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爵士樂迷嗎?在台灣有多少爵士樂迷呢?-常見的量化迷思與應該保持的態度

文 / 謝啟彬


多年來
媒體採訪我時,常會問我「這幾年台灣的爵士樂迷人口有無成長?」
公部門發佈的新聞稿,常寫說「爵士樂迷有福了」「爵士樂迷熱烈期待」

其實,你如果要認真討論這個問題,那就要接受一個事實,就是
台灣,「爵士樂迷」很少,「爵士樂唱片收藏迷」與「爵士名人迷」稍微多一點點
也就是願意來聽現場的很少,支持本地爵士樂手演出與發展的,更少
但是講到外國誰很厲害,誰很有名的,稍微多一點點

請注意我一直用這樣的字眼,就是不想二分法,變成“很多”
因為其實用「爵士樂迷」來分類或量化,就是一個錯誤
首先,你要先定義什麼叫做「爵士樂迷」?

再來,我難道只能聽爵士樂,不能聽其他音樂?這也是一個迷思
所以「喜歡聽爵士樂」、「爵士樂是其中一個聽音樂的選項」
應該是比較實際的,「只聽爵士樂」,或是「聽爵士樂比較高級」
是更為稀少而小眾的,甚至是一種小圈圈俱樂部的偏執

所以媒體與公部門,都只是在做文章而已,
因為「爵士樂迷」是虛幻的一種存在,如果這樣講你會生氣的話
那至少我提出的是事實,事實就是,很少很少


而我們是一直在建構培育「愛聽音樂」「想更了解音樂」的人
我們的目的,不是在培養死忠「爵士樂迷」,變成什麼大軍之類的
你如果跟我說台灣有搖滾樂迷,我可能還多少相信一些
譬如「野台開唱」會有一些真的給硬蕊愛聽特定樂團聽眾的選項
或是「The Wall」或「河岸留言」會特別安排一些名團的亞洲巡演台北場

但是任何一個主辦單位,實際上在辦活動時,不可能只針對少數“樂迷”
甚至我們前面提過,“樂迷”的定義,甚至是很模糊的
你如果真的要去批判說那個去聽海祭或是聽春吶的比基尼辣妹很庸俗
那當然是你的自由,但是那並不公平
因為海祭與春吶就是設計給大家都能去的
她就是要在沙灘上邊玩沙邊比Y自拍邊聽舞台上的音樂
你不會說她們是「搖滾樂迷」,只有公部門或得標廠商會這樣計算

但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出這樣的謬誤與迷思
不是先罵或是先嗨,先文青或是先憤青
我只是真的以一個算是資深「爵士樂推廣教育者」的過來人角色
分享一下所謂「爵士樂迷」的分類與統計方式之怪異
或是常見的人口成長量化之彆扭

你喜歡古典樂就喜歡古典樂,甚至會因為多聽了幾場更喜歡
但是你不會說,啊現在有多三千人跟我一起聽古典樂,證明我是對的吧?
你只會覺得,有人跟你喜歡一樣的東西,很開心,而已,不是嗎?

「量化」是機構單位媒體要的,「識別」是一種認同
但「量化」常被誤用,「識別」反而變成窄化與甚至敵我內外之分
其實都不是好事呀!力量是無形中導流累積的,成果也是逐步浮現的

在這裡我不談音樂人才培育的問題
純粹只是就欣賞人口與族群的建構與維繫
而我們在努力推動的,就是這樣-不去滿足少數人,但也不媚俗多數人
而是一種愛聽音樂,聽好音樂,認識以前都不認識的音樂之習慣養成
我一直以為,這才是叫做提升文化素養的方式~




延伸閱讀:

爵士樂教育 跟 爵士樂推廣教育 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爵士樂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有深度得多,但是卻也沒有那麼曲高和寡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我們仍然相信好音樂存在的必要-憶起Baptiste Trotignon來台的往事

感動別只放心裡,要大聲說出來,讓爵士原力傳出去!-歡迎踴躍告訴我們您對2014臺北爵士音樂節的聆賞感想

台灣有Live Jazz的環境嗎?一點在地經驗談以及與國外的比較

這是一個,在官僚體系、繁瑣法規與社會風氣的多重擠壓下,盡力讓它活著的一朵花—台北爵士節不節?

你聽不懂英文,我則因為中文而持續遭遇難題—2013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營與台北爵士音樂節之後 Some Words after 2013 TISJA & TIJF

你懂得行銷你邀請的爵士音樂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