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啟彬
謝謝今晚來聽我們音樂的朋友們!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可以堅定繼續做好音樂的信念!
可能大家對於爵士樂的聯想還是以外國人為主,或許台灣爵士音樂家的演出比較不具吸引力,十年過去了,我們還是繼續在努力,也誠摯邀請您,真的抽空來體驗一次本地爵士樂手的認真演出!^^
就看你怎麼看待這個「代價」
經濟上,這叫收入,但是實際上,花掉的還要更多-小孩保姆費、交通費、團練成本、時間與身心成本等
然而你要出現好的爵士樂,不只是你自己,而想要更多認真的樂手、更多投入的觀眾加入,尤其在台灣
這就叫長年的「投資」
當兩個有家庭、年紀都比你大、時間比你少的人,都只拿到這張鈔票,但仍願意「全心投入」時,你當然可選擇放棄,或加入~
說不失望、不會無力,不會累,是騙人的
從二月底一路到三月底,幾乎週週演出週週排練
週末還要花錢倒貼把小孩送去保姆家才能演出
週間也得特別安排時間團練,也都在搶時間
有些樂手還得特別從台中、新竹上來
有些樂手還得自費搬運樂器或交通費
我自己中間還去了一趟東京,不是去玩,而是去工作
在這樣緊繃的身心壓力下,我們還是極力地要求音樂的水準
就是不希望大家普遍覺得爵士樂很隨性,甚至很隨便的印象
在屬於我們或年輕樂手的身上看到
正因為我們的角色與立場,所以我們必須永遠保持樂觀
因為不樂觀,年輕人就覺得努力這個幹嘛?也就放棄了
這樣說,不是要討拍或是抱怨些什麼
只是那種感覺,已經陪伴了我們十幾年
是啊!以前台灣只要一遇上爵士樂發展與推動的話題
都是一堆人網路吵翻天,不然就是一堆恩恩怨怨膨脹指責的無聊事
很多人都把槍口指向別人,卻很少有人將標準要求給自己
還有人會風涼地說:又沒人拿槍逼你當爵士樂手?幹嘛那麼可憐辛苦?
我只是覺得,努力地越久,越覺得這是一個深坑
因為整個市場需要建構,或許二十年,或許三十年
但是我其實要的不過就是觀眾會想來聽現場爵士樂
然後愉快滿足地離開而已,就跟我在東京看到的一樣
同樣是都會男女時尚跑趴,同樣在賣酒賣食物
日本人在Jazz Bar裏頭是靜靜地聽,專心聆賞,隨之互動,熱情掌聲
台灣人常一進來就是開始放鬆、聊天、減壓盡興,音樂愈大聲他們就聊更開心
就我對各種音樂的涉獵,其實那跟爵士樂不爵士樂有沒有關係
純粹就是那種,看待音樂是什麼的態度吧?
日本不是沒有KTV,日本不是沒有偶像派流行音樂,日本當然也有演歌與古典
我也不是要強人所難要大家正襟危坐聽爵士樂,但是就那個態度也不一樣
Enjoy Music、Follow Music、Have Music Taste,跟Music is background
是不一樣的,請大家不要生氣,但是這真的是在台灣沒有的
如果你相信我們的誠意,你可能比較能明白
如果你信賴我們的質感,你可能比較能體會
是不是在台灣聽音樂,一定要附加一個什麼聯想或是情緒抒發,才有FU呢?
我一直還在尋找著答案,但是我沒有茫然
不管如何,我們的爵士樂是這樣的節目,這樣的準備,還是很希望更多人來「聽」我們的演出
晚安~
延伸閱讀: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關於爵士樂,如果你真正細心「Listen」,你就會愈來愈了解什麼叫做「Practice」,什麼叫做「Jam」,而什麼叫做「Performance」?
寒冷雨中的路,從沈重的感覺走來 – 2014在日本繼續爵士樂交流
台灣有Live Jazz的環境嗎?一點在地經驗談以及與國外的比較
爵士樂手到底能不能算是一種行業?—在地的問題、關鍵與經驗談
我們的音樂會演出資訊
可能大家對於爵士樂的聯想還是以外國人為主,或許台灣爵士音樂家的演出比較不具吸引力,十年過去了,我們還是繼續在努力,也誠摯邀請您,真的抽空來體驗一次本地爵士樂手的認真演出!^^
就看你怎麼看待這個「代價」
經濟上,這叫收入,但是實際上,花掉的還要更多-小孩保姆費、交通費、團練成本、時間與身心成本等
然而你要出現好的爵士樂,不只是你自己,而想要更多認真的樂手、更多投入的觀眾加入,尤其在台灣
這就叫長年的「投資」
當兩個有家庭、年紀都比你大、時間比你少的人,都只拿到這張鈔票,但仍願意「全心投入」時,你當然可選擇放棄,或加入~
說不失望、不會無力,不會累,是騙人的
從二月底一路到三月底,幾乎週週演出週週排練
週末還要花錢倒貼把小孩送去保姆家才能演出
週間也得特別安排時間團練,也都在搶時間
有些樂手還得特別從台中、新竹上來
有些樂手還得自費搬運樂器或交通費
我自己中間還去了一趟東京,不是去玩,而是去工作
在這樣緊繃的身心壓力下,我們還是極力地要求音樂的水準
就是不希望大家普遍覺得爵士樂很隨性,甚至很隨便的印象
在屬於我們或年輕樂手的身上看到
正因為我們的角色與立場,所以我們必須永遠保持樂觀
因為不樂觀,年輕人就覺得努力這個幹嘛?也就放棄了
這樣說,不是要討拍或是抱怨些什麼
只是那種感覺,已經陪伴了我們十幾年
是啊!以前台灣只要一遇上爵士樂發展與推動的話題
都是一堆人網路吵翻天,不然就是一堆恩恩怨怨膨脹指責的無聊事
很多人都把槍口指向別人,卻很少有人將標準要求給自己
還有人會風涼地說:又沒人拿槍逼你當爵士樂手?幹嘛那麼可憐辛苦?
我只是覺得,努力地越久,越覺得這是一個深坑
因為整個市場需要建構,或許二十年,或許三十年
但是我其實要的不過就是觀眾會想來聽現場爵士樂
然後愉快滿足地離開而已,就跟我在東京看到的一樣
同樣是都會男女時尚跑趴,同樣在賣酒賣食物
日本人在Jazz Bar裏頭是靜靜地聽,專心聆賞,隨之互動,熱情掌聲
台灣人常一進來就是開始放鬆、聊天、減壓盡興,音樂愈大聲他們就聊更開心
就我對各種音樂的涉獵,其實那跟爵士樂不爵士樂有沒有關係
純粹就是那種,看待音樂是什麼的態度吧?
日本不是沒有KTV,日本不是沒有偶像派流行音樂,日本當然也有演歌與古典
我也不是要強人所難要大家正襟危坐聽爵士樂,但是就那個態度也不一樣
Enjoy Music、Follow Music、Have Music Taste,跟Music is background
是不一樣的,請大家不要生氣,但是這真的是在台灣沒有的
如果你相信我們的誠意,你可能比較能明白
如果你信賴我們的質感,你可能比較能體會
是不是在台灣聽音樂,一定要附加一個什麼聯想或是情緒抒發,才有FU呢?
我一直還在尋找著答案,但是我沒有茫然
不管如何,我們的爵士樂是這樣的節目,這樣的準備,還是很希望更多人來「聽」我們的演出
晚安~
延伸閱讀: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關於爵士樂,如果你真正細心「Listen」,你就會愈來愈了解什麼叫做「Practice」,什麼叫做「Jam」,而什麼叫做「Performance」?
寒冷雨中的路,從沈重的感覺走來 – 2014在日本繼續爵士樂交流
台灣有Live Jazz的環境嗎?一點在地經驗談以及與國外的比較
爵士樂手到底能不能算是一種行業?—在地的問題、關鍵與經驗談
我們的音樂會演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