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文字版)

文/謝啟彬



(2014.10.13注)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我(謝啟彬)將在南北兩所大學進行兩場專題演講,都跟流行音樂有關係,歡迎附近的朋友一起來(演講地點與時間請自行逕洽主辦單位),南部場因為是自己的故鄉,所以會“加碼”,是的,就是明天!

---


10/14 謝啟彬 - 嘉義中正大學演講 (流行音樂與社會課程講座 - 了解爵士樂,才能更完整了解流行音樂)


11/06 謝啟彬 - 台北淡江大學演講(藝術大師講座課程 - 爵士樂只是音樂風格的其中一種而已嗎?– 認識爵士樂的內涵與意義)


---
本週四歡迎來聽!爵士棧多篇累積專文也請參考!(活動結束)

相關講座預告:2013/11/14 (四)60年代古早味的音樂響宴—美國與台灣60年代的爵士、拉丁與搖滾樂
60's Music Feast - Jazz, Latin and Rock Music of the 60's in USA and Taiwan


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答案在於民眾對音樂的認知觀念。

藍調、爵士、黑人音樂,在台灣的音樂教育中不存在,但卻是台灣流行音樂創作者主要參考來源裡頭的流行與搖滾樂,尤其是美、英、歐,甚至近三十年來的日、韓流行音樂的根基。

古典科班出身的音樂工作者,進入的市場為音樂演奏、基礎樂器教授或國民教育、幼兒教育,他們的養成階段中,沒有前述的認知與養成,即便有,也以簡單的欣賞課程居多。

中學到大學裡頭,已經有許多樂器與古典音樂中的東西要學,然後他們就畢業,離開學校了,投入就業市場。尚未投入的就繼續待在校園—考研究所、出國留學等等。

如果要進入流行音樂界,他們跟非古典科班出身的音樂工作者處境相同,都是要從頭摸索起,從學徒或是從資淺的從業人員或兼職人員幹起。而非古典科班出身的音樂工作者,背景多來自於自學樂器、組團,或是在坊間接受補習班形態的短期教育。


台灣的流行音樂環境,得從1949年之後開始探討。大致有幾項來源:

1. 原日本音樂教育(本地或赴日學習)的作曲家與樂器演奏家所創作的音樂。

2. 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受30年代上海流行音樂傳承(美國藍調、爵士樂與猶太裔西方音樂家之和聲理論)的作品與影響。

3. 同樣不願受共產黨管轄,進入香港的流行音樂工作者,創作作品亦在「自由中國」傳遞流行。

4. 1970年代以後赴美學習爵士樂與現代音樂理論,但並未真正成為爵士樂手,返國後從事各階層流行音樂工作或任教於藝工隊等。

5. 古典音樂科班出身,投入流行音樂者。

1940~1970年之間的爵士樂音樂與流行音樂發展,因此在台灣產生斷層。如Bebop、Cool Jazz、Hard Bop,甚至Latin Jazz如結合巴西Samba的Bossa Nova,與結合古巴Afro-Cuban的Salsa等。還有Motown音樂對黑人音樂精緻化的腳步,以及黑人音樂發展出Funk與Soul等風格。

少數保存的,是從日據時代就已傳承日本學習自美國的節奏藍調(R&B; Rhythm & Blues);美軍協防台灣期間,傳入娛樂場所的Swing Big Band爵士大樂團(如老三台大樂隊即是仿夜總會舞廳的編制模式);還有六〇年代的美國流行歌曲形式如The Twist(扭扭舞)、Rock ‘N’ Roll(搖滾),帶有拉丁風味但特別適合跳舞的Mambo(曼波)、Cha Cha Cha(恰恰恰)、Rumba(倫巴)、Limbo(凌波)等。

在國台語歌中非常多見,尤其是台語流行歌曲反而比國語多。

國語流行歌曲感覺接收了更為新形態的西方音樂,譬如從七〇年代的台灣民歌運動與玩團唱西洋流行歌曲開始的演變,但主要因為為「西體中用」,所以是歌詞的創作本土化,歌曲與配器、形式等其實非常西方。

在後者缺乏系統性學習的環境下,日後流行音樂的發展多以模仿美、英、日流行音樂暢銷曲或風格為主,加上80年代至90年代國語流行歌曲的商業企劃導向,歌詞往往反映民心或社會現象。彼時的音樂從業人員,也多以接收西方搖滾音樂在社會意識上的叛逆、獨立思考為主,寫中文歌詞,可以是一種比較快的練習、進步與接受度,而音樂演奏、編曲及更多音樂風格的掌握則較不容易。

這造成第二階段的斷層—看似國際接軌,實則為花錢買技術與能力,譬如出國錄音製作等等。音樂基礎教育與認知教育,仍淹沒在商業機制與娛樂演藝的百花齊放中。

到了世紀轉換的時代,強調搞Band、玩音樂追求自我與創作,喜愛爵士樂者則選擇出國學習。但因西方當代音樂教育體系,在基本素養養成後,轉以分眾市場與分門別類為主,亦即每種音樂風格仍持續發展,縱有主流非主流之分,但基本認知仍在,不一定每人皆全能全方位「什麼都會」,但卻知道音樂樂種之間的差異與相互交流影響。

在台灣,各樂種的學習與認知,反而被切割開來,又加上養成階段過短與孕育體質的先天骨本不足,以致於非常容易成為各說各話、各自論述與雞同鴨講的狀況。尤其是中文中對於「名詞」「術語」的翻譯、更新與比較異同等問題,更是多年來懸而未解的混亂現象。

所以,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到來的時刻,加上網路媒介的快速發展,你可能會深覺許多「外國」音樂非常棒,卻似乎在台灣接受度很低。或者是本地的音樂圈主流仍以演藝為主,企劃、形象、歌詞、事件等,會比音樂本身更容易製造話題。

台灣沒有這些音樂的認知,所以,沒有這樣的音樂堅實存在,或這樣的音樂很難被更多人接受,也是很正常的。這跟市場大小、規模經濟…云云,其實都沒有很絕對的關係,純粹在於市場接收端的「認知」與市場提供端的「養成」問題。

這也跟「偏好」、「熱愛」沒有很絕對的關係,只是一種基本功的要求與「音樂能力」的注重。

但這不是傳統的古典音樂科班體系,與商業唱片公司及媒體,所感興趣的。前者有自己的困境及難題,後者絕對以營利為導向,所以還是得靠民間持續不綴的「教育」(Education)。

教育不一定在你傳統認知的學校或環境裡。

因為傳統認知的「學校」或「環境」,要不是不著重在此,要不是就是原本認知就已偏差,我們需要更高高度與格局的教育理念,卻也需要更細節、打基礎的教育。

教育不是教你「複製」,教育是要你「減少盲目摸索」,與「了解之後去運用」。

我們一直在努力著 也需要你的熱情加入。





延伸閱讀:

小美人魚跑到上海去邊喝蘋果西打邊跳扭扭舞—回溯國語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影響(一)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我們一直很想做的,就是把這些斷掉的、本來應該銜接在一起的接起來

相關講座:2013/11/14 (四)60年代古早味的音樂響宴—美國與台灣60年代的爵士、拉丁與搖滾樂
60's Music Feast - Jazz, Latin and Rock Music of the 60's in USA and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