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如何突破22K的時代困境-畢業之後,你要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你該往哪裡去?你會面對到什麼問題?

文/謝啟彬


[註:講座活動已結束]

設計系的學生,為了畢展的花費與權益問題,跟政府爭取或提出異議,主要也是希望原本立意良好讓更多觀眾或廠商可以看見的大型展覽,能發揮更多的效果。

音樂系的學生,所謂的畢展,就是畢業音樂會,大家花錢製作邀請卡海報,老師勤要求演出曲目,而觀眾的對象是以自己家人為多,海報的張貼也以校內為主,邀請函也限於自己的親朋好友同學老師等等。

或許你乍看這樣的對比,會生氣說同是音樂系的老師,為何你不抱著鼓勵的精神讓學生有實習的機會?如果你覺得我是潑冷水,那就錯得離譜了,也有很多我認識的學生多年來都在畢業音樂會中“完成”學業,我們都給予最深切的祝福,以及同理心(譬如有時候同學不能來上我的課等等,這點第一段第二段的不同科系同學,我的立場與處理方式是完全一樣的)。

重點是,畢業之後呢?你要做什麼?你該往哪裡去?設計系的學生希望被看見、心血被看見,我相信音樂系的學生也是,然而那個「接收端」應該是誰?跟你未來要往哪裡去發展?我一直認為,這是國內古典音樂教育長久長久以來的老問題。

畢業,不是表示就是學完了,也不是說不知道要怎辦,那就繼續回學校學習。未來能有什麼選擇?整個音樂圈的趨勢(我就不再使用古典或流行的分野了)到底會怎麼走?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學生又是如何學習?音樂的「產業界」又能有什麼樣的出路或可能性?到底還要加強些什麼?

我們多年來一直在接觸的,反而都是在所謂「大學教育後」(學士後?),深覺所學不足,又繼續回來充電改造的學生們,很多是學校老師(譬如我們年年都幫教育部音樂學科中心做種子教師研習),更多是音教老師(俗稱家教老師與樂器行老師),還有許多現在以音樂為業的職業音樂家,包含古典、流行、經營、出版皆有。


我們一直很努力地,想告訴大家。而不是如很多人想像的,噢這兩個老師就是在教人家爵士樂的而已,也不是要對從小習慣的古典音樂學習環境來個背叛或批判,希望的永遠是,幫助年輕人,不要太早對這個社會投降~

六月5日星期四晚上,我將受一位實踐「非音樂系畢業生」,但是卻上過我們許多課的老學生張凱翔之邀,在植牙...職涯中心辦一場講座,跟大家聊聊我們所看到的國內外音樂圈現況,以及我們認為大家可以提早準備的事。講座名稱叫「音樂人如何突破22k的時代困境」,入場方式屆時請注意職涯中心的公告,也歡迎校內外的同學或老師來參加。

我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我們也不可能提供照抄就能成功的標準答案,現場也不是要教你操作音樂或取暖分享,然而我們在世界各地與跟世界各地的多年觀察與實務經驗,絕對超越鍵盤評論家等級,歡迎大家到時來交流!^^


題目:音樂人如何突破22K的時代困境
日期:103/06/05(四) [註:講座活動已結束]
時間:1730入場  1800講座開始
地點:N棟B2團體欣賞室
講者:爵士原力總監 謝啟彬老師

不論是音樂系,或是懷抱有音樂夢的同學
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畢業後要做什麼?該往哪裡去?

我們邀請深耕台灣當代音樂發展並於國際上活躍交流的爵士原力總監 
謝啟彬老師

用豐富且符合趨勢的專業,幽默的而富有深度的內容
告訴你該何去何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