dbm7 Gb7|CbMaj7|Cm7b5 F7b9|Bb9 |A7︱),可以很清楚地聽到Coltrane的智慧被後人強化與運用,變成一首不容易即興的進階級十二小節Blues,Jerry與Mulgrew兩人照樣用自在卻精彩的即興陳述,不會演奏成“練習曲”的樣子。如果你也仔細聽過很多大師如John Coltrane、Sonny Rollins、Joe Henderson、Johnny Griffin、Charlie Rouse…,並甚至採譜學習的話,也會在他的即興中找出許多前輩傳世的影子喔!

注意聽聽《On The Brink》,它的和絃進行其實根基於另一位影響深遠的前輩Charlie Parker的名曲《Confirmation》,可是重新譜寫旋律,這已經是很普遍的爵士樂傳統,證明您舊的要學、新的也要想,這裡整個四重奏把此曲詮釋成拉丁的風味,所以您可以聽到鋼琴的comping出現了不少非洲古巴樂的「Montuno」跟節奏語彙,薩克斯風的即興則展示了他把音符與休止符結合得恰到好處的吹奏特色,把Sonny Rollins的彈跳式語彙吸收得淋漓盡致。有趣的是經典曲《Laura》的主旋律不約而同於Jerry及Mulgrew的先後即興中曇花一現,因為這旋律剛好符合II-V-I的進行,Stan Getz跟Dexter Gordon、Dizzy Gillespie等人也常玩這「借用」的把戲。

最後一首《Jones》的整體味道,會不會讓你聯想起鼓手Elvin Jones與Coltrane的合作呢?Jerry的作曲常有如此的連結,譬如《Hank》(Mobley)、《McCoy》(Tyner)等等,他也曾說過當他從唱片中學習時,不是只有跟著薩克斯風吹而已,也要學習其他樂手的點子。聽說錄這張唱片時,地點是在教堂內,所以台上的音響很混濁,大家都以為搞砸了,沒想到錄出來的整體效果反而結實,除了因環境差而使反應互動更加敏銳以外,所有人的強健功力也是一大因素吧?

Jerry Bergonzi的作品有一大部份都由義大利的Red唱片公司錄製發行,其他作品散見於Blue Note(只有一張「Standard Gonz」,還是托鋼琴手Joey Calderazzo的福才把成品交予發行)、Enja、Double Time Jazz及部份歐美小廠牌,可是幾乎都是佳作。至於為什麼Joe Lovano會比較有名呢?可能是跟當紅人物合作接觸的關係(Jerry長期合作過最有名的只有Dave Brubeck),以及美國爵士相關媒體只能接受一種範疇一個「象徵性」(Symbol)人物而已吧?話說回來,Joe Lovano也都“熬”得夠久囉!

(20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