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啟彬
沒有人會相信我為了要解釋馬友友不是爵士音樂家,他的跨界作品不算真正的爵士樂作品,然後花掉了兩個小時寫信跟一位習慣聆聽古典音樂四十年的長輩解釋,就因為他不了解為何一個古典的低音大提琴教師為何不能教爵士樂....苦笑 哈哈
然後你又不能直接說,您不懂呢!即便您聽了四十年古典音樂,但是爵士樂或是黑人音樂的切入角度與音樂美學不一樣呢!音樂家的養成過程也不同呢!
因為他大概會回我:好音樂就是好音樂啊!...之類的 XD
以上的經驗又確立了一件事,就是:
音樂的風格(Music Styles)或音樂的類型(Genres)
其實跟樂器(Instruments)本身是沒有直接連結關係的
但是世人總是用聯想去出發,譬如sax就是jazz,violin就是classical等,但是現在大學主修古典sax的學生一堆,而要我舉出“非古典”有violin參與的音樂類型的話,其實很多,大家都看過,可是不會去連結
另外就是長年最被一般人"懷疑"的,為何我學爵士樂沒有跟小提琴老師?以及為何我可以教所有樂器演奏爵士與即興,甚至教鼓手呢?
演奏任何音樂,你都需要很好的技術與技巧,這點,古典音樂的訓練與養成,絕對是必要而且有幫助的
但是技術與技巧,並不表示就是風格與技法,譬如我現在請一位古典鋼琴教授解釋Herbie Hancock常用的技法,他可能可以告訴大家Herbie技巧、音樂性很強,但是他無法告訴大家的是那種爵士樂功夫的傳承與演化,或是甚至有很多approach,能去教導或是說明這種聲響
這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各位也就曉得這到底有多困難了?因為光要在真正講到核心重點前,光那些枝枝節節與誤解偏見,就不知道要撥多久了!所以,難不難?難!
當然也有人選擇昧著良心或是擺爛喇賽的方式來講,可能還更討好或是能短暫吸引到人,但是這不是我們的風格就是
學樂器是必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是除了音樂有很多種以外,同一種音樂也會有不同的層次
我覺得我曾是一個很認真的古典樂學生,因為我會想去探索“背後的原因",譬如我們也知道,隨著樂器的改良或技巧的開發,作曲家可以運用的創作素材,也會變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又譬如,貝多芬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所以他寫曲子給自己彈,在技術層面上會開發,在音樂層面上當然也會開發
上過我流行音樂課的同學,就會記得有段在解釋重金屬音樂的本質,以及華格納可能是西洋音樂史上第一個想在還沒發明電力前,就運用改造或重置樂器,把聲音“擴大”到極限的作曲家云云
以我的音樂養成背景,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說法,而且紀錄片中也去訪問許多“學院派”的音樂學者,也都證明這種說法正確
然而在本地,我就很少看到這樣能夠融會貫通的說法,因為每一種樂種之間,存在的歧見或是誤解太深,最重要的,是願意“瞭解”的人並不多,大家寧可站在自己的安全地帶,而較少說,好,我現在真的要彎下腰、擺下成見來瞭解...
但是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對於陌生的事物、超出常識範圍以外的事物,往往都是先採取排斥或抗拒的態度的
問題在於我們要排斥多久?要抗拒多久呢?
那種我以為我早就知道了,結果後來才發現其實跟想像中都不一樣的情況,常常在我眼前發生呀!
像我就會覺得這是個很爛的例子,在電影裡卻是成立的,但是在音樂裡,這是要怎比啊?
一開始比Blues跟Rock,結果最後放大絕時來首巴洛克的炫技曲,音樂上是OO比XX,但是戲劇上卻有衝突效果...
(然後其實兩邊的演奏包含最後的巴洛克逆轉勝,都是Stevie Vai在幕後分開彈的,這部電影叫「Crossroads」)
海上鋼琴師的鋼琴Battle,也是差不多意思,用無窮動去打敗爵士樂的Stride技法
教育的期待,是每個人都能被公平的教育到,但不保證每個人最後都能被教育好
再過二十年,還是會有人覺得用鋼琴彈的就是古典、用薩克斯風吹的就是爵士、會打爵士鼓就是會爵士樂、流行樂歌手都是天生能創作......
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我們可是每天都在遇到
我常在講座中提到不能簡化等同,譬如
不能因為路易斯阿姆斯壯唱了What A Wonderful World,你就說這首曲子是爵士樂
就跟不能因為馬友友演奏了來自中亞絲路的傳統音樂,你就說中亞的音樂是古典音樂一樣
但是還是很多人轉不過來,即便只是非常簡單的邏輯,但因為又夾雜著自尊心與聆聽視野的問題,所以很難直接馬上讓人完全理解,需要時間跟...資質
延伸閱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在爵士樂中指的是?
找尋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的交響配樂風格影響來源
沒有人會相信我為了要解釋馬友友不是爵士音樂家,他的跨界作品不算真正的爵士樂作品,然後花掉了兩個小時寫信跟一位習慣聆聽古典音樂四十年的長輩解釋,就因為他不了解為何一個古典的低音大提琴教師為何不能教爵士樂....苦笑 哈哈
然後你又不能直接說,您不懂呢!即便您聽了四十年古典音樂,但是爵士樂或是黑人音樂的切入角度與音樂美學不一樣呢!音樂家的養成過程也不同呢!
因為他大概會回我:好音樂就是好音樂啊!...之類的 XD
以上的經驗又確立了一件事,就是:
音樂的風格(Music Styles)或音樂的類型(Genres)
其實跟樂器(Instruments)本身是沒有直接連結關係的
但是世人總是用聯想去出發,譬如sax就是jazz,violin就是classical等,但是現在大學主修古典sax的學生一堆,而要我舉出“非古典”有violin參與的音樂類型的話,其實很多,大家都看過,可是不會去連結
另外就是長年最被一般人"懷疑"的,為何我學爵士樂沒有跟小提琴老師?以及為何我可以教所有樂器演奏爵士與即興,甚至教鼓手呢?
演奏任何音樂,你都需要很好的技術與技巧,這點,古典音樂的訓練與養成,絕對是必要而且有幫助的
但是技術與技巧,並不表示就是風格與技法,譬如我現在請一位古典鋼琴教授解釋Herbie Hancock常用的技法,他可能可以告訴大家Herbie技巧、音樂性很強,但是他無法告訴大家的是那種爵士樂功夫的傳承與演化,或是甚至有很多approach,能去教導或是說明這種聲響
這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各位也就曉得這到底有多困難了?因為光要在真正講到核心重點前,光那些枝枝節節與誤解偏見,就不知道要撥多久了!所以,難不難?難!
當然也有人選擇昧著良心或是擺爛喇賽的方式來講,可能還更討好或是能短暫吸引到人,但是這不是我們的風格就是
學樂器是必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是除了音樂有很多種以外,同一種音樂也會有不同的層次
我覺得我曾是一個很認真的古典樂學生,因為我會想去探索“背後的原因",譬如我們也知道,隨著樂器的改良或技巧的開發,作曲家可以運用的創作素材,也會變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又譬如,貝多芬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所以他寫曲子給自己彈,在技術層面上會開發,在音樂層面上當然也會開發
上過我流行音樂課的同學,就會記得有段在解釋重金屬音樂的本質,以及華格納可能是西洋音樂史上第一個想在還沒發明電力前,就運用改造或重置樂器,把聲音“擴大”到極限的作曲家云云
以我的音樂養成背景,我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說法,而且紀錄片中也去訪問許多“學院派”的音樂學者,也都證明這種說法正確
然而在本地,我就很少看到這樣能夠融會貫通的說法,因為每一種樂種之間,存在的歧見或是誤解太深,最重要的,是願意“瞭解”的人並不多,大家寧可站在自己的安全地帶,而較少說,好,我現在真的要彎下腰、擺下成見來瞭解...
但是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對於陌生的事物、超出常識範圍以外的事物,往往都是先採取排斥或抗拒的態度的
問題在於我們要排斥多久?要抗拒多久呢?
那種我以為我早就知道了,結果後來才發現其實跟想像中都不一樣的情況,常常在我眼前發生呀!
像我就會覺得這是個很爛的例子,在電影裡卻是成立的,但是在音樂裡,這是要怎比啊?
一開始比Blues跟Rock,結果最後放大絕時來首巴洛克的炫技曲,音樂上是OO比XX,但是戲劇上卻有衝突效果...
(然後其實兩邊的演奏包含最後的巴洛克逆轉勝,都是Stevie Vai在幕後分開彈的,這部電影叫「Crossroads」)
海上鋼琴師的鋼琴Battle,也是差不多意思,用無窮動去打敗爵士樂的Stride技法
教育的期待,是每個人都能被公平的教育到,但不保證每個人最後都能被教育好
再過二十年,還是會有人覺得用鋼琴彈的就是古典、用薩克斯風吹的就是爵士、會打爵士鼓就是會爵士樂、流行樂歌手都是天生能創作......
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我們可是每天都在遇到
我常在講座中提到不能簡化等同,譬如
不能因為路易斯阿姆斯壯唱了What A Wonderful World,你就說這首曲子是爵士樂
就跟不能因為馬友友演奏了來自中亞絲路的傳統音樂,你就說中亞的音樂是古典音樂一樣
但是還是很多人轉不過來,即便只是非常簡單的邏輯,但因為又夾雜著自尊心與聆聽視野的問題,所以很難直接馬上讓人完全理解,需要時間跟...資質
延伸閱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在爵士樂中指的是?
找尋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的交響配樂風格影響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