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搖擺而甜美—音程語彙與經過音之句型結合(Intervalic Designs with Passing Tones)示範

文 / 謝啟彬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做了不少爵士語彙的整理,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樂手能自我提升,熟悉經典用句,但卻也能開發出自己的用法。有些人可能會疑惑︰難道真的在即興時,樂手會去想說「哦!這是那個和絃第幾音的半音趨近…」或「現在是“套”這個句子的時候…」?答案當然是不可能,即興出於瞬間的創意發想,我們現在所做的,可都是事先的準備功夫而已,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在即興時,能更加順暢從容,而不會被截斷徒留遺憾。

其實,在爵士樂手的心中,即興時句法的「走向」(Direction)及「形狀」(Figure ; Shape)可能才是主要的依據,前者決定樂句之往上往下、往高往低、速率調整﹔後者則讓樂手有種邏輯可依循,而不會讓創意四處飛濺,而變得凌亂不堪,至於在即興演奏的當下,縱然會放錯音,但只要大方向穩固,形狀令人可辨識,音符的些許改變都是可接受的。

因此,今天讓我們運用「ㄟ」句型,加上音程的觀念,讓音型更確立,連結更順暢。假設每四個八分音符為一組,第二個是重音,我們將其設為變數,放進二到八度的變化,接下來,連接到下個調性內和絃時,我們用半音趨近,如此ㄧ來,我們將產生兩個半音,原來的和絃音也順勢成了「半音趨近的趨近」,讓句子變得更滑溜,更有經過音(Passing Tone)效果。

大家都知道,大調音階的第三到第四音,以及第七到八度音,都是半音,因此我們將同音重複一遍,用這樣的方法,我們很輕易地便得到既Swing,又有半音經過音(Chromatic Passing Tones)的句型︰


調性內音程的觀念,請參照音程語彙的練習說明,同樣的,當然要練到十五個調,如果可以,小調也請練練,能練到不用看譜最好,因為這樣表示你已很熟悉哪些音是和絃音,哪些音是經過音了!

「上行的話,經過音由下而上,下行的話,經過音由上而下」只要把握這個原則,應該不難找到這組持續的模式才是。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楚地聽到︰三度跟六度音程的句型,往往能於出身Swing樂風的樂手語法上聽見,譬如小號手Clark Terry、Harry "Sweet" Edison、薩克斯風手Lester Young、Stan Getz、小提琴Stephane Grappelli、Ray Nance、鋼琴手Teddy Wilson等人,三與六度都是很「甜」(Sweet)的句型,請多多愛用。而四五度音程的句型,就比較現代些,尤其到了樂手開始想調式(Modal)時,其發展更是飛黃騰達,什麼調式音階都可以這樣玩,就不會變成練習曲了,各位也不妨試試。

那麼,我們能否乾脆再更統一些,用更邏輯的方法來變化它們?因為聽久了大調音階的第三到第四音,以及第七到八度音的原音重複,總覺得似乎有種「走向」不夠堅持的味道,所以我們便仿造全音的用法,硬是把它們「半音再半音」,就會生出以下容易維繫節奏律動的變化句型︰


這樣的「半音趨近的半音趨近」(Chromatic Approach of Chromatic Approach),就成了將來我們介紹「雙半音趨近」(Double Chromatic Approach)的前置作業了!請努力動腦並動手,把它們練到純熟。至於到底怎樣運用它們呢?很簡單,只要是該大調的任何一個或一組調性和絃(又稱順階和絃,Diatonic Chords),通通都可以擷取使用,譬如說Dm7-G7-CMaj7,其實都還是屬於大調中的音,使用這樣的句法完全不會衝突。

別忘了!II-V的即興演奏概念是在1940年後才慢慢確立的,之前的音樂家,皆是以曲子的調性(Tonality)做為和聲基礎,法國Swing小提琴大師Stephane Grappelli,就是一位極其明顯的範例。然而這並不表示即興有新舊,其實各位還是或多或少可以在每位爵士樂大師身上聽到這樣的句子的,當然更積極點地說,你,才是那位要真正去蕪存菁,開發熟稔的音樂家!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再慢慢地討論爵士樂中各種常見的「句型」囉,相信你也能走對腳步的!


註一︰Swing樂風裡最著名的「ㄟ」句型,當屬Count Basie Big Band的《Corner Pocket》一曲,不過他是不斷地反覆,倒沒有像上文介紹一般,連接趨近去下個和絃,但我們即興時需要用到

Count Basie & His Orchestra - Basie In London (Verve)

註二︰請多聽Swing Jazz Style如上文所述的幾位大師錄音,如果你從來就不去接觸最Swing的音樂,那麼你自然就不會Swing,更甭談於其中發展出更多更現代的句型或律動了





延伸閱讀:






(註:本文歷久彌新,為十三年歷史經典舊版重新潤飾更新,將從舊棧陸續搬家,也即將集結出版實體書籍!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