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R&B」?什麼又是「Soul」?節奏藍調跟福音詩歌的融合,就被稱為靈魂樂

文/謝啟彬


多年以來在學校上課,常會有同學問我很多問題或是寫報告等,從這些問題或報告中,其實我都察覺到華文世界對於許多「不熟悉」或「較少見」的音樂類型,有許多偏見或誤解,然後代代傳承下來,尤其是從網路世代開始,那個「知識」的對錯分辨,反而比「知識」的取得管道要來得重要許多。

譬如,我們來看看美國靈魂樂巨擘-雷查爾斯(Ray Charles)在網路上的資料吧!

請先看這段,中文翻譯或是中文維基,實在是太危險了啊!英文裡頭根本沒有寫Ray Charles是R&B的「開創者」,中文就翻譯成這樣了,真是可怕!

雷·查爾斯(維基百科)

同樣的,學校裡的同學也都知道,他的貢獻在於結合了黑人音樂兩大傳統 – 節奏藍調(R&B)與福音詩歌(Gospel),這種風格在六〇年代被冠上新的名詞「靈魂樂」(Soul),而且R&B跟Gospel在傳統上是對立的,因為演出的場合與歌詞內容上的取用不同。請聽我細說分明:

R&B(Rhythm & Blues,台灣翻譯成節奏藍調,香港翻譯成節奏怨曲)這個字,是1948年由Billboard雜誌的編輯Jerry Wexler說出來的(他1953年也加入了Atlantic Records製作唱片),在之前是更具歧視性的Race Music(種族音樂),而Race Music就是R&B音樂,不是Ray Charles創建的,更不是陶喆王力宏周杰倫那種才叫R&B,時至今日我們會將R&B當作一種統稱,那就是從Blues一路發展下來的「黑色」脈絡,所以說,Funk也是R&B、Motown也是R&B、Soul也是R&B,甚至更早的Rock 'N’ Roll也是R&B的支線(R&B+Country的借用變種,後來又延伸到英國去發展),R&B是一整個的,只是有不同時代的R&B而已,台灣樂界大多會將R&B簡化為那種轉音唱腔,或是一些特定的節奏等,某種程度上來說都算是斷章取義。

而既然R&B來自於藍調(Blues),本來就有一種抒發情感與壓抑的感覺在裡頭,我在上課時常會開玩笑說,藍調類型的音樂,它們的歌詞幾乎都是「Crying Hungry」、「Crying Father」的(XD),也就是一開始沒有什麼叫做“快樂的藍調”,而R&B,也繼承了這點的特色,然後加以延伸,所以R&B的歌詞都很感官、很直接,講男歡女愛、小情小愛,甚至到後來都充滿了情色甚至是性暗示語句等等...當然,在當時以白人為主的社會中,自然會覺得黑人很沒水準,都講髒話,都好低俗野蠻之類的,有點像戒嚴時期在台灣的一些省籍情結或是國語與方言的使用禁用等,將語言分成高級與低級。



然而在黑人社會中,音樂卻的確也存在著「世俗音樂」與「宗教音樂」的隔閡,所謂的「福音詩歌」(Gospel)就是如此。嚴格說來,Gospel不是只指美國黑人基督教教會裡頭的音樂,歐洲、非洲、中東、亞洲都有Gospel音樂,基本上就是指教會裡頭演唱的福音歌曲,但是因為從流行音樂發展史的角度來看,非洲裔美國人的教會中所發展出來的Gospel,的確有非常重要的特色與影響,所以現在大家都會泛指一些歌曲、唱法甚至形式叫做Gospel,即便不是基督徒也會大量地去運用或學習。

而這個特色是什麼呢?就是加入了強烈的藍調吟唱色彩,以及之前介紹過的「藍調/靈魂唱腔」,所以你聽美國黑人唱《Amazing Grace》,跟英國白人唱是截然不同的感覺,因為這原本就是福音詩歌,只是黑人演唱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加了料”,將那個聲音帶入,譬如藍調轉音唱腔、呼喊與回應(Call & Respond)的領唱與和聲法、曲子裡頭所使用的和聲技法與節奏風格,都加了很多藍調的東西,這都不是刻意的、規定的,甚至連牧師在傳道時的激動口吻,彷彿在激勵信眾的那種氣勢,也都是自然的。



所以,非洲裔美國人在教會裡頭唱藍調,在世俗裡頭的表演場所(絕對是聲色場所)也唱藍調,但是最大的差別在於-「歌詞」(Lyrics)!

在教會裡頭,你怎麼能唱出男女纏綿時候的感覺呢?你怎能跟上帝抱怨說這期農作物收成太差呢?你怎能說出昨晚我喝醉酒跑去河邊結果摔下去受寒得了感冒呢?你怎能在教會的場合裡頭埋怨你的老闆強迫你加班呢?你怎能在星期天早上,對著前排的女孩表達仰慕愛意呢.......所以在Gospel福音詩歌裡,大多都是聖經的詞句,或者即便是重新創作的也好,都是要表達敬仰上帝、感謝主的「正面能量」才是。

所以黑人常自己笑說,我們在週五晚上唱藍調(或節奏藍調),週日早上唱福音詩歌!



而也就跟任何人類的社群一樣,在團體裡頭就會出現小團體,也會有觀念不同的人,有的比較開放,有的比較保守,而可以確定的是,因為節奏藍調「表演的場所」跟「歌詞的內容」緣故,就會有比較保守的黑人,覺得那種在聲色場所“上班”的歌手,尤其是女歌手,都是“水性楊花”、“下流淫蕩”、“戲子無情”、“不守婦道”...之類的,在教會中就會受到排擠,自然,「R&B」也就是指那些「低級」「沒水準」的音樂了!

前面講過,黑人對黑人,也是這樣,就是傳統保守與新潮觀念的拉扯。在電影「億萬唱詩班」(The Fighting Temptations)與「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中,都有類似的情節與橋段,非常明顯,尤其是後者,導演史帝芬史匹柏很巧妙地運用了這種「節奏藍調」與「福音詩歌」的關係,讓劇中人物在最後大和解,並彼此得到救贖,是非常精心的安排!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再來看看,Ray Charles做到的「融合」,又是怎麼一回事?很奇妙的是,因為黑人人權與女權的尚未平等,彼時對於黑人去唱R&B的事,女人就會被批評,男人反而比較不會,有個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男人都是樂手,而女人大多是前方的歌手,所以樂手自然可以晚上“上班”,假日去教會“司琴”。而Ray Charles很會彈鋼琴,所以除了上班的「做場」(請容許我用台灣化的譬喻)之外,宗教音樂中如婚喪喜慶或宴會受洗節日等等,他也是職業樂手,也是會接這類的「場子」的,在業界算是位佼佼者。


而Ray Charles早期也是以模仿出名的,他的唱腔可以模仿當時所有當紅歌手,鋼琴演奏功力也是一把罩,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後那段時間,他已經非常有名了,但是也會被講說很厲害但是沒有個人特色,一直要到他遇上大西洋唱片(Atlantic Records)的兩位老闆,幫他重新打造出十足個人特色的R&B風格,而他所模仿的對象,是之前我們提過的Louis Jordan,也就是談到「吉魯巴」這篇文章中介紹的,基本上都是藍調的格式,但是節奏更為跳躍更為強烈,甚至編制更大,有一種加上爵士大樂團(Big Band)風格叫做「Jump Blues」,在Ray的風格中很常見,這也是Jerry Wexler為何會重新“命名”這種音樂是「節奏更為強烈(可以跳舞可以唱和)的藍調」(Rhythm & Blues)的原因。



而成名的滋味,伴隨著的就是毒品的使用,這也是我們提過很多實際上有貢獻的美國音樂人,都因為私德記錄不太佳,所以常被輕視或忽視的緣故,Ray Charles後來轉向宗教的慰藉,但是他還是繼續「在紅塵裡打滾」,而五〇年代開始,黑人民權運動也慢慢地跟宗教團體的訴求開始結合並加溫,以前說黑人不行,黑人現在生氣了,以前覺得黑人比較低級或次等,黑人現在更勇於表達自我。然而,這還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是從音樂上來看,Ray Charles開始有意識地,將原本也極為熟稔的Gospel音樂技法與曲式,加上了直接情感訴求的R&B歌詞,如此,一種新的音樂風格,就被Ray Charles之後的人(不是他本人),定義出來,那就是「靈魂樂」(Soul)。

其實另一位老大哥「靈魂樂教父」James Brown的風格建立過程也是很相近的,不同的是Ray Charles是樂手,所以在創作上比較多產,而James Brown則是完全像個激動的傳教士牧師,非常投入地在傳播著福音,只是一樣地,那個歌詞與感官的表現,以前不行,後來就由他們開先河這樣做。


如果看過「雷的心靈傳奇」(Ray)這部電影會發現,有個很有趣的橋段:女主角-也就是Ray的女友與後來的老婆-帶他回自己的家過夜,然後隔天早上起來後,Ray在鋼琴上用Gospel的鋼琴彈法與和聲,創作出《I Got A Woman》(1954)這首名曲時,女主角尷尬而驚慌的表現,因為在Gospel音樂上頭唱「我得到一個女人」這種歌詞,在當時可以說是褻瀆上帝的。而一年之後的創作《Hallelujah I Love Her So》(1955),更是遭到保守衛道教會人士的圍剿,甚至跑到演出的俱樂部去叫囂抗議,看看這歌詞,這怎麼行呢?「哈利路亞我就是這樣愛她」?但是重點是,Ray Charles這樣的風格,據他自稱,是誠實而直接的反應,而市場上觀眾的反應也非常好,所以,「靈魂樂」就這樣被定名了!因為「黑人都發自靈魂深處唱歌」,這在當時不管對商業機制的操作,或是結合黑人民權運動的訴求,都是很棒的說法呀!



至少英文WIKI的講法正確得多 「He was a pioneer in the genre of soul music during the 1950s by fusing rhythm and blues, gospel, and blues styles into his early recordings with Atlantic Records.

你想要聽Ray Charles拿《給愛麗絲》當作前奏然後迅速轉化成Soul/R&B的,請看這段!這個英國BBC製作的系列也非常棒,歡迎繼續延伸觀看!裡頭也把所謂「R&B」的音樂與形象定義,加上「Gospel」與「Soul」的延伸發展,講得非常清楚。



現在,你知道R&B跟Gospel有什麼不同了嗎?^^ 先把概念弄對,在講解音樂的細節時,就不會又拿張飛打岳飛、牛頭不對馬嘴,甚至是瞎子摸象囉!

最後還是講點感想,有些年輕朋友被一堆假宅男網路意見領袖影響說因為網路的發達,可以減少人類大腦記憶力的需求,著重在搜尋力的追求,或是什麼上課時的知識可以馬上查閱反擊老師之類的,這是很恐怖的觀念,因為電腦上網路上不是什麼都有,也不是所有東西都只是「查得到答案」就算完結。

光講「搜尋力」的重要性,問題是連關鍵字都不知怎麼組合,那其實一切都是假的,這就是邏輯與組織的重要性。加上,網路上的東西是多,可是是不是都是正確的,都還要花很多時間去考據或驗證,所以,除了「搜尋力」,還需要「過濾力」,別把「記憶力」污名化或是窄化,有好的記性與知識還是很重要的,搜尋力也不是那種“神正妹圖”的等級而已。

好吧!繼續聽音樂去!



延伸閱讀:

用力唱、即興唱也是要有竅門的—介紹「Blues/Soul唱法」,以及與「Scat唱法」的差別

初探南韓的黑人音樂與爵士音樂水準,以及他們如何影響韓國流行音樂?

有關摩城之音(MOTOWN)以及相關需要被知道的事

放克音樂的九大特徵

從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過世所觸發的一些雜感與回味

民歌運動?另一種音樂層面切入的探討

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文字版)

是舞步還是音樂風格?從「吉魯巴」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