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啟彬
看完許多譬如文化部的流行音樂專案辦公室意見,或是媒體呈現出來的名人訪談等等 ,我覺得我自己的論述,為何總是跟台灣的主流論述或大眾認知不同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以實際的行動與自己的學習歷程,告訴大家「爵士樂是流行音樂之本」,許多國外學校(歐美韓日東南亞)的設立架構上也是這樣。
而台灣一直沒有辦法釐清,甚至也可以說很混淆搞不懂的,是認為「爵士樂是流行音樂中的一種」,或是「爵士樂不屬於流行音樂的範疇」,這樣下來就完全是雞同鴨講了!希望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另外我一直也不能接受的是,對於歐洲的代表,都拿英國出來,你們要不要乾脆講英語系國家比較對?法國呢?荷蘭呢?德國呢?西班牙呢?瑞典呢?就算不懂語言或是不熟悉,也要參考全世界先進國家,而不是自己知道的國家而已吧?
(文章連結: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這是我跟公部門與流行唱片圈過招多年,所學到的事實與經驗,請相信我,而且我可以以音樂人的角度告訴各位,我的脈絡是正確的,因為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實際上看到的脈絡是這樣。
而台灣在音樂教育下所產生的斷層,加上直接去銜接西方先進國家的流行文化,造成現在這樣的狀況。
上面這段現場影片是最有力的證據,不過台灣的講法就會說,那是人家行之有年的傳統與傳承云云,華語流行音樂市場情況不同,有其特殊性...
這樣的邏輯就真的不通了,既然你覺得「華語」是關鍵,那為何要為流行「音樂」設立教育制度或認證制度?音樂在去掉語言之後,都是一樣的道理,《Let It Go》是用英文唱的,全世界也都在流行,你想學這首曲子背後的和絃連結道理與配器技法,跟語言是無關的(用台語唱也很好聽不是嗎?^^),其他諸如韓文、日文、泰文...都是一樣的道理印證。
照「主流論述」的邏輯下去,五月天、阿妹、SHE...其實都已經是華語流行音樂之霸,他們也都沒有流行音樂學位或正式受過現代音樂教育,他們背後的團隊或有在國外受過教育的。而我的提問是,你希望台灣的流行音樂,到底是要在華人市場發光,還是國際市場發光?
五月天阿妹SHE當然不是以爵士樂形態走紅歌壇的,甚至包含五月天旗下的嚴爵也不是,但是跟我前面講的一樣,那個技術層面不只包含硬體如器材操作與錄音工程舞台燈光等,那個技術層面,其實也是我們不斷在教導的,在台灣被認知為「噢這是爵士樂理」,但是其實這是所有現今存在於世界上,被認知為流行音樂相關範疇音樂風格的「樂理」與「運作模式」,這是我在講的「技術層面」。
而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多年來在技術層面上一直停留在原本以古典音樂為架構的認知,這點已經討論過,不足以因應當今世界上的多元音樂風格(譬如最簡單的舉例,調式與調性的差別等),而如果你真的要推流行音樂教育,唯一能夠變好的出路,就是去學習你們一直認為那是「爵士樂裡頭的東西」!
這樣講,夠清楚了嗎?
請問:
《Let It Go》這首歌曲好好聽,是因為他填了台語歌詞嗎?
是因為台語歌詞,我們才覺得好聽嗎?
當然不是!而是這首曲子原本就寫得很好
用什麼語言放進去,都好聽!
台語版,是屬於台灣人的幽默,非常有才
為什麼會有趣?因為反差大,反差大的東西就是創意的一種
但這個版本只能在台灣被瘋傳(應該不用看Youtube數據吧?)
而這首曲子卻不斷在全世界,產生各種不同語言的版本
可謂萬花齊放
所以,你想知道如何寫這樣的曲子?和絃如何接?轉調如何轉?
編曲如何編?配器如何配?製作如何整合?樂器如何彈?
這才是重點,也才是「流行音樂教育」所應該給的,不是嗎?
歌詞寫作、行銷企劃、產業通路,這個當然都應該教
但是「本質」的東西是什麼?請先弄清楚,再來的路才會對
延伸閱讀: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簡單分析三首Groove音樂的和絃進行,並找出和絃排列的關鍵與需要瞭解的觀念
「最基本」在流行音樂這行業,所必須具備在和聲樂理上的技能與常識
樂理,就是樂理,沒有爵士樂理、古典樂理或搖滾樂理、藍調樂理...
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文字版)
在多元音樂藝術的發展上,其實我們不需要趕日超韓,因為早就已經徹底落後太多了!該做的是擷取所長、找出病灶、學習態度
「定義」需要更新(Update),也需要升級(Upgrade),不敢更新、無法升級,終究會被淘汰
整合、解套、視野與真正的跨界—希望公部門能真的看見問題、看見真的問題
音樂人的舞台?演藝圈的舞台?—很多原因造成今天台灣流行音樂的局面
我不哈日,我只哈“好”—從網路資源與實際接觸淺談日本的爵士樂程度
淺盤化就是惡性循環的開始,因為新鮮空氣打不到池塘裡—
初探南韓的黑人音樂與爵士音樂水準,以及他們如何影響韓國流行音樂?
有關摩城之音(MOTOWN)以及相關需要被知道的事
想知道SHINee的幕後靈魂人物是誰?讓我來介紹一位來自瑞典的爵士樂手,也順便了解日韓的流行音樂工業已到什麼程度
看完許多譬如文化部的流行音樂專案辦公室意見,或是媒體呈現出來的名人訪談等等 ,我覺得我自己的論述,為何總是跟台灣的主流論述或大眾認知不同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以實際的行動與自己的學習歷程,告訴大家「爵士樂是流行音樂之本」,許多國外學校(歐美韓日東南亞)的設立架構上也是這樣。
而台灣一直沒有辦法釐清,甚至也可以說很混淆搞不懂的,是認為「爵士樂是流行音樂中的一種」,或是「爵士樂不屬於流行音樂的範疇」,這樣下來就完全是雞同鴨講了!希望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另外我一直也不能接受的是,對於歐洲的代表,都拿英國出來,你們要不要乾脆講英語系國家比較對?法國呢?荷蘭呢?德國呢?西班牙呢?瑞典呢?就算不懂語言或是不熟悉,也要參考全世界先進國家,而不是自己知道的國家而已吧?
(文章連結: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這是我跟公部門與流行唱片圈過招多年,所學到的事實與經驗,請相信我,而且我可以以音樂人的角度告訴各位,我的脈絡是正確的,因為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實際上看到的脈絡是這樣。
而台灣在音樂教育下所產生的斷層,加上直接去銜接西方先進國家的流行文化,造成現在這樣的狀況。
上面這段現場影片是最有力的證據,不過台灣的講法就會說,那是人家行之有年的傳統與傳承云云,華語流行音樂市場情況不同,有其特殊性...
這樣的邏輯就真的不通了,既然你覺得「華語」是關鍵,那為何要為流行「音樂」設立教育制度或認證制度?音樂在去掉語言之後,都是一樣的道理,《Let It Go》是用英文唱的,全世界也都在流行,你想學這首曲子背後的和絃連結道理與配器技法,跟語言是無關的(用台語唱也很好聽不是嗎?^^),其他諸如韓文、日文、泰文...都是一樣的道理印證。
照「主流論述」的邏輯下去,五月天、阿妹、SHE...其實都已經是華語流行音樂之霸,他們也都沒有流行音樂學位或正式受過現代音樂教育,他們背後的團隊或有在國外受過教育的。而我的提問是,你希望台灣的流行音樂,到底是要在華人市場發光,還是國際市場發光?
五月天阿妹SHE當然不是以爵士樂形態走紅歌壇的,甚至包含五月天旗下的嚴爵也不是,但是跟我前面講的一樣,那個技術層面不只包含硬體如器材操作與錄音工程舞台燈光等,那個技術層面,其實也是我們不斷在教導的,在台灣被認知為「噢這是爵士樂理」,但是其實這是所有現今存在於世界上,被認知為流行音樂相關範疇音樂風格的「樂理」與「運作模式」,這是我在講的「技術層面」。
而我國的學校音樂教育,多年來在技術層面上一直停留在原本以古典音樂為架構的認知,這點已經討論過,不足以因應當今世界上的多元音樂風格(譬如最簡單的舉例,調式與調性的差別等),而如果你真的要推流行音樂教育,唯一能夠變好的出路,就是去學習你們一直認為那是「爵士樂裡頭的東西」!
這樣講,夠清楚了嗎?
請問:
《Let It Go》這首歌曲好好聽,是因為他填了台語歌詞嗎?
是因為台語歌詞,我們才覺得好聽嗎?
當然不是!而是這首曲子原本就寫得很好
用什麼語言放進去,都好聽!
台語版,是屬於台灣人的幽默,非常有才
為什麼會有趣?因為反差大,反差大的東西就是創意的一種
但這個版本只能在台灣被瘋傳(應該不用看Youtube數據吧?)
而這首曲子卻不斷在全世界,產生各種不同語言的版本
可謂萬花齊放
編曲如何編?配器如何配?製作如何整合?樂器如何彈?
這才是重點,也才是「流行音樂教育」所應該給的,不是嗎?
歌詞寫作、行銷企劃、產業通路,這個當然都應該教
但是「本質」的東西是什麼?請先弄清楚,再來的路才會對
[新聞事件] 文化部將推動流行音樂證照制度
剛看了一下院會用的報告,感覺是記者自己前後剪貼合併了,證照制度是指技術人員而不是創意人員,謹供參考。
不過流行音樂的那段,我只能說是空話,民間自己力量大多了,而我從來也不覺得去參加外國音樂節,然後是自己政府出錢買舞台,或是只是去過個水,新聞稿再寫給媒體,報告交給立法院,這就叫國際競爭力。至於如何定義這個字,請參考我自己的行動與文字,謝謝!
上面這篇是比較完整的新聞參考,大家可以先冷靜一下,目前看起來證照是屬於技術性人才方面而非創意性人才 ^^
延伸閱讀: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簡單分析三首Groove音樂的和絃進行,並找出和絃排列的關鍵與需要瞭解的觀念
「最基本」在流行音樂這行業,所必須具備在和聲樂理上的技能與常識
樂理,就是樂理,沒有爵士樂理、古典樂理或搖滾樂理、藍調樂理...
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文字版)
在多元音樂藝術的發展上,其實我們不需要趕日超韓,因為早就已經徹底落後太多了!該做的是擷取所長、找出病灶、學習態度
「定義」需要更新(Update),也需要升級(Upgrade),不敢更新、無法升級,終究會被淘汰
整合、解套、視野與真正的跨界—希望公部門能真的看見問題、看見真的問題
音樂人的舞台?演藝圈的舞台?—很多原因造成今天台灣流行音樂的局面
我不哈日,我只哈“好”—從網路資源與實際接觸淺談日本的爵士樂程度
淺盤化就是惡性循環的開始,因為新鮮空氣打不到池塘裡—
初探南韓的黑人音樂與爵士音樂水準,以及他們如何影響韓國流行音樂?
有關摩城之音(MOTOWN)以及相關需要被知道的事
想知道SHINee的幕後靈魂人物是誰?讓我來介紹一位來自瑞典的爵士樂手,也順便了解日韓的流行音樂工業已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