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詮釋與認知的改變 – 淺談政治力影響文化與庶民生活的幾個例子

文/謝啟彬


我是覺得討論劉銘傳建的鐵路太爛,然後被後來來的日本人整個拆掉重建的說法,是合理的,就跟你路線在(或電信上的線路、管線一樣道理),但是裡頭的用料會更新或重整或改機一樣。如果用此來批判說清廷(或中國人政府)太爛而日本政府或技術較好,這也不太公平,拿iPhone跟跟iPhone3比,當然性能較差,但是那個iPhone的概念確立,卻是事實。

看歷史帶情緒,會比較難看懂,事情絕對有多面角度與好壞評價,但是歷史夾帶政治力的強勢,卻是古今中外必見的現象。

轉換一點方向的話,我只想到幾個例子,統治者用(或試圖用)政治力轉換民間風俗或普遍認知的:

1. 所謂簡體字,其實在民國初年時國學家與教育家錢玄同即已提出倡導,獲得當時的政府領導人蔣介石支持並想要推動,但後來被另一重臣戴季陶反對,因而作罷

2. 我們習慣說「番薯」是台灣的代表,但是光番薯裡頭那個「番」字,就可以知道那是外來的品種,番薯來自中南美洲,飲食習慣的改變來自於荷蘭人十七世紀的統治台灣時期

3. 在道教的民間信仰中,我們習慣說「武聖」是關公,但是其實原本在明清交替之際,民間信仰的「武聖」是岳飛,譬如大陸與台灣都會見到的岳王廟、精忠廟等,還有日月潭的文武廟裡頭的武聖也是岳飛。但是對清朝來說,岳飛是打自己祖先金人的民族英雄,對自身統治地位鞏固不利,所以也是刻意去文宣、“Marketing”,讓清朝民眾的主流信仰逐漸扭轉

4. 台灣沿海地區主流的媽祖信仰,也是因為戰爭與政治,在“地位”上跟玄天上帝“PK”的轉變過程。原來台閩沿海台灣海峽兩端,主要都是信奉海神玄天上帝,媽祖也有但是沒那麼多,當初清廷討伐鄭成功,施琅是“官方委派承辦人”,其主將吳英是福建莆田人,就是被神格化之後的媽祖林默娘故鄉。清軍贏了之後,就說是媽祖保佑一切都是天意(劉德華來插花...),而清廷與皇帝們開始刻意冊封賜匾,全台媽祖廟也多了起來,這也是用宗教力量包裝政治力量,去收攬民心的作為

看到這裡,如果你直接就下定論說所以我支持簡體字或不愛吃番薯或不喜歡關公否定媽祖之類的,那就真的太扯了,而網路上的討論大概有3/4以上是用「扯」的。


延伸閱讀:臺灣鐵道史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部落格之歷史脈絡

新部落格之爵士之外

舊爵士棧之爵士之外

沒有八國聯軍,就沒有清華大學—從中國清末的動亂談到比利時的火車工業

「番」茄、「洋」蔥、「胡」蘿蔔—外來事物傳入中國式廚房的淵源由來小考

推薦駱芬美老師的兩本《被誤解的臺灣史》與《被混淆的臺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