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了20年的採譜作業《Nab That Chap!!》by T-Square - 以前不懂的現在都一目瞭然了!

文 / 謝啟彬




本週南北處理學生與活動問題的煩心時刻,在高鐵上用抗噪耳機,聆聽放在iTunes裡的資料庫播放列表(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第十場),一不做二不休、強迫自己“分心”、有點自虐式的把這首曲子抓完了

其實這首曲子也是有種自虐傾向,很多J-Fusion都是這種調調 - 一群怪獸級的樂手聚在一起,將音樂做到ㄍㄧㄥ到破表的味道,凡人跟不上,而且是現場演出,還大受粉絲歡迎,但是其實現在看都是邏輯性十足,不是亂放和絃或是亂用電腦做出來之後,再用真人去演奏

因為音樂的生成,是來自於樂手的自身能力與合奏能力之加成!



二十幾年前也跟小屁孩一樣,只是覺得他們好厲害,但我們並不是那種狂熱粉絲,知道這個團哪一代哪位成員進進出出之類的,我只知道這個組合一整個強到爆,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那是T-Square的巔峰期

現在在聽當然不需要困惑了,很多東西因為自己底子夠基礎紮實,加上聽過學過更多音樂的經驗,這些音樂家的影響來源也都聽過、研究過了,抓起來大概一天,但是也花了很多時間去Double Check他們的技術面,不能說不費吹灰之力

但就是一個「爽」字!

因為這就是自我成就感,而且根據我們自己的「資深音樂教練」經驗,此曲門檻極高,第一要能跟得上和絃與節奏的學生就很有限,第二要熟悉這種樂風(融合森巴與放克與爵士,不管旋律節奏和聲上)的樂手也很稀有,然後要一起練起來練得好的更難尋

而我還是藉由採譜抓歌,完成自己的作業,也學到了很多,而不是現學現賣,或是不懂裝懂,道貌岸然評頭論足一番~



這首曲子的出版日期是1991年,藉由這樣我們也就知道人家是怎麼累積水準的?對於爵士樂、黑人音樂、拉丁音樂等風格的細部吸收與內化,即便在將近快30年之後的現在,重溫還是依然敬佩

節奏上而言,如果先知道這樣的語法,就更能掌握,不然就是持續被“錯覺”牽著走而已

[爵士行動小教室] 節奏錯置(Rhythmic Displacements)讓你的Solo更加Funky! (影片)



一路從大學以來的音樂夥伴張凱雅現在更是教「這種和絃」「這種節奏」的高手了,特此紀錄以茲紀念青春的腳步 ^^

P.S. 可參考網路上的貝斯手致敬Cover專輯版:



原版錄音的Youtube連結(我的是實體專輯轉進iTunes,而我發現T-Square沒有在Apple Music上):



補充:

後來我們於2011年,看過T-Square前任薩克斯風手宮崎隆睦在神戶的演出



2012年,到早已離團的貝斯手須藤滿任教的昭和音樂大學爵士音樂系交流會議

2015年,見到早已離團的鼓手則竹裕之現場精彩的演出,他一樣身材瘦小大頭娃娃臉,但已經是中年相貌,爵士樂能力更顯內斂



對他們而言,他們都已經不再演奏那些,當年青春活力、意氣風發的熱血音樂,但是他們的能力依舊,而且音樂更顯成熟穩重,也都有自己的音樂事業

則竹裕之很清楚他年輕時候的盛名,但是那天在厚木的Jazz Club裡,面對比原本T-Square現場演出時,動轍上千上萬人觀眾起立歡呼的“搖滾”盛況,小Jazz Pub裏頭不到三十人,爵士三重奏的編制照樣聽到他更從容更深度的近距離演奏,還是很震撼的,而演出後跟他聊天,他們都笑說那是“年輕氣盛”的過往啊!^^






延伸閱讀:

更多國際交流

更多有關Fusion

更多有關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