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真的都不用準備,只要隨意Jam就好嘛?所謂的Open Jam真的會讓你進步嗎?

文/謝啟彬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頭,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尤其是一些寫了好多首協奏曲的作曲家,如莫札特、海頓等,基本上從非音樂專修觀眾的角度來聽,幾乎每一首都長得差不多,除了奏鳴曲式(Sonata Form)外,還有就是常用的作曲手法。

其實就音樂發展史的角度而言,至少以我的觀點與經驗,莫札特就是那個年代的暢銷歌曲作曲家,跟Motown唱片的觀念一樣。(詳見後文)

給對古典音樂不太熟的朋友:這就很像流行歌手去商演,到了現場發現Kala帶帶錯,或是衣服穿錯了一樣。




我不會說爵士樂,因為可以即興,所以沒有這問題,如果是比較進階的曲目,或是遇到比較厲害的樂手,你當然就不能隨便Jam,而爵士樂手看似的Jam—為何很快就能一起合奏?那是因為爵士樂手的養成過程中,需要要求對「曲式」(Form)與「曲目」(Repertoire)的熟知,不要求多,但是要熟,因為你必須在上頭「重新創造出旋律」來,然後「且戰且走」與同台樂手即興合奏。

我想今天晚上,又有幾位台灣年輕樂手,真切地知道,所謂的Jazz Jam,真的是硬碰硬,能Jam得好是看能力與程度,而不是把多種沒做好或已過期的果醬(也是Jam)通通攪拌在一起,以為這樣會變更好吃,這樣只會更糟而已。

Open Jam不是隨便上陣就一定會進步,大家要參加程度更高的Jam,或是讓自己升級,能有資格跨過某個門檻,這樣的Jam,才叫Jam,而不是隨便玩玩的意思。


話說回來這位鋼琴家還蠻可憐的,讓我想到Tommy Flanagan在1958年去錄John Coltrane的 《Giant Steps》故事,他必須去錄一首Coltrane的複雜和絃進行作品,但譜上面沒有寫「速度有多快」,到了現場就開錄了!上過我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的朋友就知道這典故。^^


延伸閱讀:

商業音樂總是自己抄自己?—淺談摩城之音唱片公司裡頭的暢銷曲製作團隊們

Tommy Flanagan - 「Giant Steps ~ In Memory Of John Coltrane」

擺脫古典音樂與Band音樂那種“開曲子出來練”的概念—你們要學的是方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追逐

鍛鍊你的「爵士耳」—如何真的聽到不同音樂之間的同樣和絃進行?

莫札特與貝多芬一起Jam Jazz?—從古典音樂與軍樂中找出可以練習半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