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只是你要鍛鍊出好耳朵與好腦袋-探討Phil Collins名曲《Against All Odds》的和聲部分

文/謝啟彬


我在多年的教課中,一直跟同學們強調,為何不要死看著和絃然後直接彈奏Arpeggio的原因,就在於很多時候現在的學生會過於相信樂譜記載而非耳朵實際聽見。

譬如最嚴重的就是明明沒有小七音,然後就自動因為學了「II-V-I」,就把第一個和絃彈成IIm7(但是其實也可以彈IImMaj7),或者是小調「II-V-I」中的Im,不能直接就視作Im7,因為很多時候它可能還是ImMaj7,或是單純三和絃而已(依據調性與音階)。

再劃重點一次,小七與否,可以判斷與選擇,甚至可以添加或變化

但是別傻傻地直接照著和絃記號彈吹拉,以為那是“標準答案”

那只是簡易的記錄而已,三的大小,不能變,但是七的大小或有無,可以變的

不信你可以在下面那首曲子裡頭跟著音樂試試看,有很多地方直接彈有小七音的Arpeggio,聲音會怪怪的

當然你也不能無限上綱,說那叫「重配和聲」(Reharmonization)

「重配和聲」的意思,是你有意識地,事前或即時去改動和絃進行的結構

造成另一種聽覺上的方向感或渲染感

而不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亂做一通之後再來事後解釋

「即興」,也是同樣道理,你永遠需要事先的練習然後再上台

但是就跟剛學騎腳踏車一樣

你摔倒了應該不會怪車子電爆你,也不會怪你爸媽或長輩虐待你

只要你想學會騎車,摔倒都是過程,會騎了是個成果

把腳踏車當交通工具只是好習慣,拿騎車來運動則是為了健康

就這樣而已,不斷學習、不斷修正、不斷進步~

看得出來是哪首曲子嗎?^^


這是原來的專輯版,可以對照一下兩個稍微不同的和絃譜,就會知道鍵盤手如果不同,彈出來的Voicing或是Tension就會有點差異的,但是和聲的基本屬性都一樣。

特別標出黑色括弧的就是和聲上的走向,跟藍色的要一起看,而藍色跟黑色對應的地方,是有時候鍵盤手會這樣看,方便左右手製造出特定的聲響,也就是某一種「Voicing」(和絃配置),而這當然不是爵士樂中獨有,應該說,爵士樂影響了後面的搖滾樂、流行樂才是。

這種有斜線的和絃,流行樂中會講成是「Slash Chord」,而爵士樂中常講成「Upper Structure」,兩者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後者會發展得很複雜而已,以後慢慢介紹。



這是我的和聲分析,請注意你分析西方來的流行音樂,都要同時調性(Tonal)與調式(Modal)一起看,用台灣的古典音樂學校教的調性分析,是完全不夠的!


繼續聽音樂!這是最早出現從頭到尾的現場鋼琴自彈自唱版,然後他彈了一個錯音,他很介意...:



這是他第二次親自彈鋼琴版,有加上樂團了:



然後從此之後他就再也不彈鋼琴了!

原因就在這一段影片中,他自己自嘲當年在好幾萬人前彈錯音時的糗態:



這是很多年後,他在一段電視訪談中再度自彈自唱,仔細聽聽,版本不太一樣哦!



這有點像是原來的idea版,Db/Ab - Eb7/Ab - Bbm7...,在正式版副歌時的「Dominant Pedal Point」(用五級屬和絃的根音彈在調性和絃下面,造成一種持續低音感)不見了

變成原來的IMaj - V7/V (小7音在Bass上),像這樣Db - Eb7/Db - Bbm7...,這樣又變成了「Tonic Pedal Point」(用一級主和絃的根音彈在調性和絃下面,造成一種持續低音感)


最後,重點還是要強調,「和絃是一種記錄,不是一種規定-想學好爵士樂就應對曲子與和絃聲響具備整體認知,不能墨守成規而僵化學習」!

而當然如果我們加上旋律的成分,和絃的記載又會有些變化,而通常一位非古典樂手,是能被允許稍微更動旋律 與和聲,或大動作「重配和聲」的,至於即興樂手,就得學會看到什麼樣的和絃進行,就能找出那一大串中的「關鍵接點」,這也就是「爵士樂訓練」為何很重要的地方。

整篇再從頭讀一遍吧!相信我,你不可能一次就懂,即便腦袋懂了,耳朵也要聽出來,耳朵聽出來了,手也要跟上來,所以,知易行難就是這道理!

更多相關探討,請看這裡



延伸閱讀:

Phil Collins引退前所錄製的最後一張向Motown致敬的專輯「Going Back」(順便介紹Beatles與Motown之間的關聯)

從Phil Collins 2011年引退淺談流行音樂的傳承與延伸

「和聲」不是「合音」哦!爵士樂即興就是可以在和聲架構中流暢駕馭旋律前進

樂理

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