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濕冷冬夜裡的回憶-從波蘭爵士小提琴家Zbigniew Seifert談起

文/謝啟彬


最近台北的天氣非常濕冷,不過這才是冬天,在這麼寒冷的夜裡,我又重複聆聽著某些音樂...

我在台灣的身份,除了是爵士樂演奏者與創作者外,是爵士樂教育者,也是推廣者
大多時間在帶大家跨過門檻,甚至是增進興趣,持續深化學習
在還沒有Youtube的年代裡,我跑到歐洲的比利時去學習
六年的時間中(90年代晚期),透過聽現場演出,以及聽到超多的專輯
加上最重要的,跟許多資深的比利時爵士老將們學習或相處
知道了很多很多,即便到今天從美國英文爵士樂出版品
都不會提到的歐洲爵士樂發展運動與傑出人物



像這位傑出的小提琴家Zbigniew Seifert,我就曾鑽研過他一段時間
他是波蘭人,也曾在德國發展,片中其他都是傑出的德國爵士大師
而1974年,我在台灣才一歲,德奧荷比法等國的爵士樂早已發展到這般境界
所謂的Post-Bop加上Jazz Rock加上Free Jazz概念是為主流



但是透過幾位長年穿梭在荷比德等國活躍的比利時音樂家
我知道了這些人,也深入地聆聽了這些人,甚至我還有一份課堂報告分析了Seifert
後來認識了更多歐洲七〇年代竄起的小提琴家如法國的Jean-Luc Ponty與Didier Lockwood
方知道Zbigniew Seifert是影響他們從巴黎音樂院的古典學習轉向爵士樂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這兩人的小提琴演奏風格中,我也可以聽到很多Zbigniew Seifert的色彩



現在我在台灣,極少有機會可以介紹這些音樂家與他們的音樂
大家都不一定真的認識爵士樂了,更不用緣木求魚去認識Ponty跟Lockwood
講到歐洲爵士樂又變得很神秘而遙遠,自然,Zbigniew Seifert跟波蘭爵士、德國爵士的種種
都只能自己拿來當做復習與練習時的素材,還有在寒冬的夜裡,放來重溫當時的情景


當年寒冷的歐洲,下雪的夜裡,結伴遠赴許多這輩子再也不會去的歐洲怪名字小鎮(甚至常跨越國境)
去追訪這些爵士樂大師,去找他們的錄音,跟他們認識的樂手聊天,與熟悉他們的樂迷相會
甚至在與許多歐洲與美國前輩音樂家的相遇場合中,因為共同認識而喜愛的音樂家們而彼此驚喜
而不是在歐陸的大城市如巴黎、布魯塞爾、科隆、阿姆斯特丹等的光鮮爵士樂俱樂部
當個爵士觀光客而已

知名的比利時爵士鋼琴家Michel Herr,也曾擔任過Zibgniew Seifert的鋼琴手

Zbigniew Seifert為何如天邊快速隕落的流星?因為他得了癌症,很年輕就死了
最近藉由Youtube尋訪許多之前提到的歐洲爵士樂巨擘姓名
也得知波蘭人為他拍了部紀錄片,訪問了很多當年去歐洲跟他合作的美國樂手等



我介紹這些緣由的目的,不是要show off說啟彬老師知道很多冷門知識或是認識很多人不認識的樂手
只是想要以極有限的文字,向這些大師們致敬,因為當年我瘋狂地聆聽他們
誰又會想到,一個來自遙遠的亞洲東南方小島的小提琴手,會曾崇拜他們,現在會用中文介紹他們呢?
很奇特的緣分,真的,即便很多人我都未曾謀面,音樂與事績卻都非常熟悉(我有好幾位老師就住在德比邊界)



我也希望-還是不脫老師與“前輩”本色-如果你有機會去國外學習
別全部都在學校裡頭學習,即便學校裡的課業與衝擊非常繁多
你應該多接觸、多擴展視野,多去看看與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音樂生態與特色,是如何發展的?
記得我從以前就很愛問這些問題、幹這些事、從事這些調查、蒐集這些情報
但多年之後,這些獨一無二的經驗與背景,變成了我的專業之一

(為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優秀爵士樂手與學子策劃音樂會軟硬體與主持,交到許多國際爵士朋友,圖左為Milan Svoboda)


如果你去國外的學校學習,學到的是網路或書本上就有的東西,跟本來用中文就該知道的東西
那出國的實際意義在哪兒呢?認識更多同學與更多老師?我覺得是看天有多大、山有多高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嘗試去飛,要自己努力去登
不然在家裡看大螢幕電視,天也很大,山也很高,不是嗎?




延伸閱讀:

All Music有關Zbigniew Seifert

紀錄片:Passion

原爵士棧之爵士小提琴

續航力—期盼你們能自己飛行,並且愈飛愈好

從睡不著的漫漫長夜到不能睡的漫漫長夜

如果不先找自己麻煩,那到時候就得麻煩別人了—憶起我的第一年爵士和聲課,還有十多年前的同學

有機會出國學習,就不是去觀光,要有決心克服障礙完成考驗

原爵士棧之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