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dam Deitch與John Scofield的音樂,認識到底什麼才算Groove得好?

文/ 謝啟彬



讓我讚嘆enjoy一整天的鼓手與製作人Adam Deitch

「Uberjam」專輯的鼓手就是他!

Was re-listening to it on my way to the hospital, great album, worth to check it out!

今天一個人開車,在車上重聽這張專輯,音量開大一些聽來果然又有不同體會!很棒的音樂與製作,內容很豐富值得一聽再聽。錄音混音的部份也很棒,Studio Live錄音還是要樂器隔間然後透過窗戶互動,比較容易得到乾淨的訊源,尤其是這種比較“乾”的Groove音樂,跟比較“溼”的Acoustic Jazz不大一樣

Überjam - John Scofield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自己不是鼓手,所以反而沒有一些鼓手常見的“盲點”?

用耳朵仔細去聽,仔細去感受那些Groove,你就真的會發現,很多網路上看到聽到的職業鼓手也好、想變成職業鼓手的也好、學生也好,感覺上都還是在“打鼓”

怎麼?“打鼓”不對嗎?不是本來就是鼓手打鼓?但是我們期待的或應該聽到的,是“音樂”,也就是說藉由技巧的控制以及對於風格的掌握,即便你只是聽到鼓的Pattern或是Loop,你都能辨別出來許許多多微小的差異,而也就是這些小差異,造成音樂質感上的高低,這或許是比較“古典音樂”的觀念,但是不要因為“古典”這個字就卻步或鄙棄,這麼說,只是借用那樣子的態度。

 圖片來源
聽Adam Deitch一樣很炫技啊!但是你們沒有覺得那個穩定性不是只有在節拍上,而且也在音樂上嗎?playing with others的時候尤其重要。他一打,這類型風格的其他樂器聲響,很自然地就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拼湊出來,感覺只是其他樂器被mute掉,但是整體音樂的Feel都在!而太多時候,我們常被花俏的技法與神態表情所迷惑,或是陷於技術層面,總是覺得“人家都比我厲害而我是廢柴”...

我是覺得態度可以健康些,你們自己要去追尋、探索那種“聲音—不是器材上的聲音,是音樂上的聲音

我是這樣聽音樂與學習進步的,你呢?^^



所以,我還蠻開心前幾年帶鼓手學生去甲陽學習時,會去聽其他的課程與老師講音樂。而在TISJA也是如此,不是一直講技法或是一堆眼睛看老師示範,而是可以合奏與聆聽他人,吸取更多的音樂常識。當然,這並不表示鼓手老師教得不好,他們也都很鼓勵或強調Playing with Others and play with the right attitude很重要!

而在常識上,我想不管是不是鼓手,你都要知道上面那樣的曲風打法,有哪些"Standard"要學習或認識?看,這又是我剛剛講的“古典”觀念,因為在古典樂或爵士樂的學習歷程中,這樣的功課與自我省視是不斷被強調的。



我只是常覺得本地的鼓手雖然都很渴望新知或是想要“變強”,但是感覺最終目標好像都是在華語流行歌曲的演唱會或錄音室,然而一種“國王的新衣”現象是:華語流行歌曲中這類的風格一直以來都很少,或是非主流啊!

這就是其中一首Standard ,是Kool & the Gang的曲子,呵呵!而也不要馬上就“蓋棺論定”說這是那種打法術語之類的,先去把音樂聽仔細、先琢磨感受“音樂”一下,才叫踏實 ^^



[補充對話]

啟彬:
突然會“ㄎㄧ”一角或掉漆的節奏或律動真的很可怕
好像高速公路上開車,輪胎“告”到東西然後黏上來ㄎㄧ哩摳囉一樣地可怕
更可怕的是演奏者如果自己沒感覺或渾然不知以為沒問題甚至以為是花俏
那就好像準備眼睜睜看著司機出事甚至危害到他人性命一樣地驚聳 Orz

凱雅:
是的!當你跟任何樂器合奏時,一更換段落,或ㄧ過門後,四拍曲目,就自以為順暢的少了半拍,或是多了半拍?三拍曲子,少了0.2或多了0.4?其實已經脫離該曲應有的Groove時,對於同團合奏的夥伴,甚至是聽眾!!應該是ㄧ種慢性傷害吧!但若永不甦醒自己的問題,進而扎實修正,那就繼續邁向自我良好的英雄世界好了!

啟彬:
鼓手不穩 就跟絃樂手音不準一樣,都是基本功的問題呀!你總不能自我介紹說,您好,我是一位鼓手,我不太穩,請多多指教!XD

學生,可以被原諒,因為還在學習,不管年紀大小;但是如果靠這吃飯,就危險了,跟我最前頭講的一樣,不但自己危險,還會危及他人呀!




延伸閱讀:

All About Groo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