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串連起小小台灣,讓心靈上的面積變大-憶起到偏鄉離島傳播音樂種子與時事有感

文 / 謝啟彬


時事新聞:天下雜誌【讀者投書】吳令丞:除了眼淚與傳播恐慌,我們面對GE222悲劇還能做什麼?──一個澎湖子弟的心聲


還記得以前去澎湖教教師研習,唸大學音樂系時的同學與學姊,很認真地幫我們張羅一切,甚至運用各種可能的資源,將原本是給高中老師的研習,“合併”成跟國中老師一起,然後又把國小老師都“整合”進來...


我好奇問為什麼?她們說因為機會太難得,她們是「離島」「偏鄉」,所以大家都會想來進修。而我們也盡力地上課與解說,有做過一整天、兩整天的,無非都是希望能儘量分享更多,讓老師們可以收獲滿滿回家。


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些老師到了下午四五點,就先趁研習休息時間很抱歉地跟我們說,必須先走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很多老師,還是搭船從澎湖群島的許多小島上來的,如果今天搭不上船,就回不去了...

這麼多年從事音樂推廣與教育,我們愈來愈覺得「整合資源」與「同理心」的重要性,一開始我們也認為只要不斷給予就夠了,但是慢慢的,我們會希望,有些比較好的方法,可以透過教材教法的設計、書籍與音樂的豐富、甚至,網路的便利性,都可以是延伸與延續的方法。


我們也去過屏東,去過花蓮、台東,當然沒有辦法每次都能完美而完整地呈現這些,在台灣文化中算是很新的音樂藝術,所以我們持續加強網路的力量,拼命寫、想辦法整合,甚至,期望引起更多大眾的關注。

因為,你要知道,所謂的台灣下一代,不全都是來自於大都市,他們可能來自七美、來自恆春、來自卑南、來自瑞穗、來自金門......不一定是你想像中的原住民族群,只是交通的不便,讓他們連回個家,都如此遙遠...


簡單的比喻,或許你搭飛機去東京或大阪或首爾玩,所花的飛行時間都還比去這些地方少,受到的旅途照顧還更多,規格還更高。


就跟今年我們製作「台灣藍調在南方」節目一樣,我們前往遙遠的屏東縣恆春鎮數次,當地的歌謠促進會幹部與志工們,也常用很興奮,但下一分鐘也很感概的語調與眼神,跟我們提到了音樂藝術文化保存與培育的困難,最讓人感觸的,就是年輕人外流離鄉,以及教育資源的匱乏,所以這些老師與傳藝師們,就一路教著許多小朋友從小學到高中,然後他們就離開故鄉了,很多人,沒有再回來~


我不是鍵盤評論家,也不是名人意見領袖,網路的確很方便,台灣社會的服務業顧客至上特性,也讓大家習慣了什麼都很方便,卻或許忘記了還有很多人比我們更不方便這件事。


所以,能夠做些什麼,能夠改善些什麼,或許不能只是靠你我而已,需要想想,需要討論,當然也需要行動,更需要耐性與時間,也需要許多觀念上的改變與貫通。

台灣很小,但是其實卻也不小,小,其實可以讓我們更靠在一起,但是,靠在一起,或許可以讓小變成大,不是地理面積或政治的大,而是一種實在的大、文化的大、融合的大、心靈的大。

「台灣藍調在南方」,是一個誠意的步伐,不只連結國際,其實更想連結台灣,希望大家喜歡!也歡迎與我們分享!



最後,設身處地想想,這麼多來自美國、歐洲、非洲、中東的外國音樂家與老師們,也是搭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來到台灣,也在颱風前順利離境,跟大家一起度過了永生難忘的音樂相會時刻,我們真的是要感謝上蒼的眷顧,也十足珍惜這樣的緣分!

辦完活動與時事有感,願大家平安~



延伸閱讀:

「老師的老師教老師,老師被老師的老師教」

學習的距離—一些過往與現在的音樂人經驗分享

教授課程之研習營隊

原爵士棧之自己說說

馬公國中音樂老師陳逸鈴老師寫參與啟彬與凱雅老師爵士樂研習的心得(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