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理由都是「這些調很少彈到」,因為在學校的時候跟教學生的時候都用不到,所以就不練了 - 再以中島美嘉的名曲《雪の華》為例

文 / 謝啟彬



中島美嘉的名曲《雪の華》一曲,對本地的音樂人還有一個很大的門檻得跨過,就是這首曲子是用Cb大調轉到關係小調Ab小調的調性演奏演唱的,你要聽成B大調與G#小調也行,重點是你要能彈得出來,這就很有門檻了

只有兩種人不會有問題:第一種就是歌手,跟著Kala唱,第二種就是給會視譜的人五線譜看,但是後者一樣會有“黑鍵很多”的門檻

以台灣的音樂教育結果論,你確實得承認連很多會彈鋼琴的人都會有障礙,而且他或她不會用耳朵聽和聲跟律動,所以演奏出來的音樂就不會有Groove的推力與張力

大家的理由都是「這些調很少彈到」,因為在學校的時候跟教學生的時候都用不到,所以就不練了

請參考我寫的另一篇文章:「當台灣還在「我五線譜看很慢」或「我只會看簡譜」時,你的流行音樂精緻度與競爭力自然就差人一截了

我在另外一段影片中示範教學的Misia《Everything》,原調也是所謂“困難調”Db大調,我們之前跟日本交流時,邀請神戶甲陽音樂院的爵士鋼琴老師植田良太來台灣講座,我當時在互動時聊到《Everything》的樂理舉例,結果他不假思索地就彈出Db大調的原調正確和絃,台下好多鋼琴老師都倒吸一口氣...

因為台灣的做法大概有三種方向:

1. 為了教學生(怕學生不練或嫌太難、無法吸收消化...),因此簡化成比較簡單的調,大白話就是白鍵比較多的調

2. 流行音樂編曲時,先用一個Demo的定調來編,然後製作人再根據歌手最好表現的音域,來往上往下移,所以當如果編曲者全部電腦作業時,他直接用電腦Transpose(移調)即可,到了Live時,貝斯手吉他手鍵盤手(所謂的樂隊老師)是使用簡譜的,所以問題較小,但是古典出身的樂手就只能當機在台上了,萬一臨時要移調的話

3. 在「音樂服務業」中(就是做場樂師的意思),有很多鍵盤手會直接按移調功能,也就是管他什麼原調,我都只彈C調 - C調就是簡譜不用再移到別的調的意思 - 然後用移調功能即可,這如果是古典鋼琴出身的人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她)無法接受按下去的鍵不是固定音高的音

總之,如果你要求快求速成,你就不會去注意這些細節,這問題不是單一的,而是不同背景的音樂人會有不同做法,但也會有不同的狀況出現。唯有完整練習突破技巧與耳朵的限制,才是王道,日本人真的就是這樣

我最近有個學生說跟在台灣的日本音樂人合作,他對於知道的Jazz Standard,都是直接移十二個調,他看到目瞪口呆,我跟他說因為他們學音樂的方法,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仍是處在一個在音樂層次上,古典與流行各搞各的狀態


順帶一提:中島美嘉在唱這段Live時,已經罹患了耳咽管開放症,她會聽不太到自己的聲音,所以要很努力控制音準,所以很多人形容她是用生命之力在唱歌,很感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