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樂有很多種,認真做的音樂、有質感的音樂就是我們在介紹、推廣與教授的

文 / 謝啟彬




記得以前看過王品集團的老闆講過
他開很多店,目的就是要賺錢
因為是商業模式,所以他不會推新型態的料理
他說凡是需要「推廣」的,就不會賺錢,因此他不做推廣,他只做最大化

回過頭來說,就是因為很多音樂的型態
在本地非常冷門,甚至少為人知
包含很多張冠李戴或不知標準的狀況
所以推廣起來,自然很容易吃到閉門羹
或被嫌為不實用、沒有辦法靠這謀生等

我不要用那種容易惹惱人自尊心的說法
也不會說在國外這些音樂學習是常態
不只是學校,而是類型音樂都有基本市場

退一萬步來說
我們只是想介紹這些音樂也有其質感與程度
跟學習古典音樂是一樣的概念,不全是創新
簡單說,就是他們很好而已
至於適不適合台灣?實不實用?
現階段看當然都是不行啊!但不能否定它們的好

啟彬與凱雅是兩個人,所以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
我們會聽到很多不認同、甚至陽奉陰違的狀況
譬如彼此都會耳聞,覺得凱雅老師講的太理想化
啟彬老師要求的其實不用真的練...之類的

其實現在方法真的很簡單
相信的,你就練,你就進步,懷疑的,就慢走不送
練了、進步了,是為了你自己,而不是什麼功利取向
如果學習藝術都是功利,而不是真誠喜歡也想做到
那就變速成、補習的概念,現學現賣頭過身就過云云
這也就變成一個環境很難講「精緻」與「質感」了

單純只是覺得在這麼漫長的路途中
經常會被包含歷代學生或同行質疑:
如果你覺得好,那你自己也要做好才行
你做好了,我們再跟著你做看看
而我們就動手下去做了,也做好了
不是為了別人,而是自己真的很喜歡
「以身作則」與「自我要求」不是說只有自己對
但是真的能齊心向前,有同樣遠景的不多吧?

我們在臉書上的不同音樂人朋友,都在熱烈地支持、推廣、努力著他們喜愛的各種音樂 - 古典、現代、流行、電音、嘻哈、黑樂、爵士、國樂、創作、配樂...

而我們也是一樣,就是把我們喜歡的音樂給好好地介紹出來,甚至想學的,我們好好教,也有蠻多在台灣屬於冷門類型,或是看似熱門實卻冷門的,我們會花時間與精力,去分享他們的質感與內涵

而我們喜歡的音樂,當然不是只有大家想像中的爵士樂範疇,即便連爵士樂,也有太多好料值得去喜愛與尊崇

所以熱切地分享給學生、給聽眾、給讀者,倒不是什麼使命感或任務,就是「喜歡」兩字而已,你要跟上來,很歡迎,不想跟,也沒關係,但別因為不了解,就輕視這些音樂,或是我們的「喜歡」



延伸閱讀:

無關乎音樂的高低優劣,只是音樂表現的形式不同 - 你可以像這樣即興,而且即興得很精彩嗎?

其實,我只是想要介紹流行音樂應有類型市場,不是要說你喜歡聽的歌不好或不對

演奏爵士樂不是應該專精爵士樂就好?老師怎麼這個教?那個也教?

我們會的東西或是教的東西「不實用」或是「沒有市場」?那是因為你沒看到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