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可以很快跟大家都熟,但請別輕易地跟爵士樂裝熟

文 / 謝啟彬


要判斷是不是爵士樂,不能從樂風來看,因為任何樂風(style)都可以被爵士樂吸收進來運用,所以關鍵點在於:

1. 有沒有遵循爵士樂的運行模式(玩法)

2. 即興與互動有沒有醞釀與發展

爵士樂可以運用任何元素入樂,這也是它很容易面貌模糊的緣故,就像個優秀的情報員,可以隨時融入即時的情境中。只是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太多人跟爵士樂沾了一點邊,就會號稱跟爵士樂有關係了,那叫沾親攀故,裝熟。

以下是個好的例子:



這不是只有好厲害而已,而是用爵士樂的合奏與即興模式,來重新詮釋一首經典曲,而Groove底座用的是Afro-Cuban,所以說一件事情怎可能只取片面就要斷定什麼是什麼呢?



所以,你說跟台灣最近有點沸沸揚揚小話題的什麼獨立音樂新型態搖滾的同樣三種樂器組合比起來,我絕對不是要倚老賣老,但是我們聽過的是這種level的東西,年輕朋友可能只是因為「喔聽說這是爵士樂的」就跳過去不聽了,然後大家都在瘋傳的就「喔好酷這個好炫我好喜歡」,就開始將喜歡的東西捧上天。

這都不是要嘲笑或是侮辱你們云云,因為那完全是一種誤會,「你喜歡」跟「因為大家都喜歡所以你喜歡」跟「你知道得不夠」都根本不是指責之詞,而是一種經驗與美感的分享。



即興可以到這樣的層次,技術可以到這樣的格局,合奏可以到這樣的密合,是的,音樂可以做到這樣,不需要給什麼新名字,你以為很老的音樂風格,都還沒死,都還在傳遞著~

誠實地面對你的感受,如果有些音樂聽起來,因為有新意而讓你覺得脫俗清新不凡,那麼聰明的你,也應該可以明白有許多「老音樂」或「演繹法」,你真的還不知道,連你認為的前輩、老師,都不知道或是比較慢發現新大陸,現階段大家根本都在瞎子摸象而已。

簡單來說,請及早離開你的音樂青春期,因為如果不夠成熟,很快地衰老即將到來,不會事先line你的~

我選擇這樣的陳述方式,是因為我知道在網路世界中,總有人要故意斷章取義,甚至把誰誰誰說的話當作一種攻擊別人的工具,唯恐天下不亂。然而,這本來就是亂世,與其說多元之不易,我們不如好好充實自己,讓紮實的聲音存在

Musicianship won't make you famous and rich, but when the audience start to really listen, they will enjoy, so do you~

這可能是所謂爵士樂手的宿命-往往來自強大的自我要求,與同伴的同台過招,但是那種成就感的達到與更高境界追求,卻深深植入在每個認真的音樂靈魂中~

爵士樂手會更快看透音樂的本質(譬如下面這首在即興時是個五拍的Blues Form),不是為了要炫耀那種複雜度,而是為了要能夠更快進入狀況中而已

我們不是在看怪物,我們都想變成那樣的怪物



我不喜歡兩個字「Old School」跟「復古」。

因為會講Old School的,就是想要自建門派,但是不一定真的懂所謂「老東西」的智慧與經典,只是為了要市場區隔而已。

講「復古」也差不多意思,就是其實不知道「古」是什麼,感覺發生過,也受其影響,但是講不出個所以然,所以不負責任地直接講復古,那學古典音樂的該怎麼辦呢?考古嗎?

老,不是老舊,是累積的底蘊;古,不是古板,是陳年的香味

我們就是可以,把這些東西串起來的音樂人與教育者



請不要說我們在玩復古的七〇年代融合爵士樂
基本上很多人不會在意他們聽的音樂風格為何
但是再說一次,別在你習慣的平台上找到我們
也先拋開那些五光十色炫目迷人的文案與舞台
我們一直存在,只要你來,就會發現魔力何在





延伸閱讀:

即興~爵士樂的靈魂

爵士樂是所謂「融合跨界」的催化劑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爵士樂手」?跟其他音樂家跨過來"玩玩"Jazz有什麼不一樣?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這都不是“新東西”與“老東西”的問題,而是看你如何去活用的問題—音樂層次上的外在與內在表現

“看法”不一樣,“做法”就會不一樣—爵士樂的真正“規則”

好棒棒是什麼?網路上每天看起來什麼都好,但是「好」有很多種,你應該在追求特色前,先去追求變更好

整合、解套、視野與真正的跨界—希望公部門能真的看見問題、看見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