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h Funk Feel的12/8「6」的等分 - “算數學”(Sub-Divisions)理解與練習 - 節奏藍調、靈魂樂、藍調、福音詩歌樂風,甚至受搖滾樂與日本流行樂影響的國台語歌中都有,異同在哪?該如何練習掌握?
文 / 謝啟彬
4. A Thousand Years - Christina Perri

R&B/Soul Ballads in 12/8 Feel (Different Eras Different Tempos & Arrangements)
共44首歌,以不同語言演唱的不同歌名算同一首
說明:速度比較慢的12/8很容易跟6/8搞混,比較容易判別的特色是那個123-456-789-101112拍型與句型比較明顯,不過有些曲子真的是介於之間,尤其是九〇年代速度比較慢的12/8 R&B/Soul,就會很像6/8或是快一點的3/4,還是要聽旋律的音型看如何變化?以及樂手自己如何“切換”算拍?
而6/8則跟3/4、6/4比較接近,真正在黑人音樂上,比較像是9/8的Feel,大多有Swing或16th Feel,就是我提過的搖擺三拍,但是在音樂演奏與編曲上,不是鐵板一塊,會有很多交互運用,這就是音樂有趣之處
從黑人音樂的角度來出發,12/8比較是藍調發展出來的四拍感,9/8比較是藍調發展出來的三拍感
音樂律動的穩固,不能單從數學層面紙上談兵去算,要多聽實例、練習與感受,且不會有單一答案
16th Funk Feel的12/8「6」的等分 - “算數學”(Sub-Divisions)理解與練習
這在台灣的音樂教育中非常容易講錯,因為台灣的流行音樂有一個歷史大錯誤前提叫「Slow Rock」,這個沒有先解套,後面講的全都是錯的,因為會讓人理解錯誤,或是感覺錯誤(Feel Wrong)
就是R&B/Soul的一種節奏律動,然後必須要考量、加上16th Funk Feel的細微律動,才抓得到那些切分,跟你深入開始學習Hip-Hop或是Swing Funk(R&B Shuffle)的節奏一樣,譜上不是不能表現出來,只是會很繁雜,而且會牽扯到記譜的邏輯,譬如「寫成怎樣時就等於怎樣」時也得先解套才行
總之拜託不要用名字去對、去套,說這個就是那個嗎?那個就是這個嗎?或是誰對誰不對...因為音樂名稱在台灣很多時候會有歷史偏誤,而且傾向孤證,沿用從樂師圈或電子琴面板轉譯流傳下來的毛病,習慣用一首曲子來叫一種曲風,而去脈絡化,譬如常見的慢搖滾(Slow Rock)、Slow Soul(慢靈魂)、義大利探戈、理查十度...
12/8(節奏藍調靈魂樂常用的大四拍)跟9/8(節奏藍調靈魂樂常用的大三拍),西方的(比較偏黑樂相關的)跟東方的(受日本的演歌與英美搖滾樂影響),最大的差別就在我們即將教戰的16th Funk Feel,在這樣的節奏中。就是因為這樣老師才一天到晚寫節奏律動、節奏律動...不是只有節奏還有律動上的差異
貼心提醒,關於寫譜:
如果你是寫12/8,那麼你的三連音或是每一拍就不用寫「3」個為一拍,記譜時可以直接三個8分音符來記錄休止符與音符與連結等等
如果你是寫4/4,那麼那麼你的三連音或是每一拍就要寫「3」個為一拍,記譜時可以三個8分音符來記錄休止符與音符與連結等等,但是要註明是三連音
所以12/8 Feel會建議以12/8來記譜,我們在課堂中還會根據曲中的重音節奏(Accents)來討論怎麼記譜會比較好?也對樂手有幫助?
同理9/8 vs 3/4也是一樣邏輯
這兩張的第二行其實是一樣的,最下面的第四拍就是四顆十六分音符與兩顆十六分音符的組合,只是寫法表示不同,有三種寫法,第一種寫法「四連音裡頭最後有三連音的連結」最容易被判讀錯誤,聽音樂時就不會錯了
以下是大致的時代與知名版本,以及風格、速度、編曲相近與受影響的歌曲,我盡量擺比較靠近一點:
1.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 Percy Sledge / Michael Bolton
2. Only You (And You Alone) - The Platters
3. The Great Pretender - The Platters
4. At Last - Etta James
5. Unchained Melody - The Righteous Brothers
6.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 Elvis Presley
7. I Have Nothing - Whitney Houston
8. 傷痕 - 林憶蓮
9. I'll Make Love To You - Boyz II Men
10. 傷心的我 傷心的歌 - 陳建瑋
11. Who's Lovin' You - The Jackson 5
12. 浪人情歌 - 伍佰 (《心愛的再會啦》也是根基於一樣的曲風所創作)
13. Hallelujah - Leonard Cohen
14. 沒那麼簡單 - 黃小琥
15. Bring It On Home To Me - B.B. King & Paul Carrack
16. 新不了情 - 萬芳
17. End Of The Road - Boyz II Men
18. 老實情歌 - 庾澄慶
19. Blues We Like - B.B. King
20. 說走就走 - 陶喆
21. Daydreaming - Radiohead
22. Patiently Waiting - Terrace Martin, The Emotions, Uncle Chucc
23. Bring It On Home to Me - Sam Cooke
24. I Need Your Love So Bad - James Brown / Fleetwood Mac
25. Turn Me On - Norah Jones
26. Lil' Too Heavy - PJ Morton
27. Send Me Some Lovin' - Otis Redding
28. Always and Forever - Heatwave
29. Since I Fell for You - Bonnie Raitt
30. I'm Getting Ready - Shirley Caesar (上下兩首不一樣,上面這首是Gospel名曲)
31. I'm Getting Ready - Snowy White
32. 戀曲1980 - 羅大佑 (《光陰的故事》、《故鄉》也是根基於一樣的曲風所創作)
33.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Louis Armstrong
34. 有沒有 - 韋禮安
35. Don't Let Me Be Lonely Tonight - The Isley Brothers
36. 這些日子以來 - 張清芳、范怡文
37. 無言的結局 - 李茂山、林淑容
38. 我怎麼哭了 - 林淑容
39. 酒後的心聲 - 江蕙
40. 港町ブルース / 苦海女神龍 / 誰來愛我 - 森進一 / 西卿 / 李翊君 / 鄧麗君
41. You Don't Know Me - Ray Charles, Diana Krall
42. 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 - Whitney Houston
43. Your Love Is King - Sade
44.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 Al Green
因爲早期甚至近代的中文國語與台語老歌(包含很多從日文歌翻唱的),還有很多相同曲風或計拍方式的如《港都夜雨》、《嫁不對人》、《黯淡的月》、《水中煙》、《往事就是我的安慰》、《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標配”曲風的一種,也有很多歌會改編成那樣
有的樂師會說是「布魯斯」,其實就是指12/8 Blues藍調節奏的意思,國標舞裡頭也會用到「布魯斯」,當然也會出現比較粗淺的“Slow Rock”稱呼,就不再整理收錄,而以比較接近黑樂脈絡的為主
當然國語歌、甚至粵語歌、客語歌、原住民語歌當中也都會有別出心裁的作曲與編曲,而且時代日新月異,什麼可能都可能!本來整理此文的意義,就是鼓勵運用不同的節奏律動,是音樂上的概念加強,也解釋了為何一首曲子有人會說是三拍、有人會說是四拍?甚至有人會說是兩拍、有人會說是六拍?...
原因就在於「拍」的單位值並不一樣,以及你感受到的是哪個「Pulse」(脈動)?以及我在「節奏篇」提到的「三與四的模糊」與「3中有2,2中有3,4中有6,6中有4」的特性,所以需要花時間好好學習與練習,這真的都是從非洲音樂傳承下來幾百年的DNA演化而成的呀!
補充:較偏民謠風、世界音樂風的12/8(or 6/8 or 3/4 or 2/2...)Feel流行歌曲
實際上對於曲子節奏律動的界定,也沒有那麼絕對,因為隨著速度的變化,音型的選用,以及編曲所需要的氛圍、很難直接說這是12/8那是9/8那是3/4,因為這也是音樂的感受(Feel)問題,譬如比較快的Swing 3/4聽起來也可以是2/2,但是重點就是像豌豆或花生一樣,所謂三連音(三個音一組然後均等長),是一小節四組或是三組?
像這部分的歌曲就有3/4 Feel但是有12/8感覺的,跟9/8感覺的,但是如果沒有想那麼複雜的話都會是「三拍的感覺」或「華爾茲 Waltz」(這個分類已經不夠用了),然而實戰上的經驗是,經常音樂人在掌握細節時,又需要討論與注意到細碎的“三連音”(Swing與否跟怎麼Feel?),這就是我常講的非洲音樂DNA傳到歐洲與美洲之後產生的差別,本來是不只一種答案,卻慢慢被簡化成單選題
本文討論、教戰與練習一樣完全適用,「節奏篇」相關章節一樣完全適用,重點不在「怎麼記譜」,當然這也很重要,但很容易掉入主觀認定中,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感覺”到那個“感覺”?(Feel the Feel,Feel the Time,中文語境很難翻譯出來與體會的英文)
1. Only Hope - Switchfoot / Mandy Moore
2. The Moment - 孫燕姿
3. フルサト - 夏川里美 / 槙原敬之
4. A Thousand Years - Christina Perri
5. 沙漏 - 陳綺貞
8. 日光(蘇打綠版) - 蘇打綠
9. 好夜晚GOOD NIGHT - 梁靜茹
10. 棋子 - 王菲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