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手「為什麼要這樣做」才是關鍵,很多時候樂理專有名詞反而不好切入 - 從大師的即興演奏中真正學習到所謂的「Altered」聲響

文 / 謝啟彬




Dom7 to min/Maj/Dom7

1. 演奏比根音高半音的小和絃之9(2)-1-5-b3-9(2)-1,會得到Dom7b9#9b13的效果(《Cry Me A River》lick)

2. 演奏比根音高半音的小和絃之mMaj9: 1-b3-5-7-9,也會得到Dom7b9#9b13的效果

3. (歸納)演奏比根音高半音的旋律小音階: 1–2-b3-4-5-6-7

以原根音的Dom7來看就成為所謂的「Altered Scale」: 1-b9-#9-3-#11-b13-b7,所以也有人從上面切入說這是Melodic Minor Scale的第七個Mode

因為如果是三全音代理屬和絃(bII7)的時候,同樣的melodic minor scale從根音開始排,再取個名字就是Lydian b7/Mixolydian #11 Scale:1-2-3-#4-5-6-b7,是同一個Melodic Minor Scale的第四個Mode

老師的結論跟建議:因為網路上很多人的教法都是從3推回去,結果大家就整個昏頭了,其實沒有那麼難,把音階攤開來看再算一算就一目瞭然

而且以一般人的耳朵還沒有受過訓練的時候,他是不可能在彈屬七的時候,聽得出比根音高半音的旋律小音階的聲音的

所以這是一種”事後諸葛”的算法,但是我喜歡從1到2這樣子循序漸進教,句子也會漂亮很多,也比較符合原來爵士樂前輩的思維邏輯,當然也比較容易聽得到那個聲響,因為爵士樂前輩的思維邏輯就是為了想要得到那個聲音

所以今天有同學聽不出來,應該就是你聽的角度不對,第二個就是你對這個聲音還沒有反應,也就是在你聽過的爵士樂當中你還沒有找到這個聲音

爵士樂本身不難,但是太多種歸納的方法跟教育的方法,反而讓它變得很難

跟對老師就會幫你建構健康而正確的概念,這樣你才能真正學會,沒有實地操作,就算買了一百本教材、看了八百部YouTube影片,不會就是不會,只是假裝會以為懂而已



對樂理的認識,我偏愛的方式是找出原理 - 這個原理不是什麼科學的還是數學的根據或推算,而是「為什麼」爵士音樂家會這樣想?所以經常我給的答案不是教科書或是國外教學頻道上的,但會比照本宣科更有效

所以找出「為什麼要這樣做」之後,再來就是讓它變成「有效」了!要變成有效,首先當然是要大量練習讓手指能反應、腦部會記憶,然後再求舉一反三的變化,這還是我不斷在強調的,只在網路上瀏覽過去,缺乏練習,也缺乏會的人幫你聽幫你校正,你死背或是朗朗上口一堆「名詞」根本是沒用的

如果要好聽的範例以及前段老師講的「為什麼前輩大師要這樣做?」,那在這篇當中已經闡述得蠻清楚的了:


而這份練習,主要就是把那個過程循序漸進呈現出來,所以在練習上如果覺得往下練有困難,那就退一步回去再練即可,這也是教育者希望大家先記聲音,再記譜分析,再予以活用如移調或變化等,「步驟」絕對會影響你的學習進度與成效

因為大家在練《Beautiful Love》的關係,我做了A7跟C7跟F#7三個屬七和絃的,C調樂器因為曲子中有很多A7跟C7,Eb調樂器則有F#7跟A7,就可以學以致用了!

「那如果屬和絃只有一小節怎麼辦呢?」「可以先將老師寫的範例拆解來用,也可以練習所謂的“Double Time"16分音符加快速度的句子,當然如果你懂了原理、已經聽到聲音了,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變形,也可以先練過前輩大師的經典手法樂句後,變化出你自己的句子」

可以按著的和絃也已經寫在譜例前面了,就不會只是按根音而已

所以如果光是爵士樂聽眾或樂迷,沒有實地操作的話,其實很難體會這種漫長甚至孤獨、掙扎的過程,因為大家聽到的都已經是「經典」「大師」了,而我現在做的,是幫助想向大師看齊的樂器或人聲學習者,還原他們真正想的,以及同時代同儕的想法,還有傳承給後代的聲音


這只是吉他大師Martin Tayler二重奏一起Jam、即興的「三秒鐘」長度而已,真的要學爵士樂即興的人,經由老師「還原初衷」後,就可以明白爵士樂不是很多數字很多和絃很多音階的集成品,而是超級多「三秒鐘」背後的倍數練習以及理解那個方法

推算還是要推算,只是不能只推算不實作,老師的角色很重要,我都跟你講實話,你想達成什麼樣的成果,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我的出發點經常就這麼單純而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