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學習什麼音樂,你的聆聽重點,在於靜心專注,比較音樂的細節差異

文 / 謝啟彬



The More You See, the Less You Know.

這句話實在是太對了,謙卑的意思不是畏畏縮縮唯唯諾諾,而是知道還有更高的山、更廣的天空等著我們去探索,而不是去征服~

就跟演奏一首曲子一樣-古典、爵士或任何“類型”都相同道理-不是「演過了」或是「我知道」,而應該是「我享受」、「我喜歡」、「我優遊自在於其中」。極少有愛山的人,說玉山我登過了,是個簡單的山或爛山,或急於征服挑戰世界上所有的山,我們累積經驗、累積動能,然後每次登山,我們都學到些什麼,也跟夥伴一起完成些有意義的事。


這首曲子的節奏有12/8的非洲味,但是也有南美味,然後又加上了爵士味,我真的不在乎如何定義Jazz,定義與定位的需求只有兩個:行銷與教育,我在意的是,可不可以「還原」爵士樂的精神,做出令人感動的音樂,然後讓生命更美麗~

趁著今天學校停課,把一個同樣也是放在心中疑惑很久的音樂型態疑惑給釐清了,非常開心,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話應該要大叫感謝幾聲吧?^^ 但是切入點跟往常不同,跳脫出來縱橫思索,答案或脈絡就浮現了。

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這樣的「獲益」已經出現很多次了,總覺得要有滿足與感恩慶幸之意,或許這才是村上春樹所提到的「小確幸」,而不是現在在台灣被媒體誤用扭曲的發洩逃避消極意味“小確幸”吧?


我常會覺得:在網路的時代裡,如何找資料,吸收反芻成知識,反覆練習成技能,得靠這些過去的累積,也不能怪現在的世代「不會找方向去學習」,因為網路時代已經讓所謂的「方向」變成不只是3D,還加上了時空的交錯與錯置,以及更多「假知識」的傳遞~


真正優秀的爵士樂手,是能收能放的
我們可以做很複雜很困難的東西
但是我們用很簡單的概念與方式去拆解
讓演奏或音樂充滿驚喜與創意

千萬不要把音樂一開始就想得很複雜很困難
事實證明,如果一直強調爵士樂很高階很優越
那麼不是這個樂手或學生的心態有問題
要不就根本不是專業的音樂家或想進步的學生
只是網路上充專業希望人家叫他們大大的半瓶水而已

自己該做的事情、該練的東西已經很多了
「內化」非常重要,「感知」也非常重要
你的聆聽重點,在於靜心專注,比較音樂的細節差異
不是表象的絢爛,更不是別人對這些音樂的“評語”

因為通常你只會發現淺盤的評語
不可能出自於靜心專注的結果,當然更不能幫助你靜心專注






延伸閱讀:

「爵士樂」這三個字並不表示是比較難、複雜、艱澀或是比較高級的音樂

新的時代裡,老師的身份是「變形金剛」?-學習就是專心將老師引導與整理的東西做到紮實

愈容易「分心」的時代,愈需要「專心」的本事 – 最省錢也最有效的爵士樂學習法

帥氣的拉桿與漂亮的搖擺應該這樣練-兩拍三連音與非洲古巴律動之結合與應用

追求小確幸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中間那個「確」,意思是「確實」,你「確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