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節奏感不好,該怎麼培養或練習?」-「樂理」包含的絕對不只是和聲與旋律上的,節奏上的也是樂理

文 / 謝啟彬



人有五感 -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所以如果有人會得先天或後天性近視,一定就會有人聽力或節奏感一開始比較差

看不清楚,要戴眼鏡,聽不清楚呢?要戴助聽器嗎?不是,在音樂中,你要做的是正確的引導與訓練,但是你不能假裝看得見或聽得見,需要勇敢去面對自己的不足

這不能只靠老師,學生自己的認知很重要

對我來說,「樂理」包含的絕對不只是和聲與旋律上的,節奏上的也是樂理 - 音樂的道理,但是很奇特的是,我認為多少在音樂世界中,人都有一種盲點(聾點?)就是,覺得講和聲或講旋律的,是比較優越而高級的,也就是我也很在行的爵士樂理

但是我從來並不覺得我比較優越或自認高人一等,反而我想要講得很淺顯易懂,讓大家覺得不再那麼困難,可以運用,甚至也可以辨認出真正的練家子與唬人者的差別

而講到節奏,很多人真的就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歧視”與“偏見” - 覺得節奏哪有很難?或是節奏不就是教人家打鼓打打擊樂器的嗎?錯!大錯特錯!空間感也是節奏感,時間感也是節奏感,他們影響了和聲與旋律另外兩個要素,而這絕對需要培養 - 培養認知(Awareness)與習慣(Habit)

我覺得除了節奏感不好的學生,需要花很大力氣與心思去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知道「認知錯誤」是最嚴重的,再來是「技巧不足」

而我也覺得其實就我們在努力的音樂類種來說,「Groove」就是說話的韻律與語氣,這些應該是在文法與語彙之前,要先建構的東西

但是因為台灣的音樂教育“順序”,變成以視譜“解碼”為重,節奏感的培養不是要你去國外出生或生活,而是「你到底能不能用對味的腔調演奏演唱出這些音樂類種的韻味?」

所以,太少有關節奏律動的訓練,太多有關於和聲樂理上的紙上談兵,是,你可以不同意,但是我經驗到的就是這樣


節奏、律動、Groove、正確的音樂風格語言...這些都是最重要的,我常在講座中或教學時示範,大家覺得很複雜很精彩的音樂樂句,拆解起來原來那麼簡單?只是大家都不習慣用而已

而我真的認為如果你想好好學習,那麼千萬不要覺得4/4拍12小節或32小節等等還要練,很丟臉云云,我的經驗是,很多人真的連「感知」到這些都無法,會看譜的只是看著樂譜,不會看譜的只是假裝會然後手足無措而已

我跟凱雅的節奏老師Peter Van Marle,讓我們做過一個超有用的練習,到現在我們還印象深刻:「唱你會的兒歌或流行歌曲或古典旋律,但是手打2-3 Clave或是Syncopated Rhythm」,幾乎每個學生包含西方人,一開始都掛掉,但是當你真的可以內化時,那你就能掌握到空間感與時間感,也就是節奏感的核心

相信會跳舞的,一定也是這樣不是嗎?舞蹈老師一定是要你感受律動與記幾個八拍或是一個段落,或是拆解一個動作反覆練習,組合起來就是精彩的舞步Choreography

節奏感的訓練不是靠看譜,但是五線譜記載可以幫助你記得空間感、時間感與各種切分,你要雙管齊下,不能光看譜就想找到律動,也不能腦中沒有一個圖像或架構,傻傻跟著音樂走

尤其是你想玩音樂,玩好音樂的話



這幾週教部分學生的過程,頗有「Mr. Holland's Opus」(台灣中文片名:「春風化雨1996」)這段音樂老師帶完全不會音樂的體育班學生,從節奏痴帶到終於掌握到拍子與曲式的劇情橋段(背景配樂是Stevie Wonder的《Uptight》,這種Motown節奏我在「節奏篇」中有寫,對於節奏感弱的人找到音樂的拍子很有效)



自覺節奏感不好,找不到拍子,就得相信老師給的有效方法與藥方,然後學生要對自己嚴格與殘酷,不能得過且過,因為「節奏」太容易被隨便了~



常常有學生問我:「Funk音樂為何有那麼多反拍?」「故意寫這麼難幹嘛?」「這樣不是很複雜嗎?」...

同樣的疑問,也可以擺在拉丁音樂中的古巴與巴西音樂上頭,爵士樂也是

我的回答是:「你覺得這是反拍,但是這些音樂都是語言,不同的音樂是不同的語言,反拍是因為你用古典音樂或五線譜的記譜方式,去切入所得到的結論

但是演奏演唱這些音樂的音樂人,根本沒有想成這些是反拍,他們只是在說話,說他們的語言而已

你想要跟他們一樣對味,就要學他們說話;而如果一時太快或對你太複雜,那麼五線譜記譜可以幫你“量“間距,但是終究你還是不能只靠五線譜

五線譜是尺,而你最後會建立這些節奏在你體內的律動與間距,以及形狀、聲響等等,而不是一直以為靠五線譜然後視譜就以為OK了,還差得遠呢!

要講這種話講到你習慣為止,到那個時候,你就會了解老師的意思,反拍,不是反拍,而是那個形狀、聲響與韻律,你習慣了之後,就不會覺得反拍很難很複雜了!」


而我寫的「節奏篇」則是教你如何用尺先測量與熟悉間距的產物,你不能只看譜,而是要看我裡頭講的方法,才會有效,讓你身體開始產生Groove的激素



再強調一遍:

五線譜是一把尺
可以幫你測量與紀錄
但是真正要學會一種語言
必須要有方法的去揣摩
而不是以為拿到樂譜就萬事皆通
「反拍是相對性的,別想成是故意的」
「沒有困難的音樂,只有不熟的音樂」

譜例: 《What Is Hip》(Tower of Power)的break之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測量記載


請大家細讀並實踐本文

如果你(妳)是科班出身的,不是要你不使用五線譜,而是要你活用五線譜紀錄,以確實知道切分的點在哪

我就是這樣「置之死地而後生」學會很多Groove的

也就是說你要主動採譜,覺得很神奇的、掌握不到的節拍,不是看著等著現成的樂譜,而是自己要去抓,抓完後要跟著做,反覆做,做到上手為止,然後經常複習,或增加實作的機會

其實和聲、旋律也都是這樣,你自己抓了之後,感覺也就慢慢抓得到並能累積了,如果你只是被動式地只想“解碼”樂譜,這樣你的進步幅度就會停滯或很慢

這就跟減重或健身時,吃東西的順序一樣,什麼類型的食物會被先吸收,變成是很關鍵的課題。當然,躺著也想瘦或是想靠偏方速成,自然是達不到效果的

老師的耳提面命就是這樣,聽得進去並會做的,就會看到效果,其餘的就真的隨緣隨喜了~






延伸閱讀: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節奏篇」

All About Grooves

以為自己可以聽出來的,實際上卻聽不出來,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