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認知的「標準音高」,其實是與時俱進的 - 想完整聽出旋律與和絃的訓練方法,觀念需要更新

文 / 謝啟彬



「浮動式標準音高」在古典音樂的世界其實很常見,只是到了現代大家都直接接受了A=440hz,因為用到電的樂器或調音器,直接把A=440hz確認之後的平均律音高,全部統一為一樣的音高,前面有說到,有了電力,然後再有晶片,製造商就把那個音高存在晶片裡,這不是什麼高科技,任何裝電池或是插電的玩具或是儀器(譬如血壓計、溫度計、開關)的發聲原理,就是晶片(因此玩具的電池電力不夠時發出音樂的音高就會變低)

所以在古典音樂的世界教育體系裡頭,從小就是習慣「被給予一個標準音高,然後那個音是什麼音就讓自己“接受”是譜上寫的固定音高」的聽音與演奏方式,這種訓練方式一開始就比較追求「絕對性」,所以當這樣背景的人聽到一首音樂用不同的調演奏,他會覺得不習慣、不舒服,甚至覺得不準、不對,有趣的是當聽流行音樂演唱曲時就沒問題了,因為人聲與歌詞轉移了注意力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你調整了那個標準的基礎,那其實你認為的C大調,跟別人認為的C大調並不一樣,因為在歐洲很容易找到的古董,就是二十世紀前不同世紀的音叉,那就是當時的標準,甚至同一個時代不同的城市的音叉,用今天的標準去“量”,不但都不一樣,甚至是平均起來比較低的


這就是巴洛克時代的A=415hz,變成在今天如要演奏「古樂」時為一個通用可接受的標準之緣故,而現代認知的A=440hz甚至是要到1930年代以後才經過討論看可不可以認可的?換句話說,古代一場音樂會演出,光是調音就要調很久,所以這就是為何你看即便今天古典樂器編制的音樂會,調音可以調得這麼正大光明的緣故,因為大家“事先不對好碼表”的話,聲音的頻率合奏在一起就會是一場混亂

而如果你是古典鋼琴名家大師,或甚至就是演出音樂會曲目的學生或年輕演奏家,音樂廳的調音師一定會問您是要調440還是442還是445?這時候當鋼琴家決定一個頻率後,萬一要演協奏曲,整個交響樂團的音高就要“動態調整“,以鋼琴家選好並調音好的平台鋼琴為準了,所以有經驗的調音師就會了解哪個鋼琴大師,甚至誰的弟子、哪個流派...會偏好先調什麼音高,就跟熟識的酒保會知道哪位客人習慣喝什麼調酒一樣,如果是James Bond那就是「(Vodka/Dry) Martini」然後「Shaken, not Stirred」囉!


像我是主修古典小提琴出身的,在音樂系課程 - 絃樂作品研究的學習中,就會學到很多二十世紀以前的小提琴家與作曲家,每一首樂曲前都要調音而且調很久的歷史,這有點像民謠吉他手在還沒到夾Capo的狀況前,E-A-D-G-B-E的空絃可能實際上是D-G-C-F-A-D,但是只要吉他手覺得刷和絃聽起來是準的,他就直接按C和絃的手型,但實際上聽起來是Bb和絃(所謂Concert Pitch之所以為Concert Pitch,就是因為要在Concert裡一起表演時得有個共同規範)

另一個我們親身的經歷是以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學習時,我們是爵士音樂系,另外當然有古典音樂系,而學校裡頭還有所謂的古代音樂系(巴洛克時代以前),很多年輕學生一樣在學習古代樂器(表示古典音樂還比古代音樂新),因為學校琴房有限,有時候我們需要練琴或寫作業,只能找到裡頭有大鍵琴(Harpsichord)的琴房


這時候就要先告訴自己用相對音感來聽,不然作業會寫錯 XD 因為A=415hz聽起來其實是古典樂器裡頭的Ab(大約低一個半音),所以我們常開玩笑說,可能Stevie Wonder是在大鍵琴或是調音調比較低的鋼琴上創作出《Sir Duke》或《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的,因為這些曲子原調都是B大調,用C大調來彈簡單二十倍,後世也很多人彈C大調



當然等到你看到Stevie Wonder演奏的影像時,就知道他仍然是彈黑鍵很多的調,也就是對他來說他聽到的是他想要的調(跟和絃),然後他在彈奏樂器的歲月中把不同調累積起來了,沒有障礙,之前老師有貼過教會裡頭彈Gospel Organ的黑人小男孩也是一樣概念


其實所謂爵士樂和絃記號的概念,那些大三小三完五減五大七小七升九降九十一十三的都還是「相對音感」的概念出發,這就是為何爵士樂手找到或聽到Tension或是Altered Tension的速度會比較快的緣故,因為訓練過程中就已經被這樣訓練了(大家可以想像同樣練武,絕地武士裡頭的小學徒跟曼達洛人的棄兒被訓練的方式不同,所以練出來的武功就不一樣的聯想)

因為二十世紀之後的古典音樂教育,鋼琴老師多從“白鍵調”開始教,所以學生的心理會被潛意識影響有黑鍵的音或調,是比較難的(學習順序的關係),當學生日後變成鋼琴老師時他們也這樣教學生,甚至影響到很多樂理的形塑等等,但是一來如我所言,古代的音高其實跟現代不一樣,而因為也沒古代鋼琴或不同時代鋼琴可以彈了,所以直接這樣教也就“夠”了


影片裡頭很明顯就是「沒跟你說你聽不出來」的音高差異,這不是音響發燒友認為的「黑膠唱片轉錄成數位時的轉速速度變化導致」,而是在古典音樂或古代音樂的“現代”錄製時,已經會先定調要用哪個標準音高,所以每一個不同樂團錄出來的標準音高不同,但這是一般觀眾不會察覺的,一般觀眾只能感知到有無和諧(In Harmony),無法跟機器或電腦一樣判斷是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這也說明了其實我們在看「有些」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樂手,在“展示”所謂「絕對音感」的功力時(如名偵探柯南 XD),其實那比較像是「樂器音感」,就是你跟你習慣的樂器朝夕相處的時間愈長,你自然會Recognize(辨識)那個聲響,在你腦中的記憶庫是哪種頻率?同樣的概念其實在聽和絃上也是一樣,不同和絃有不同的聲響(頻率震動)

老師常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有機會搭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時,你帶回去的樂器對當時的音樂家而言,絕對是不準而且偏高的,可以用電影「回到未來」的情境去假設一下,但是如果你是提琴、木管、銅管、吉他等樂手,你就直接轉旋鈕或調整吹嘴接頭調音去對就可以了,如果你是鍵盤類樂器樂手,你真的要帶一位調音師與你同行,不然你就得自備調音的“機絲“了,而且八十八鍵不是只有八十八條絃,而是兩百三十條絃哦!哈哈


這個主題看似很大,而且感覺上可以“討論”很久,甚至開始變成科學、科普的方向,或是討論相對音感v.s.絕對音感或是固定調v.s.首調、純律v.s.平均律之類的,但其實那些都不是很實際,因為光憑討論與認知絕對沒辦法增進音樂能力

重點只是要強調,那個所謂標準音高的標準,其實是隨時代在改變的,而古典音樂傳統的教育方式比較沒有教到和絃、和聲上的辨識,在那個世界裡頭所謂的耳朵好,是能聽出一顆一顆的音,不管是旋律或是和絃,但他會不知道和絃是什麼

爵士樂的訓練會比較強調「整合」,這真的跟孰優孰劣無關,只是訓練邏輯的差別而已,如同前面提到的絕地武士與曼達洛人的練武方式,絕地武士沒有飛行背包跟蜂巢火箭,曼達洛人就不會練原力控制跟拿光劍,但這種族原本就是尚武的所以很能打,也會有團體戰術......扯遠了,呵呵


而因為現在你在聽一個教你想學會美洲音樂的老師在講,所謂的美洲大陸上發展出來的音樂類種之學習與理解,面對這領域的“武術”(Blues, Jazz, R&B, Soul, Funk, Latin...),就得著重在旋律與和聲與節奏的「整合」上,以及對樂器的掌控度,以及理解經典作品的特色上,課題的重心就會focus在該建構的概念上,而非只有「科普」完就OK了

也請記得不要出現「滑坡謬論」,譬如反正我音不準也沒關係,不用學會控制音準音高也沒差之類的,這種“容錯率”是連一般觀眾都能聽出差異好壞的,最重要的是你要跟別人合奏,合唱,就得訓練自己去符合、達到那個可以一起演奏演唱的程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