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第一代共五張專輯中之第二張「Light Years」 - 所有對爵士樂的「文學性形容」,在融合爵士樂中就完全契合不了

文 / 謝啟彬


之前在Spotify跟Apple Music上都找不到的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第一代共五張專輯中之第二張「Light Years」,現在有囉!Youtube也有

這五張專輯之前在上述串流平台都是找不到的,而我們當然是都已經把實體CD專輯聽到滾瓜爛熟了,凱雅以前在學校時還參加過「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主題」的樂團課,非常操、門檻很高,但是全部同學在老師帶領下,經過整整一年,大家功力都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The Chick Corea Elektric Band (1986)
Light Years (1987)
Eye of the Beholder (1988)
Inside Out (1990)
Beneath the Mask (1991)

新一代的爵士樂愛好者可能不知道Chick Corea曾有這個組合,所以特別貼上來,這張「Light Years」跟他的好友法國爵士小提琴家Jean-Luc Ponty的音樂風格有點接近,這是個人感覺,也有幾首非常Funky,當然這種「Jazz Fusion」自然不是大家以為的融合樂,大家以為的融合樂其實以「Smooth Jazz」居多,這些音樂都超硬而且超有音樂家個人觀點,以及超強樂手功力的,一點都不Smooth好嗎?

Chick Corea還有一個更早的融合樂團體叫「Return To Forever」,最知名的《Spain》就是出自此團鼎盛時期,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很經典的曲子如《500 Miles High》與《You're Everything》等都成為了爵士樂中的standards,這真的要好好地來介紹給大家認識

總之一位爵士樂大師的一生,不是一條國際通訊社的新聞就可以蓋棺論定的了,那等於什麼都沒講,而且我必須講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這些爵士樂大師的作品有多種不同面向,你可能會喜歡他的原聲樂器編制作品或鋼琴獨奏重奏作品,但卻非常討厭他的電聲樂器編制作品,但這就跟他們的“校長”Miles Davis一樣,一生也有多種面貌

我覺得這也是爵士樂迷相較之下會比較少的緣故,因為古典樂迷再怎樣還是會在某個二十世紀以前的時代與時期中打轉,但是這些1950年以後的爵士樂大師所謂「跨界」其實反而才是常態,所以大家用原來對爵士樂的認知或定義來欣賞,就會完全不適用,而且所有對爵士樂的「文學性形容」,在融合爵士樂中就完全契合不了,因為對喜歡原聲爵士樂的樂迷來說,這種聽起來像搖滾音樂、黑人音樂、流行音樂或甚至實驗音樂,就容易敬而遠之

唯一留下的就是非爵士樂手或聽眾通常很難掌握的「即興與發展」及「編作和絃、曲式與旋律」的能力,換句話說如果你覺得爵士樂就是“木頭的” - 所謂的原聲樂器(Acoustic Intruments)如鋼琴、低音大提琴、爵士鼓等,那這些音樂與樂器對你來說簡直就是異世界來的怪獸一樣,但話又說回來,吉他這種樂器連在原聲樂器編制組合中,也是都要用到擴大器與導線的,所以不是不能分類,而是可以不要用一分為二或是非黑即白的分類,這樣對認識音樂來說會比較健康,而且要學會接受「例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