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ffle」只是一個音樂術語,就好像是用藥的劑量一樣,在音樂人的使用方法中是一個單位,也是可以調整的,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音樂風格 [Podcast]

文 / 謝啟彬




「Shuffle」只是一個音樂術語,拿來形容音樂中的一拍,要比較二等分還是三等分的形容詞,而因為速度的影響,音樂家們還可以根據這種Feel,要更強烈的Shuffle,或是稍微Shuffle就好,所以這就好像是用藥的劑量一樣,在音樂人的使用方法中是一個單位,也是可以調整的,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音樂風格

像這首90年代的日文流行歌曲《接吻》,在音樂人口中,就會是「跟《Plastic Love》一樣的Groove,但是比較Shuffle一點」(或是《Lovely Day》、《The Feels》...等)


但是很多人不等老師或內行人解釋的,他們急著去定義「Shuffle是哪首曲子?」、「哪首是或不是Shuffle?」、「給我更多Shuffle的曲子」...這就累了,又掉入各說各話、高興就好的處境


醫生在討論的是劑量,病人急著想知道的是藥名


以下節選自我的「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節奏篇」一書的第28章「放克也可以很優雅—深入解析「Shuffle」的精髓」,原文章名為「放克也可以很優雅 - 會Swing的當代黑人音樂節奏藍調風格」

「因為地理與歷史因素,同一種東西會有很多種講法,甚至同一個講法指的是不同的東西

所以不管你叫鍋貼還是煎餃、餛飩還是扁食、小黃還是的士、激光還是雷射、啟動還是激活、吸管還是水草、介紹還是紹介...

我只在乎你會不會?能不能掌握得好?有沒有體會到Groove的精髓?能不能演奏演唱出對味的感覺?甚至更簡單的,好不好聽(吃)?有沒有風味?



......其實眾吉他手都很熟悉的Jimi Hendrix,幾首經典《Who Knows》跟《Voodoo Child》都是這樣的律動啊!R&B、Rock本來就都是從藍調Blues衍生出來的音樂,但是很多人都把重點擺在音符,卻忽視了律動呢!你要把握那種「細碎而帶有快速三連音12/8而以4/4紀錄」的味道。


......重點就是在於那個「Groove」呀!!雖然三連音沒有那麼強烈了,但是跟Rock Feel還是很不一樣地!(關鍵指向:背後吉他的伴奏不是Straight 8th,而是有Ghost Note的"Swing 8th" R&B彈法)

等到Hip-Hop時期崛起,速度又變“慢”回來後,你就知道這種「Groove」有多重要了!沒有前面那些,就沒有後面這些啊!不知道就彈不出來囉!....」

Nelly的《Hot in Herre》(2002)底層Groove、Riff取樣來源:

Chuck Brown的《Bustin' Loose》(1979)


而Chuck Brown也被尊稱為「Go-Go教父」,這個「Go-Go」又跟舞步的Agogo完全不一樣意思,當然也跟巴西葡萄文的鈴字原意「Agogô」不一樣

其實「Go-Go」簡單說來就是指從六〇年代晚期開始,美國華盛頓地區的音樂人如Chuck Brown等人所帶起的風潮 ,硬要說差別,就是裡頭會有Conga康加鼓的編制與聲音。正如我們都已經知道的,Funk就是Hip-Hop的基礎,而「Go-Go」就是華盛頓Groove音樂人自稱他們的音樂曲風的稱呼,這樣而已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美國幅員廣大,不同地區會叫同一個根源的東西不同名字,有時又加上英國的同樣英語系國家的不同講法,本來就有點亂了,又加上中文的翻譯之後望文生義、同字異義、音譯歧義...搞下去,不經過一番爬梳,光用中文看就是愈看愈困惑而已

而那個「Groove」的核心 - 隱隱約約的12/8三連音的第一個與第三個也加重音(歐洲古典樂的12/8通常只有三連音第一個加重音) - 自然也隨著R&B到Funk的演進,繼續被Go-Go傳承下來。而嘻哈(Hip-Hop)歌手如尼力等人,真的就是“撿現成”而已,並非否定貢獻,而是那個根源要了解

好吧!那它們到底長怎樣?我們可以至少看一下嗎?化成五線譜記載其實也很好,讓你可以很直接地了解Groove到底在哪裡?以下我們就以《Bustin' Loose》一曲,來抓出Groove的精準點」

其餘內容請參閱書中所寫以及對照QR Code所顯示的音樂曲目哦!



老奶奶鼓手跟Questlove的第一段跟第三段的對打與合奏,都是Shuffle Beat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