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所謂的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拉丁音樂與黑人音樂,掌握和聲進行的共通模式,遠比各自分家自成一格來得重要

文 / 謝啟彬


如果你可以跟我一樣,教Stevie Wonder《For Once In My Life》的時候,也同時可以觸類旁通教Ivan Lins的《Emoldurada》,又可以引布拉姆斯與李斯特的音樂來證明分析,然後再繞到Jazz Standard《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去教學生認識原型與由來加上變型

最重要的是學生都懂了也都會用了



那你可能真的才有點資格可以說:「你要當藝術家」或是「你有你的身價」

而不是一直覺得台灣環境很爛、還是國外比較好、都不會珍惜人才云云

至於很愛“厚話”(台語)的,則完全沒有必要費心力去管講了些什麼,光“厚話”就顯現出來你心猿意馬三心二意不專心了,還有啥好說的勒?

以上兩種類型,都一樣,叫做「不願努力」



聽起來很像是古典鋼琴曲對吧?其實這是巴西作曲家Ivan Lins的名曲《Emoldurada》和絃進行,以及創作的思考模式,而這樣的模式,當然也就可以拿來當作即興的思考“模板”之一囉!因為即興就是快速作曲呀!

音樂之間都是互相共通的,也都會互相影響,但很多時候所謂的“愛好者”卻常會因為喜歡一種音樂類型,就切斷了與其他音樂的連結甚至關聯性,是非常可惜的。加上音樂三元素中的「和聲」,向來也是我民族比較弱的部分,所以大家都會以為很多一樣的和絃進行是不一樣的,因爲慣性只聽到旋律



譬如說爵士愛好者,會一直強化爵士樂的傳承,好像爵士樂手就只能一直爵士樂似的,爵士最大沒有其他...但是真正偉大的爵士音樂家,卻也都具備相當的古典音樂素養,不管是樂器技巧或是音樂內涵上呢!只是你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而已

而古典愛好者或是古典音樂工作者,也常會說「這我們在古典樂裡頭也有啊!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你能不能具體提出來,在哪兒呢?或是,可以如何活用呢?也可以融會貫通,介紹原理之後在創作與即興上,甚至是教學上



我們很幸運,曾經在台灣求學學習古典音樂時,遇到很棒的外國音樂教授,他們教我們欣賞音樂、分析結構、了解和聲曲式,甚至學習指揮與閱讀總譜,以了解音樂的完整性。而他們也都會告訴我們認識爵士樂的重要性,因為爵士樂的和聲概念基本上除了美國藍調的滲入外,其餘都還是歐式的調性與調式系統結構呢!



而差別只是在於節奏律動的演進與強化,而爵士樂需要學習即興,以及如何架構即興的章節、即席發展醞釀樂思,而“現今”的古典樂學習則沒有了,但是爵士樂人都還是要好好學習古典樂的,只是不是最後產出的方式不同,呈現的形式不一樣而已 - 古典音樂人學會好好地詮釋作曲家的音樂,而爵士音樂人則更快必須將音樂各項要素掌握在手中,來即興經典作品或重新創作

但是,基本功都是一樣重要的!


(音樂於2:43後開始)

所以當啟彬與凱雅在教學時,常會遇上上述兩種背景出身的學習者,我們也不斷地用自身經驗去示範及引導,所謂「學通了」的重要性。也有很多時候,看一首所謂爵士樂的曲子,但是用古典樂的角度,反而比用爵士學校教的方式還要來得簡單而有效,當然,反之亦然。

Ivan Lins學習古典音樂時的作曲,可能跟你我在台灣想像的「進音樂學校主修理論作曲」是不一樣的,當名稱相同,內涵卻不同,大家卻一直用名稱來誤想到不對的方向上時,自然,就沒有辦法了解他的音樂藝術是如何偉大,更遑論致敬學習了!

而Ivan Lins真正的“學歷”,是巴西軍校出身,主修的是化工,也曾經想往職業排球選手的生涯發展喲!如何?反差很大對吧?學習,不是只有在學校裏頭;音樂,要靠的是「學習」而不是「學校」



《Emoldurada》原出自於Ivan Lins的「A Cor Do Pôr-Do-Sol」專輯知名歌手Celso Viafora也唱過,可看上面某段影片。這首曲子已經是日本拉丁爵士音樂圈的Standard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我們北中南上課都會教也有教過喲!嘿嘿!




延伸閱讀:

古典是古典,爵士是爵士?- 同樣的東西出現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中,產生不同名字,但經常也有關聯或脈絡

你學到的是觸類旁通,可以舉一反三,我教的是關鍵提點,任何音樂都相通的道理

更多有關古典音樂

更多有關巴西音樂

更多有關Stevie Wo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