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多一種或幾種選項而已 - 再度帶團來日本參加2012甲陽音樂學院國際爵士樂研習營之我見

文 / 謝啟彬


跟TISJA的形式不同,甲陽音樂學院“主催”的Berklee國際爵士樂研習營,比較像一場又一場的大師班,美籍講師們在台上講與示範,校方全程翻譯,然後學生就像上大班課一樣,安安靜靜聽、認真抄筆記。(當然有的課與隔天的課會要求學生親身參與或上台合奏)

逐句翻譯的好處是或許精準,但是講師的速度必須放慢,教學內容也會縮減,而且有時候整段依照意思翻譯比較好,這是我自己的經驗談。當然也可能換個角度看,就單純只是翻譯講師所提供的資訊而已。

日本學生大部分使用日文發問,再交由翻譯或英文較好的老師來傳達給講師,雖然問問題的不若美國或歐洲的學生那麼踴躍,從問的問題我們其實一直可以發現,有些學生的“認知”程度可能很基本,但是!我覺得關鍵在於他們會去“做”,而且知道要做什麼,有做比什麼都重要

換句話說:我真的不認為你英文腔調比較像美國人或美國黑人,就表示能演奏比較好的Jazz或是比較Groovy啥的,這種說法老早就過時了!如果在古典音樂中,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鋼琴大師,都能放進屬於自己的風格或是詮釋理念(並非一定比較民族風或是異國風等),那強調個性的爵士樂或當代音樂,絕對也不應該受到民族性或是區域性的限制才對。

當然,基本的英文溝通與理解能力還是很重要的,吸取新知的管道變多變寬了,也就更容易分辨虛實好壞了!

在台灣,除了古典音樂以外,所謂的非古典音樂教育(泛指樂器行、音樂教室、家教等),經常是在教小孩、業餘等之“初學者”,如果有玩Band的,通常也是兩個極端:要不是做場團必須要抓得跟原曲一樣,或滿足客人的需要,不然就是宣稱“原創”、“獨立”,但更動的元素都不在音樂身上,或是瞎做然後叫做“創意”呢?

講師們其實講的都是不需要懷疑的基本功與經驗談,最重要的是所謂的Professional,有很多時候並不是像一般本地常見的那樣—拿錢辦事或“很上道”“不得罪誰”之類的,而是自己如何自我要求,並可以在講述自己獨家的概念手法時,不忘告訴大家有什麼是不能光講創意而不求內涵的?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又有什麼可以讓年輕人有所啟發的?

多年來我都不去尊什麼音樂貶什麼風格,但是我想事實很清楚的是:玩Jazz跟Groove形態的音樂,在日本卻能是年輕人玩團的一種選項,上台的學員大多高中或大學年紀,不能說超厲害完美無瑕之類的,但是至少從鼓手的概念或語法中,你可以很清楚聽到,他們對於Form這件事跟Vocabulary的認知上,是有基礎的。

就跟看動畫「坂道上的阿波羅」一樣,日本的高中生可以在劇情裡頭Jam《My Favorite Things》或《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而且跟玩搖滾一樣熱血,反過來說我當然也不能說台灣玩團的人都只憑熱血,但是很多時候的確可以聽到捉襟見肘的狀況,以及我一直強調的—“選項”就是比較少些。

同樣,為求精確,我指的日本學生是當天在研習營頭的幾位不知名的學生,並不是說“日本人就都是這樣!”或是“日本人天生就比較厲害”,那是偏頗的說法

我們是不是有太多的“可以”跟“不可以”做什麼?或是太多的“必須”要做什麼跟“不知道真正”該做什麼呢?





延伸閱讀:

為何他們聽起來“就是”在打爵士樂的?—打破成見、突破框架,才有希望

日本高中生的激動眼淚

從一部日本的電影「Swing Me Again」談起

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 在日本許多職業爵士樂手也沒有出國學習

在多元音樂藝術的發展上,其實我們不需要趕日超韓,因為早就已經徹底落後太多了!該做的是擷取所長、找出病灶、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