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爵士樂,有什麼是我們以前會做的,而現今對爵士樂有興趣的年輕朋友比較少做的?

文/謝啟彬


1. 分析式的學習 -
以前我們經常抓歌(採譜),深入去瞭解一位樂手的即興樂思是如何構築的,從中得出:a. 他是怎麼"想"的? b. 他是如何"練"的?c. 是誰影響了他他又影響了誰?

‎2. 長時間的學習 -
以前我們會花很多時間與精力,把我們學到的東西「練起來」,這可能跟我們古典樂背景出身,習慣長時間的練習鍛鍊有關,但是所有當今的爵士樂高手,沒有一個是不需要練琴的不是嗎?

3. 海綿式的學習 -
以前老師上課講到的,或是同學們朗朗上口的,甚至是大家打屁抽煙時閒聊到的名字,我們會不怕人家笑地去問了寫下來,然後回家找資料,那是一個沒有太多網路甚至連Youtube都還沒問世的時代,我們就找書、買雜誌、借CD來學習

4. 聽進去的學習 -
延伸第3點,那時候網路不若現在方便,結果我們反倒真的去聽了很多實體的經典爵士樂專輯,也反覆聽到滾瓜爛熟

‎5. 很細心的學習 -
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認識、研究爵士樂組合中其他跟我一起卻不同樂器的樂手特質與樂器語彙,譬如Drums, Bass, Piano, Guitar等,老實說我以前聽爵士也都只聽前面不會聽後面,但有天聽懂了之後從此頓悟

6. 開放式的學習 -
我們沒有什麼這是傳統那是現代、這是Standard那不是Jazz,這是美式那是歐式、哪裡爵士樂比較強、這是哪個系統哪本教材的觀念,我不會就表示我"自己"要把他們都學起來,人家會就表示人家比我厲害,世界這麼大對吧?總之我們似乎比較沒有受到很多前面講的"觀念"(迷思?)影響...

7. 有要領的學習 -
要養成會收集資訊但是也要會歸納整理,並想辦法"批次"消化處理掉的習慣,現在資訊比我們以前多,如果只是收集、轉寄、分享,那麼你做的不是學習,是資源回收與再丟棄而已

8. 有主見的學習 -
不要放棄任何「增廣見聞」的機會,也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當你第一個增廣見聞越豐富,你就越能獨立思考,這時候也就容易判斷什麼是傲慢、什麼是偏見

9. 延伸性的學習 -
不要太相信「學校」能給你全部,學校必須要同時照顧許多學生,大部份還是要靠學生自己主動才能持續進步,老師或學校只是幫你看著維持一個下限,並給予指導建議讓你逐步提高那個下限,當然,我沒有唸過所有的歐美日爵士樂學校,所以我不能保證每間學校的要求是不是都一樣?或是近年來有所修正?只能就我的經驗分享

10. 很乾脆的學習 -
學會認清事實,哪裡弱就鍛鍊哪裡,不管是聽或是做的方面,既然都不會,乾脆放空,就不會有丟臉、面子等問題,別老是觀望或遲疑,讓黃金時間溜走,現在開始根本不嫌遲呀!把自己放空,能量、能力才能灌輸進來,我們從前遭遇挫折時,總是這麼鼓勵自己的 ^^


(20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