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的經驗與感受,爵士樂在歐洲的確比較被視為「藝術」的一種來看待

文 / 謝啟彬



1 hour & 18 minutes of DELICATE

歐洲人普遍把爵士樂當成是「藝術」的一種,所以從北到南,從西到東,這種精緻的爵士樂已經非常多元「數十年」了,在台灣光是要讓大家了解爵士樂的基本精神已經非常困難,自然對於這類進階型爵士樂的認知,會更慢更晚更難。

就好像簡單打個比方,在古典鋼琴中講拜爾、小奏鳴曲、奏鳴曲集與常見的名家名曲,很多人都知道(不一定要會彈,欣賞也可),但是如果深入一點,有些曲目或作曲家就不是那麼“熱門”,而爵士樂更大的“困境”,即在於重點在音樂家上 - 不管是作曲者本身的構思、加上即興者本身的意念牽引讓樂曲的「作曲呈現」更完整,再加上合奏樂手如貝斯手鼓手也是在即興合奏與互動。

這種「藝術呈現模式」對習慣古典音樂教育的人來說,的確需要教育與引導,不然就是霧裏看花,以為爵士樂 = 即興 = 隨意演奏而已。而這種爵士樂,真的也不是那種在酒吧裡客人聊天喝酒用的助興襯樂,或是婚禮宴會裡頭的功能性背景音樂。

一點經驗談。



我覺得這類討論往往容易被導向美式爵士跟歐式爵士孰優孰劣這回事,是非常無聊且不成熟的,所謂美式有很多種,歐式也有很多種,我在講的是那種出發點所造成的音樂與聆賞市場,而不是“反推回來”說哪一種爵士就比較淺顯或膚淺,不可不識

很奇特的是:

在台灣我們可以欣賞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紐約愛樂、東京愛樂、以色列愛樂、倫敦交響、聖彼得堡愛樂....古典音樂可以來自全世界各地,甚至在台灣也有國家交響樂團、北市交、國台交,演奏來自全世界各地與不同時代的管絃樂作品

但是談到爵士大樂團(Big Band),要不是舊時代的老三台大樂隊或舞廳樂隊,要不是就是只有美國的爵士樂才是爵士樂,或是在管樂團裡頭放一些所謂爵士曲風的來添增曲目多元性

在奧地利、在德國、在瑞典、在法國、在英國、在以色列、在南非、在俄羅斯,你照樣可以看到爵士樂的傳統聲響與編制,如同古典樂一樣地被傳遞與發展著,而且不會說“古典不行才去玩爵士”,聽聽這些德國樂手的程度有多高,就可以知曉

我只想表達的是,面對古典樂,我們可以接受並期待一流的水準,但爵士樂是不是就是只能進入孤芳自賞、曲高和寡與冷門偏見的狀況?在“各自表述”以前,一個程度的提升與更廣泛的認知,是否也能逐步達成?







延伸閱讀:

我的「國際觀」 - 主動出擊,改變成見,清楚地表達你的特色與識別

音樂人應該要以世界為舞台,而改掉那種放洋取經或進大觀園的心態,因為後兩者早已透過網路可以輕易取得

你曾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走的,因為路在未來會回來找你 - 在南非遇見多位爵士樂前輩的惺惺相惜好友

爵士樂是我們的護照,我們自己的視野變廣,心也變寬,不再只是侷限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