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想成三連音就會Swing?音樂不是電腦編曲統一「Quantize」的做法,當你想成12/8時也會自動「填滿」,就不會Swing

文 / 謝啟彬



Podcast裡頭講到的就是很多名詞,第一個在台灣被誤用許久,第二個就是另外一段Podcast講過的,聽者會以原本習慣的名詞定義來「詮釋音樂」,譬如「三連音」(Triplet)這件事:

第一點,如果你只有接受過古典樂的「三連音」訓練 - 不管你是科班或是你的音樂老師教你的 - 古典樂對三連音的詮釋是「12/8」然後「填滿」,請記得這個狀況很重要!學習者自己不會察覺,需要老師來修正,如果沒有修正,你的三連音聽起來就根本不會Swing,而且會很刻意生硬,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小叮噹感」

有一首曲子就是爵士鋼琴家Horace Silver的《Sister Sadie》,這首曲子在國內的阿卡貝拉界有點名氣,就我所知是因為澳洲阿卡貝拉團體「The Idea of North」(我曾幫國家音樂廳宣傳過他們來台灣的演出)有一個非常Groovy的無伴奏人聲編曲版

(Shout Chorus from 3:01 to 3:38)

我看過一個比賽的影片,就是國內的團體參加比賽,聲音、Beat Box、音準都還OK,但是到了後面的「Shout Chorus」(60年代的小編制爵士樂經常會在即興後回到主題前,寫一段管樂齊奏的片段,跟Big Band常見的編法很像)時,那段樂句真的變成非常附點的感覺,但我想該國內阿卡團會認為他們沒有唱錯,因為他們模仿詮釋的是「The Idea of North」的編曲與詮釋版本,而後者在此段,就像Horace Silver的原版,而不是附點或三連音的感覺

為何會如此?還是又回到我強調的概念,因為Horace Silver樂團的爵士樂演奏者們,在那段「每兩個重複音往上呈現藍調樂句」的句子中,反而是Straight 8 Feel而不是Swing 8th Feel,而鼓手則是打Swing 8th Feel但是重拍下在二四拍

(Shout Chorus from 4:44 to 5:23)

這就是音樂的魔力,有時候上面聲部會這麼詮釋,有時候下面聲部會那麼詮釋,不是電腦編曲統一「Quantize」的做法,這真的很難用文字詳細描述,而且一過了也不過幾秒鐘,但是那個音樂性上的差異就出來了,音樂性的做法就是「反而這樣做聽起來才Swing」,因為整段句子有個跨小節的切分,所以往上升的旋律反而是“平”的

這在器樂即興演奏上也是,不是一視同仁說OK我們現在從頭到尾都Swing然後就想成三連音就好,真正的Swing Feel,有些地方比較緩,也就是在術語上講的「Lay-Back」(上述的狀況就比較是這樣),有些地方會急促一點,還得看曲子跟旋律的往上往下或甚至形狀而定

所以回到所謂的「是不是想成三連音就會Swing?」這件事就是我要講的第二點,是三連音的「寬度與形狀」,而不是「三連音填滿」,受古典音樂教育者會傾向填滿,因為認知上是有音就要填滿,有休止符就要休息,但是Groove的世界中休止符不是休息,而是仍然前進但是不出聲而已,這就是差異,這種差異來自我們教過太多各種不同背景學生的經驗

「想成三連音的密度」(Density是個很恰當的物理用詞),這樣你一拍感覺起來比較“胖”一些,絕大多數的受古典音樂教育者是想成「兩顆」(八分正拍反拍),就比較“瘦”,這時候就會趕拍或是很生硬,英文中會說「Ternary Feel」(三元的)跟「Binary Feel」(二元的)

而這個是不能用文字解說來教的,跟教游泳教騎車一樣,譬如說「換檔」,就有一種很微妙的「放掉離合器」「腳踩檔」「加油門」的組合瞬間,只能自己慢慢去抓,無法直接說第一個1秒第二個0.8秒第三個在第二個0.5秒時進來一樣

任何Groove都是這樣,而且很多時候老師沒指點出細節,不要說觀眾,連演出者本身都聽不出來,這就是盲點,而之所以網路上很難講這種「韻味」的東西,一來是文字能力再好也很難完整表述,另一個則是沒有人喜歡被當負面教材,尤其在網路上被“砲”被“靠北”之類的,而且通常這樣只是流於口水或意氣之爭,最後戰來戰去還不是不了了之

我會在我的學生班上舉實例讓大家比較,有比較能修正,就會進步

這段Podacast可以延伸的重點還有很多,譬如在本地很多你講的名詞都表示另外一種意思,有時是將錯就錯誤用多年,有些是如同Steve Coleman講的「原有音樂的分類與教學法無法完整傳達節奏與律動的感覺」,用現有的就很容易會出狀況,另外像Slow Rock、Slow Soul、Slow Disco、Rumba這種的都是錯誤沿用,這不是你說換個名字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靠鍥而不捨的長年教育才能慢慢導正,不能急就章

說真的,很多時候我們社會的風氣就是太過急就章了,急就章的態度就會造成淺盤的觀念,這是互動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