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只是想要介紹流行音樂應有類型市場,不是要說你喜歡聽的歌不好或不對

文 / 謝啟彬


日本樂壇有其類型市場,所以即便像這樣有點人稱「AOR」的味道市場不是最主流,但是那種忠實支持的粉絲力量,卻可以讓她們出過一張又一張,巡迴一場又一場。

台灣樂壇的類型市場,老實說非常薄弱,所謂「獨立」與「商業」的類型,其實並不能當作是類型來判斷,當然,我一貫的觀點也是保持著,不能老是用打著獨立音樂就比較高級,商業音樂就一定很俗氣的二分法。

土岐麻子:シーズン・イン・ザ・サン



但是不管是什麼類型,「精緻」與「水準」還是要要求的,但是還是強調,台灣因為在類型音樂市場整體的薄弱與長年體質不良,所以就很容易遇上死水或跳針打牆,因為池塘真的太淺了啊!

我所謂的精緻,是指編曲層次與和絃串連的精緻,並不是指刻意做得很隱諱複雜的矯情,或是音色堆疊的空靈冥想云云,更不是指包裝得多漂亮或文案寫得多棒之類的。

當然,如果她是台灣歌手,唱片公司保證會把她做死,因為沒有想像的空間,因為我們的觀眾,世代以來已經太習慣平面化或演藝化的「聽音樂」方式,然後連下一張的機會就不會再有了,觀眾的聯想空間也太少,不足以撐起足夠的市場,即便是小的類型市場。

聽到原版,就知道我的意思,台灣要做也是可以,譬如高凌風的兒子、王傑的女兒也出來唱他們爸爸那年代的歌曲,但是那些歌曲裡頭就已經缺乏這些元素在先,只能變成純粹口水歌操作而已。

シーズン・イン・ザ・サン チューブ  Season in the sun TUBE


當然在健忘性極高,或是音樂聆賞族群快速變動的現在,當年聽那些歌的人,不一定會再來買所謂「翻唱」的版本,或如果有連結,在台灣還是會以抒情愛情歌曲為主,因為大家記得的就是那些感動人的歌,而通常是歌詞寫得很好的慢歌。

同樣脈絡的例子:

斉藤由貴 「青空のかけら」

土岐麻子「青空のかけら」




延伸閱讀:

土岐麻子

試著去找尋日本流行音樂製作人的底子與影響來源

羨慕日韓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但是你有看到重點嗎?-不是在於爵士樂本身,而是在於爵士樂的底藴已發酵許久

更多有關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