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sa(Afro-Cuban)音樂!又是一種令人心醉神迷,卻需要投注極大心力熟悉與學習的樂種-回顧一些啟彬與凱雅演奏過的拉丁名曲與經驗談

文/謝啟彬


真正的Salsa Big Band,是這樣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我演了整整四年,所以,細節永遠需要靠帶的,不是發譜下去就會的!

要真的玩Afro Cuban音樂,又有相關的格式與語彙要熟悉,我們不是超人,但是我如果會講,就是做得到,想當初我在Brussels的團長與指導老師Peter Van Marle(後來有來TISJA指導學員好幾屆),可說是精力無限、耳朵敏銳到驚人,而且行動力十足,非常有方法啊!



台灣要真的有這樣的Salsa Band......如果不去注重「細節」,那個聲音「對不對」,想說隨便演演就好,發譜下去看譜打照譜彈,有個味兒就行了,那是絕對不可能有這種等級的Salsa Band的!

當然,大家會說這種音樂台灣用不到啦,太少人玩啦,但是,如果你國家交響樂團、北市交、長榮等古典樂團,都得要求,為何這種音樂就不能教、不能被要求呢?



你們就會知道為什麼這十幾年來,我們花這麼大的心力,在培養「好的Rhythm Section」上,因為,不管是爵士、拉丁、放克,甚至是搖滾,沒有好的節奏組、真正「對」的節奏組(甚至爵士你還可以分傳統爵士與現代爵士走向,拉丁還有古巴與巴西等等),好即興就出不來了!我做的,只是「騎」在那個Groove上頭而已呀!

鋼琴就是Peter老師,我跟他上台是連講都不用講,跳上去就Jam了!雖然我以前是他學生,但是他真的影響我很大,真的是一位好老師與好樂手~而這,就是TISJA裡頭每天晚上你會經驗到的場景!



本文中出現的音樂,都是我們印象非常深刻的Salsa音樂,因為都實際練過演過!拜Youtube大神之賜,現在大家可以聽到原汁原味的聲響,而我們以前只有CD或甚至老師copy的卡帶可聽呢!

Peter老師很喜歡Eddie Palmieri,所以我們演過很多他的作品,而他是波多黎各人,從學習這些音樂的歷程中,我們才了解到中南美洲的不同國家居民,為了生活移居美國紐約,或甚至以難民身份去到歐洲展開新生活的故事。所以,也就是在紐約,Afro-Cuban音樂被叫成Salsa音樂,直到現在跟爵士樂一樣,在紐約也是個非常多人聆聽、非常多厲害樂手樂團的樂種,而在邁阿密、洛杉磯等地,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們也藉此了解到古巴的卡斯楚在「鎖國」前與後,原來古巴境內的Afro-Cuban Style,與美國地區藉由移民僑胞發展出來的Afro-Cuban Style,還有蠻多細微的差異。而在歐洲如荷蘭等地,Salsa音樂也是個普遍被接受且受到歡迎的樂種,Peter Van Marle老師本身就是荷蘭人,他除了在學校教學,也從事許多職業性的演出工作呢!



這是我們在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節(大安森林公園)的演出片段:





而另一個知名的團體「Irakere」作品,也是我們經常演奏的:



這首Irakere的名曲我演了四年哦!感謝Peter Van Marle老師讓我一直待在Salsa Band裡頭,好懷念啊!

60年代古巴與美國交惡時,卡斯楚就鎖國了,留在古巴的音樂家就繼續發展Afro-Cuban Music,之前先移民或逃難去美國(尤其在紐約市)的,就跟其他拉丁裔移民如波多黎各人等,將其發展成Salsa Music啦!兩種系出同源,但是卻有不同的命運呢!


而Irakere這個樂團非常有趣,團長就是來過台灣的鋼琴家Chucho Valdes,因為當時在古巴不能玩爵士樂(跟二戰時的日本、法國一樣),所以他們都“偷渡”爵士樂的和絃、Standard、合奏模式進去,玩的是爵士樂的即興與多樣性,但是怕被審查就都說是民俗音樂哦!



所以說,我們這片土地上的同胞們,不明白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而且就跟認識爵士樂一樣,爵士樂當然不是只有Swing,拉丁也不是只有Clave或Cha-Cha-Cha而已啊!那都只是起頭,但是真的每樣音樂藝術都只能留在起頭的引介而已嗎?然後突然之間大家又在講“文化創意”“融合跨界”了,這...

這就是我們總覺得時間力量總是不夠的原因吧?我想養大魚但大家喜歡吃吻仔魚,我想種大樹但是大家愛砍”青仔“..



除了在爵士節與爵士營持續推動外,我們也持續不綴,辦過或協助過很多拉丁團體來台演出事宜,譬如Vocal Sampling、Poncho Sanchez,或是我們(爵士原力)主辦兩次旅居紐約的以色列長笛家Hadar Noirberg來台講座與音樂會呢!可見後面的延伸閱讀連結!



曾經在某媒體電訪中跟記者小姐講到Dora,她很歹勢說她不知道...XD (是在講Afro-Cuban音樂或Salsa音樂的時候舉例到的)

後來她說她小孩只有一歲而已,沒關係,到小孩三歲時爸媽就會看過Dora了,哈哈!

(這首主題曲是2-3 Clave很清楚吧?還有鋼琴的Montuno,Dora的角色設定就是個拉丁裔的美國小女孩呀!Dora是西班牙文的女孩名,她哥是Diego,也是西班牙字名字啊!呵呵)



十年前在台灣介紹Afro-Cuban,要用Buena Vista Social Club,十年後,要用Dora開始,我見證了台灣的社會變遷啊!呵呵



芬蘭的拉丁爵士樂團演奏Chucho Valdes的《Cha-Cha-Cha》,真是性感到位!

芬蘭人玩古巴音樂,挪威人惡搞美國音樂,台灣人應該要了解「好的就去學好」,而不是「不知道就跳過」然後永遠搞不清楚狀況...



這是凱雅留學時代的拉丁音樂樂譜手稿與作業

忘了說,Salsa音樂在日本也發展得非常蓬勃哦!專業的程度不只在樂手水準上,而且曲目與演奏方法都是完全是那個傳統的!以後有機會,也會繼續介紹Afro-Cuban/Salsa音樂的曲式(Form)-是的,跟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一樣,他們也有一個自成一格的特定格式,什麼時候是主題,什麼時候是應答聲部(Coro),什麼時候去高潮點(跟爵士樂的Shout Chorus一樣意思),而即興的段落也都需要編排,當然,即興時要做出來的效果也不可少!



最後,再來個小常識吧!在爵士樂與黑人音樂中的「即興合奏」,叫做「Jam」,同樣的概念,在嘻哈或街舞中叫做「Free Style」,那在非洲古巴的拉丁音樂中呢?叫做「Descarga」。





延伸閱讀:

我們因為喜愛音樂而分類學習,很多人是先將音樂分類再說—Charanga音樂的經驗

好音樂不分疆界,多元的意涵也不是指各自表述

專輯介紹:Chucho Valdes & Irakere - 「Indestructible」

音樂水準與你是什麼種族膚色、住在哪裡無關,與有沒有找到正確方向去發展有關

Eddie Palmieri與Charlie Palmieri

分享好聽的拉丁鋼琴與拉丁音樂系列前言

相對較新的音樂類型,有沒有想過要互相去融合或是結合,來共同推廣呢?

同樣都是拉丁美洲音樂,為何探戈(Tango)比非洲古巴樂(Afro-Cuban)在本地更受到歡迎?

更多有關古巴

不是有了市場,才開始有好的樂手,好的音樂出現

不管是融合爵士樂(Jazz Fusion)或流行放克樂(Pop Funk)也好,名稱不重要,「能力」、「整合力」與「體力」三者最重要

為人聲取樣樂團(Vocal Sampling)來台演出所寫的節目單介紹—
讓拉丁音樂活生生地呈現在你眼前

以身體自然表現拉丁節奏律動的最高境界—
人聲取樣樂團(Vocal Sampling)來台演出訊息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