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肥皂與麵包的“破豆”—台語漫談

文/謝啟彬


中文的「肥皂」,在台灣會講台語的都知道是「薩文」(音),年記再大一點會說是「ㄉㄟㄎㄡ」(茶箍;茶元),以前會美化翻譯為「雪文」,大部份台灣的講法都會說是日本人從法文肥皂的字「Savon」轉化而來,也有人說是另一拉丁語系一支—葡萄牙文之「Sabao」,眾說紛紜。

不過這字在凱爾特語(Celtic)裡頭也有,追溯上去又是高盧語(Gauls)...是所謂歐洲大陸上的「陸凱爾特」,跟英倫三島上的「島凱爾特」又不同...由此可見現代歐洲語言其實跟古代歐洲民族的分佈與遷徙很是不同。



跟「肥皂」一樣常見的,也是台語中的「麵包」唸法,我們都知道唸「胖」,去比利時唸書,看到法文的麵包寫「Pain」(就念「胖」後面...剎車音)就一切都明白了,然後同樣又是拉丁語系的西班牙文,麵包也是「Pan」,就直接唸「胖」也大致無誤 。

看了很多書,我是認為並不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荷蘭人先後在台灣時傳入,應該是日治時代,直接接收日文的外來語緣故,也就是日文的「パン」(麵包)。

另外,我爸講的一些閩南語
年輕一輩大概能聽得懂的不多了
譬如他電話中會說,孫女在那邊“破豆”
這我們從小聽到大都懂
意思就是,在那邊聊天、打屁、哈啦
甚至有點吹牛、亂蓋的意思
念起來比較像「朴子」的朴+豆(台語發音)
ㄆㄛˋ ㄉㄠ或是phò-tāu
我爸走遍全台頂港下港,啥腔調都會吧!哈哈,我還知道畫唬爛啦!XD

「破豆」的參考資料


[同場加映]
今天世界音樂課講了個法文與台語的笑話…

(兩個台灣留學生十幾年前)
雅:喂,那個貓的法文怎講?
彬:“夏”(台語的“啥?”“什麼?”)
雅:我說,那個貓的法文啦?
彬:“夏”(台語的“啥?”“什麼?”)
雅:你有沒有在聽我講話?我在問你貓的法文怎講啦???
彬:啊就“Chat”或"夏"(夏特但是特很小聲念)啊!(被冤枉...)


延伸閱讀:

斯斯有兩種,林鳳有兩位,台灣也有兩處劍潭

Bossa Nova跟澳門有關係?—大航海時代中葡萄牙人在拉丁美洲與亞洲的足跡

西方樂器中的鋼琴,何時來到中國?—淺談耶穌會教士們中西交流中的音樂部分

沒有八國聯軍,就沒有清華大學—從中國清末的動亂談到比利時的火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