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歸派很容易跟環境適應不良? - 兩個老海歸已在地音樂老師的資深經驗談

文 / 謝啟彬


「Follow Me」 V.S. 「We Push」,就造成整個學習風氣上的不同,以及整體學習態度上的差異

有興趣當代音樂教育這個議題的朋友,上面這篇文可以好好讀讀
這也是我們的經驗 - 急不得,而且沒有辦法把進度設得很快
主要是吸收量的問題,這個問題來自於學生所處環境(也就是台灣)
對於這些音樂的熟悉度,以及「他們可以練習或消化反芻的時間」

括號裡頭的事情,太重要了!

所以我們才會一直堅持說,不能少數學生想聽什麼,我們就教什麼
因為這些事情 - 就算不是要培養專業音樂人 - 都還是學音樂、學樂器
學藝術需要時間、毅力,當然天分也佔了一些比例

如果教育者沒有同理心、換位思考,或是自以為是只想投己所好
那麼其實不但對教育者的自我經營沒有幫助,對受眾也沒有幫助

這也是為何我見過太多“海歸派”,一直跟環境適應不良的原因
因為在專業教育環境裡,是菁英教育,而且是全世界菁英匯集
但是出了學校之後的持續性教育,要考慮到前面括號裡頭的因素



這不是降低標準,有高標準當然是很好
但是很難數據量化 - 投入多少,就能得到多少效益那樣
標準在,目標在,但是要打長期戰

老實說光兩個親身經驗就已經夠有說服力:

第一是我到現在還是經常會教到海歸派老師教過的學生
又來找我們學習,很多老師分不清自我創作與教育付出的差異
但是對於我們這種老海歸已在地的資深經驗談,聽不進去

第二就是像「椎名林檎 / 東京事變」這種題目,當初雖然吸引到有興趣的觀眾與學員
但這種音樂的「粉」雖然也吸引到了一些,我當下並不覺得
他們對我們的抽絲剝繭,譬如東京事變對於各樂風的吸收反芻
這檔子事,真的有想要了解的慾望
只是想來聽聽看「背書」 - 證明他們的偶像真的很強而已
而他們並沒有真的想變強,只要當粉絲就好

不管如何,要投其所好並不難,但是要持續讓學員成長進步
這不是個容易的任務,即便學生有新有舊



註:海歸派 - 海外歸國,源自日語,就是留學回來的




延伸閱讀:

更多心得建議

更多有關出國學習

更多有關日本

更多有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