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會常形容Aeolian是「比較暗的小調」,Dorian是「比較亮的小調」之意,是因為在黑人音樂中它們都是五聲音階演變而來

文 / 謝啟彬


在美式黑人音樂中,一定是先從五聲音階開始,因為那傳統來自非洲

而五聲音階的北美洲化,才演變成藍調音階

然後所謂的Dorian音階,其實是(小)五聲音階加上一個2(9)音,跟一個6(13)音,不是黑人們去考古在山洞遺跡中發現了希臘教會調式...云云

真實情況是,大家後來發現這種聲音跟西方文明與文化中一樣,所以取名上就沿用“白種人的講法”

這樣來看音階排列,才能有感,也才能理解與運用


1-b3-4-5-b7

1-b3-4-(b5)-5-b7

1-2-b3-4-5-6-b7

所以你當然也可以這樣想:

1-b3-4-5-b7

1-b3-4-(b5)-5-b7

加上一個2(9)音跟一個b6(b13)音,就成了1-2-b3-4-5-b6-b7,跟"歷史上的"Aeolian一樣

在還沒有出現這些“李安”(-lian)之前,其實也可以想成是基本小調(Basic Minor):1-2-b3-4-5(如同《瀟灑走一回》的旋律 :P)加上一個b7音,再回到上述的“加音”過程

1-2-b3-4-5 + b7 = 1-2-b3-4-5-b7 = 1-b3-4-5-b7 + 2

沒有出現6音以前的音階,其實已經很多音樂家這樣想旋律,6音加上去之後就比較是在和絃的聲響上感覺差異了,所以這也是為何會有很多曲子的和絃進行,可能被習慣稱為Aeolian和絃進行或是俗稱Dorian和絃進行,但是旋律卻是小五聲音階的緣故,旋律沒有強調大6音或是小6音


這也是我為何會常形容Aeolian是「比較暗的小調」,Dorian是「比較亮的小調」之意?

然後再依據這些音階去找出「順階和絃」,就會出現各種常見的排列組合,或找出自己的排列組合

這些音樂的創造者先輩們,在創作、即興這些音樂與經典曲目時,不是那種樂理數學推算的概念

學習者可以想成是一種跟「師仔」(閩南話做工師傅)學經驗的邏輯

而不要一直想成土木系教授跟K書算式,以及理論名詞與定義等的邏輯

這樣就會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黑樂中較為Aeolian色彩的曲子代表:


黑樂中較為Dorian色彩的曲子代表:


玩好黑樂,五聲/藍調音階的「打底」很重要 - 為學生在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上示範Bb minor pentatonic/blues


在《Virtual Insanity》(Jamiroquai)一曲上的藍調“打底”即興示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