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多了一分「厚工」 – 簡單比較一下台日流行音樂的編曲與製作模式

文/謝啟彬


同樣一首曲子,甚至是台灣流行音樂作曲者寫的曲子,讓日本人重新製作編曲翻唱起來,馬上就從平面變成立體。是說台灣的音樂人與聽眾,都已經太習慣扁平感的音樂了嗎?

給絃樂的同學以及有志於流行音樂編曲與製作的同學,提供一個最近聽到的案例:

Exile放浪兄弟Atsushi的《Real Valentine》,就是周杰倫的《說了再見》,他有一個企劃,是跟亞洲流行音樂人合作,包括周、陶喆、那英等等。

光是比較兩版的絃樂編曲,以及整個和絃編排,加上錄音與混音、後製,就有差,日本版整個“立體”起來,而且絃樂非常流暢與活潑,台版的是用電腦鍵盤彈的。





編曲版(來自官方頻道)



CD+DVD台灣有賣,六百多台幣而已,非常超值,裡頭的Live Concert非常好看,之前去東京Jazz Bar看到演出的Maya Hatch,也是該場音樂會的合音。


日版的Bass也是真人彈的,聽那個Groove就知道,感覺更為流暢許多,會帶出和絃的走向與拍子的停頓。




延伸閱讀:

「定義」需要更新(Update),也需要升級(Upgrade),不敢更新、無法升級,終究會被淘汰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我不哈日,我只哈“好”—從網路資源與實際接觸淺談日本的爵士樂程度

在多元音樂藝術的發展上,其實我們不需要趕日超韓,因為早就已經徹底落後太多了!該做的是擷取所長、找出病灶、學習態度

如果我們的環境沒有這些音樂風格存在的必要,還要繼續努力嗎?答案是要!因為世界的距離愈來愈近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啟彬與凱雅的日本音樂環境發展第一手現場與心得筆記

我們要這樣的聲音!我們會這樣的聲音!我們會讓你變成這樣的聲音!—古典出身的管絃樂手們跟上來吧!

17歲女生的爵士—到底聆聽與學習重點在哪裡?

爵士原力黑樂團 TIJEPA Jazz Groove 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