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所謂爵士樂,就是遵循「爵士樂的玩法」:
前奏 - 主題 - 即興 - 主題再現 - 尾奏
那麼爵士樂跟流行樂之間的關係,除了和聲節奏旋律外,還有什麼演變的過程呢?爵士樂大師Louis Armstrong晚期的音樂,就是個很好的觀察點。
以出身20年代New Orleans與Swing時期的爵士樂手Louis Armstrong背景來看,他的爵士樂即興與演奏功力無庸置疑,甚至奠定了所謂「輪流即興」的基礎。
不過爵士樂在Swing Big Band之後,二次大戰後,也有更多的新浪潮冒出,譬如遵循爵士樂的玩法,但是在旋律構造上完全顛覆Louis Armstrong語彙的Bebop,以及其衍伸的Cool Jazz與Hard Bop等,而Miles Davis與John Coltrane、Charles Mingus所帶頭的後續運動,更是風起雲湧。
但是他們都遵循著「爵士樂的玩法」,這也是唯一可以找到的最大公約數之處,因為許多音樂元素都已經被融入,不是只有表象上的搖擺或是藍調、放克、搖滾或樂器編制而已。
所以當常有學生或講堂觀眾來問我這個那個是不是爵士樂,或是直接丟一堆名字出來說搞不懂時,我的建議通常都是請放慢速度聆聽與感受,更何況你我相遇的3分鐘內,我該如何回答你橫跨30年的大時代呢?
回到Louis Armstrong,我們也需要知道的是,音樂的發展不是單向銜接的,而是如第三段所提的枝節發芽式的,所以到了四〇、五〇、六〇年代,Swing、New Orleans甚至是Bebop樂風,都還是存在著的,並與流行音樂(Pop Music)相互交織影響著。而Louis Armstrong早已經成為了流行音樂中的一個象徵。
在這個時候他的音樂風格,通常都是「爵士樂的玩法」變型,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版本:
前奏 - 主題演奏 - 主題演唱 - 即興(格式的一半) - 接回主題 - 尾奏
而這也影響了所謂今日我們在流行音樂中常聽到的「間奏」編曲模式。至於曲式上,非常多AABA的格式,這在Broadway (Jazz Standard)也很多,但是尚有ABAC等,在六〇年之後就更多AABA,而第三個A也慢慢不見,就變成了今日我們熟悉的「主歌 - 主歌- 副歌」的格式了!
對了,聽不出來什麼是AABA嗎?除了查詢爵士棧中的「爵士曲式」外,你也可以聽聽這首翁清溪老師所創作的曲子,標準AABA 32小節(每段8小節)的Standard曲式:
如果是真的一直爵士樂玩下去,那即興就可以無限延伸,譬如這段中,兩位樂手等於是把即興段落「加倍」,然後一個人「輪流」八小節一段:
Wynton Marsalis & Doc Cheatham -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凡事不能二分與斷章取義,如果要演奏成這樣,你還是要具備爵士樂的功力 - 正確的Groove、Voicing 、Orchestration...等,不能無限上綱,而本篇最重要的也是希望告訴大家:「Louis Armstrong是爵士樂大師,但不是每首Louis Armstrong的音樂都是爵士樂」的理性認知。
我們再來聽一首符合這樣模式的:
所以,你現在就知道,不能輕率地說《What A Wonderful World 》加上「Louis Armstrong」就直接等於「爵士樂」(Jazz)的意義了!因為如果這樣就“等於”,那其他依據爵士樂的玩法與精神所發展出來的各類風格與眾家樂手,甚至進階玩法,就都通通不能成立了呀!
那到底這是什麼呢?你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就對了!好,讓我告訴你答案:
這是一首六〇年代的流行歌曲,所謂的「靈魂樂」(Soul)風格,節拍是12/8,然後由一位知名爵士樂手獨特的歌喉所詮釋出來,了解了嗎?
It's a Pop Song in 12/8 Soul style sang by a famous jazz musician's unique voice, got it?
就跟這三首一樣,唱片製作人當時要的只是Louis Armstrong的聲音,不是他的即興能力。
好,下課!
(p.s. 延伸閱讀之最後兩篇,可以欣賞Louis Armstrong真實的爵士樂能力展現,不管是即興與合奏方面。)
延伸閱讀:
「阿多力補」跟「即興」跟「爵士樂即興」跟「間奏Solo」跟「插音」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即興~爵士樂的靈魂
明明看起來都很像,你為什麼要堅持這好吃的麵包不是用天然酵母做的呢? – 真正的爵士樂v.s.以為是爵士樂v.s.標榜是爵士樂
爵士風?爵士味?—古典樂聆賞者或音樂家常出現的“本位主義”推論謬誤
帶您完整追尋當代音樂的源頭 – 紐奧良爵士樂(New Orleans Jazz)風格鉅細靡遺全攻略
為什麼要學好爵士標準曲(Jazz Standards)?—先不論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背景,僅從「聽見」和絃進行來看
有關爵士原力講堂
所謂爵士樂,就是遵循「爵士樂的玩法」:
前奏 - 主題 - 即興 - 主題再現 - 尾奏
那麼爵士樂跟流行樂之間的關係,除了和聲節奏旋律外,還有什麼演變的過程呢?爵士樂大師Louis Armstrong晚期的音樂,就是個很好的觀察點。
以出身20年代New Orleans與Swing時期的爵士樂手Louis Armstrong背景來看,他的爵士樂即興與演奏功力無庸置疑,甚至奠定了所謂「輪流即興」的基礎。
不過爵士樂在Swing Big Band之後,二次大戰後,也有更多的新浪潮冒出,譬如遵循爵士樂的玩法,但是在旋律構造上完全顛覆Louis Armstrong語彙的Bebop,以及其衍伸的Cool Jazz與Hard Bop等,而Miles Davis與John Coltrane、Charles Mingus所帶頭的後續運動,更是風起雲湧。
但是他們都遵循著「爵士樂的玩法」,這也是唯一可以找到的最大公約數之處,因為許多音樂元素都已經被融入,不是只有表象上的搖擺或是藍調、放克、搖滾或樂器編制而已。
所以當常有學生或講堂觀眾來問我這個那個是不是爵士樂,或是直接丟一堆名字出來說搞不懂時,我的建議通常都是請放慢速度聆聽與感受,更何況你我相遇的3分鐘內,我該如何回答你橫跨30年的大時代呢?
回到Louis Armstrong,我們也需要知道的是,音樂的發展不是單向銜接的,而是如第三段所提的枝節發芽式的,所以到了四〇、五〇、六〇年代,Swing、New Orleans甚至是Bebop樂風,都還是存在著的,並與流行音樂(Pop Music)相互交織影響著。而Louis Armstrong早已經成為了流行音樂中的一個象徵。
在這個時候他的音樂風格,通常都是「爵士樂的玩法」變型,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版本:
前奏 - 主題演奏 - 主題演唱 - 即興(格式的一半) - 接回主題 - 尾奏
而這也影響了所謂今日我們在流行音樂中常聽到的「間奏」編曲模式。至於曲式上,非常多AABA的格式,這在Broadway (Jazz Standard)也很多,但是尚有ABAC等,在六〇年之後就更多AABA,而第三個A也慢慢不見,就變成了今日我們熟悉的「主歌 - 主歌- 副歌」的格式了!
對了,聽不出來什麼是AABA嗎?除了查詢爵士棧中的「爵士曲式」外,你也可以聽聽這首翁清溪老師所創作的曲子,標準AABA 32小節(每段8小節)的Standard曲式:
如果是真的一直爵士樂玩下去,那即興就可以無限延伸,譬如這段中,兩位樂手等於是把即興段落「加倍」,然後一個人「輪流」八小節一段:
Wynton Marsalis & Doc Cheatham -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凡事不能二分與斷章取義,如果要演奏成這樣,你還是要具備爵士樂的功力 - 正確的Groove、Voicing 、Orchestration...等,不能無限上綱,而本篇最重要的也是希望告訴大家:「Louis Armstrong是爵士樂大師,但不是每首Louis Armstrong的音樂都是爵士樂」的理性認知。
我們再來聽一首符合這樣模式的:
所以,你現在就知道,不能輕率地說《What A Wonderful World 》加上「Louis Armstrong」就直接等於「爵士樂」(Jazz)的意義了!因為如果這樣就“等於”,那其他依據爵士樂的玩法與精神所發展出來的各類風格與眾家樂手,甚至進階玩法,就都通通不能成立了呀!
那到底這是什麼呢?你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就對了!好,讓我告訴你答案:
這是一首六〇年代的流行歌曲,所謂的「靈魂樂」(Soul)風格,節拍是12/8,然後由一位知名爵士樂手獨特的歌喉所詮釋出來,了解了嗎?
It's a Pop Song in 12/8 Soul style sang by a famous jazz musician's unique voice, got it?
就跟這三首一樣,唱片製作人當時要的只是Louis Armstrong的聲音,不是他的即興能力。
好,下課!
(p.s. 延伸閱讀之最後兩篇,可以欣賞Louis Armstrong真實的爵士樂能力展現,不管是即興與合奏方面。)
延伸閱讀:
「阿多力補」跟「即興」跟「爵士樂即興」跟「間奏Solo」跟「插音」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即興~爵士樂的靈魂
明明看起來都很像,你為什麼要堅持這好吃的麵包不是用天然酵母做的呢? – 真正的爵士樂v.s.以為是爵士樂v.s.標榜是爵士樂
爵士風?爵士味?—古典樂聆賞者或音樂家常出現的“本位主義”推論謬誤
帶您完整追尋當代音樂的源頭 – 紐奧良爵士樂(New Orleans Jazz)風格鉅細靡遺全攻略
為什麼要學好爵士標準曲(Jazz Standards)?—先不論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背景,僅從「聽見」和絃進行來看
有關爵士原力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