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 Davis, Hank Mobley, Wynton Kelly與John Coltrane之《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採譜分析

採譜/整理/分析 – 謝啟彬


「向大師學習」永遠是爵士樂認知與薰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現在資訊發達了,許多教材講義取得容易,然而我發覺許多樂手或想認真學習爵士即興的朋友,聽音樂的深度不夠,或根本就很少聽音樂,常常遇見的問題是大家拿著「Real Book」就要蠻幹了,或者是對許多樂理系統枝節問題斤斤計較,就很容易流於紙上談兵及實地操作不知所云等窠臼。「採譜」絕對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除了增強耳力外,就是幫助學會「分析式的聆聽」(包含分析),再來呢,「執行模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模仿,技巧就不會進步,控制樂器的程度就會提升得慢,也難以了解大師的思惟。而終究,這些智慧要靠我們自己延伸,用各種想法變化練習,充實自己的語彙,找出自己的樂思,這才是採譜的正面意義,而不是採來看熱鬧的哦!

這篇《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是啟彬在就讀音樂院時的某次爵士音樂系期末考中準備項目之一,學校的主修考試中有模仿採譜並完全跟上的技巧科目,兼具磨練技法及熟悉不同爵士詮釋法(Interpretations ; Feel)的功能,當時我抓了完整版,並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跟上,然而之後的延伸才是重點,從不同的大師演奏中,讓我學到更多的想法,尤其是他們都那麼地獨特—Miles的旋律性、Hank的詩意、Wynton的律動,以及首次見到的Coltrane的獨家手法,尤其是醉拳式的「Sheets of Sound」,讓我對六位大師(包含貝斯手與鼓手)皆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對個人而言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首曲子,它是1937年由作曲家Frank Churchill與作詞家Larry Morey為迪士尼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Snow White & the Seven Dwarfs)電影所譜寫的,算是世界大名曲,隔年所發行的唱片甚至是史上第一張電影原聲帶。爵士音樂家擅長把當時流行或家喻戶曉的電影歌曲及百老匯舞台劇歌曲改編成爵士版本,也就成為一般人常稱的Standards。如果各位有機會聽原版錄音或電影,可以很清楚地聽到以前的歌曲幾乎都有一段半唸半唱的序奏(Prelude),而和絃進行也沒有很複雜,都著重於管弦樂配器及聲部經過移動的音樂性效果為多,爵士音樂家大都捨棄這些,把它們修改成簡單的和絃及曲式以供即興,原版本中女主角唱的片段是G大調,序曲時的片段是D大調,在爵士樂中大家普遍都以降B大調呈現:


Miles Davis等人並非爵士樂史上第一組演奏這首歌的人馬,但這個版本是公認的經典,請注意原來的管弦樂作曲家絕對不是只有想這樣的和絃而已,但是在功能和聲(Functional Harmony)上是這樣的沒錯,就跟爵士和絃記譜保證無法完整呈現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一樣,爵士音樂家把進行寫下,忽略原本的經過與配器,最重要的是要「即興」,待會我們很快便可看到每位大師的切入點相異之處。和聲的分析應該不是太難,所有出現的Diminished和絃在這裡都是當作經過和絃用,如第9到第11小節,而第28到29小節的#IVdim7-IMaj7/5也是常用的方法。

此外大部分的裝飾屬和絃(Secondary Dominant Chords)也都很清楚了,唯一一個特色發生在第2、18及第26小節的進行,這是本曲在爵士樂理論上的重點,就是六級的裝飾屬和絃進行到調性四級去,是的,書上叫它「偽解決」(Deceptive Resolutions)的一種,但是要了解為何這會順耳,還是得回到原曲來看,在原曲中七音都是不被強調的,各位可以看到這個進行,即是因應主題旋律線及聲部移動,學理上我們把它稱作「Voice Leading」:


再來,各位曉得增和絃跟減和絃一樣道理,轉位之後仍是同樣色彩,所以它們彼此可以互換,尤其是要到EbMaj7前用D當根音會有比較順暢的低音線條,所以其實還是同一個和絃。即便爵士音樂家又把它們加上屬七色彩,還是不會差太多,因為D7的屬七Do是原來“正牌”V7/IV—Bb7的延伸九音Do、Bb7的屬七降La是D7的延伸升十一音升Sol,其他和絃音跟延伸音亦“共享”,所以這例子也很常見,建議各位直接把譜拿去鋼琴上彈,就會非常地清楚,耳朵是不會騙人的!

可以聽見的是因應不同段落的主題旋律,延伸音要放對,像D7的這組很明顯地在主題之第2小節及第18小節出現、Bb7這組則出現於快結束時的第26小節,然而在進即興時就自然隨意了,甚至常可以聽到Paul Chambers走Bb,Wynton Kelly彈D7,你也可以解釋成D7b9b13以b13音當根音,反之亦同,可是反正幾乎是一樣的聲響就對了!

好,那麼一定有人要問了:那即興者怎麼知道要用哪個和絃來想?這個答案很簡單,可是卻得體會很久,那就是當一位成熟的爵士音樂家在即興時,他已經不是在想哪裡是什麼「和絃」(Chords)了!而是他能感覺到「聲響」(Sounds)的變化,即興起來就會流暢,這種此處談到的聲響是很明顯的,甚至在原版本中就有,至於音樂家要吹彈「反應」出什麼,那就端看他平日「練習」的是什麼囉!這就是你得對不管是簡單(如《All Of Me》)或是困難(如《Giant Steps》)的和絃進行都熟悉通順的道理,要不然一即興馬上聽來會像練習曲,或乾脆就在那掙扎啦!

整個曲子的起承轉合,也彷彿是渾然天成的一樣,從一開始貝斯的F音催促跟鼓手的Ride敲擊(聽來很像火車要開動了),大家就停留在所謂的「Dominant Pedal Point」上(F是Bb大調的屬音),鋼琴的短短小樂句與和絃配置(Voicing)有種催眠的效果,加上三拍的曲子在早期爵士樂中並不多見,真的帶給人一種夢幻森林的深邃感。Miles獨特的弱音器小號先進來,敲擊式的F Pedal仍持續,到第五小節才換成一拍一個貝斯音的爵士華爾滋感覺,這種律動一直持續到小號即興結束,才改成Walking及鼓上Rides的三拍Swing,接給了不急不徐的Hank Mobley,再交回給Wynton Kelly時又回到較為沈靜的感覺,然而鋼琴的強烈律動很快地把節奏組帶上來,注意聆聽節奏組的轉變會對熟悉曲式很有幫助。

在鋼琴A1即興結束時,Miles又回來吹主題,並維持了八小節的F Pedal Vamp,好像非常“慎重”地迎接John Coltrane進場的樣子,在當時可算是空前的做法,關於這個部份典故版本各有不同,有人說是剪輯的,有人說是事後再搭的,有人說是Coltrane遲到、Miles要他趕快溜進來錄,有點像「三隻毛毛蟲」的故事……但是不管如何,Coltrane的這個傳世即興是絕對無法忘懷的,這也等於宣告了他與Miles合作關係的正式終止。


回主題時Miles也只吹一半,後面又讓F Pedal的迷霧籠罩下來,鋼琴又開始點綴,身為鋼琴手的人應該把他的樂句及comping、Voicing全部吸收,尤其是幾處以Diminished音階排列的上行Voicings已經是經典了!而他於Miles前後兩次吹主題時都在背後用重音移動手法(Rhythmic Displacement)大玩二對三,聽出來了嗎?欸…且慢,如果音響開得夠大聲,還可以聽到結尾的漸強漸弱了後,不曉得是誰還對著麥克風捲舌「噠」了一聲呢!

接下來讓我們“放大倍數”,來看看每位大師的獨特即興手法吧!



雖然在我們的採譜系列中Miles Davis已經出現過不少次了,但既然是一家之言,就還是有很多典範可學,在這裡他十分強調的「旋律性」即興法又再一次得到強有力的證明,各位聽到他用了什麼“怪怪”的音階了嗎?答案是—沒有!可是他就像是重新譜寫了一首旋律一樣,要達到這境界就得像之前所說的,你要感覺到和絃進行的聲響,「唱」出即興,而不是到在即興了還在想這個和絃有什麼音什麼音、該怎麼接去下個和絃等等,其實老實說,他通篇就是用降B大調音階加上一些半音來創造旋律而已,嘿嘿!

很多人講到一級和絃原位音階琶音和絃音就一副“太簡單了!”的樣子,可是啊!看看Miles的這種境界吧!音難不難沒什麼關係,「音樂性」才是重點,請學習他強烈的輕重音、搖擺律動、適切的長音以及Lay Back,還有「少即是多」的哲學,不少音符都可以醞釀到重點處再蹦出來,譬如像從第81小節開始的BbMaj7升十一音Mi、到D7的升十一音#Sol、再到EbMaj7的升十一音La、繼續到G7的升十一音#Do、最後到Cm7的九音Re,夠簡單了吧?一小節才一個音而已,可是看看他的前後是如何醞釀的,是如何做表情的,才能將他想要的效果呈現出來呢?

另外第49小節的強烈搖擺句型,是不是在Wes Montgomery的即興中也能找到類似的原則呢?請特別要注意譜上標明的重音及表情記號等等,並仔細聆聽錄音揣摩。對了,從這裡你也可以知道該努力練三度音程的排列組合囉!


接下來Hank的Solo,正是他的當家本領,運用Bop的語彙,可是卻從容不迫,一步一步慢慢來,跟謹慎下棋的大國手一樣,各位可以馬上聽出他比Miles更care和絃的位置,也就是說,即使今天我們把和聲樂器如鋼琴跟貝斯都先拿開,還是可以很清楚地聽到和絃進行,這就是這種「宮筆型」樂手厲害之處,聽,他進來時在D7b9b13的地方馬上就要強調最重要的兩個音—三音#Fa跟延伸降十三音bSi;第100小節的G7b13他就會有三音Si跟延伸降十三音bMi,還有根音sol與屬七音fa,再連到下一小節Cm7的重點音bMi,甚至再下一小節的G7他用在Bebop裡很常見的三音Si與延伸降九音bLa連結句型(就是G7b9)來強調,可是他的動作優雅,什麼也沒翻倒,你只會感覺到一種東西—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音色,是不是很不具壓迫感呢?還有不搶出頭的句法,每一句其實都是Lay Back的,再加上譜面所示,是不是看到了在所有人之中最多的圓滑線感覺(Legato)呢?當然適當的重音也是很重要的,請細細聆聽感受。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大特色是他的即興樂句「方向性」,看看採譜可以幫忙大家看得更真切,起伏不大可是蜿蜒順暢,idea亦會持續,不“吝嗇”休息,不但即興者有空間、聽者也可以被牽著走。

從這裡我們還可以再帶出一種很重要的即興思考模式,就是剛剛講過的「Voice Leading」(通稱為單一聲部水平移動法則),剛剛Miles是很酷地一個和絃一個音,看看Hank說的,從第112小節起到116小節止,其他音型幾乎都沒動,可是重點音移動了,就會造成明顯的和聲色彩變化,更精彩的一個是從第120小節開始到125小節,色彩清晰句法明顯,所以說大方向抓住,並能找到重點音移動,像古典樂裡頭講的「主題與變奏」的手法,亦是很實用的想法。

另外如許多半音經過音的使用,可不只是「Bebop Scales」而已喔!除了之前提過的部份半音趨近手法外,我們日後將會於【爵士語彙】區進一步介紹更多手法。在Hank的Solo中,他都是把之前提過的V7/VI都想成是D7加必要延伸音,這點是很清楚的,而在即興結束時的重音移動手法也不賴吧?


而Wynton Kelly這位有著濃厚藍調味及強力勁道(Drive)的鋼琴手,除了盡到comping的角色外,也給了一段不長卻很令人印象深刻的即興,注意聽他很會用搶拍與延遲解決來製造swing的效果,還有轉音時的重音讓即興聽來很靈活卻又帶點“黏性”,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他彈到激昂的高音時,就會比較慢出來些?這就是Lay Back的音樂性效果,如果你聽歌劇女高音或小提琴表現到高音域樂段時,原理是一樣的,Lay Back就是要讓音符具有歌唱性、會呼吸,這在其他三位大師的即興中也都可以清楚地聽見。

像此類有藍調及節奏藍調背景的鋼琴手還有一種特色,就是以小樂句當作是動機貫穿,諸如第177小節到180小節、第193小節到198小節等等,這種swing就跟Bill Evans類型的不太一樣,然而還是Horace Silver算個中翹楚,各位仍然可以擷取這種概念。另外既然是鋼琴手,難免都喜歡玩些進階的和聲手法,請看到第168、172、176、204小節等等是F7的地方,他很強調降13、降9、升9、甚至升11等變化延伸音,造成所謂的「F7alt」聲響,三拍不足以讓他彈滿 F Altered Scale,然而強調到這些音才是他的目的,請看第164小節的G7b9b13亦同理。

當然在Wynton的即興中仍有許多我們談過的爵士語彙,請把它們都找出來,也請務必“尊重”所標示的重音,在自己臨摹時要感覺舒服,彷彿是自己在彈一樣,搖擺感便會慢慢地滲入你的身體。在即將結束即興時,他並沒有變慢,卻是把音的時值加長,這樣聽來就有舒緩下來的感覺了!接下來,Miles再用他那具感染性的小號音色吹了後半段主題,就進入Vamp以迎接Coltrane的即興了。


要採譜並分析John Coltrane的即興是很花腦筋的,因為他是一位非常花腦筋的樂手,也是一位非常用功的樂手,當他開始發展構築他的樂思時,聽者馬上就可以感覺到一種千軍萬馬的磅礡氣勢即將席捲而來的樣子,誰也擋不住。首先,請聽聽他通篇所運用到的音域,是不是比之前的另一位次中音薩克斯風手Hank Mobley還要來得寬廣許多呢?還有,光看譜面,是不是也密密麻麻得多了呢?似乎除了換氣之外,剩下的空間他都要填滿,跟Miles真有天攘之別!

可是聽聽他吹旋律式的樂句吧!如第214小節開始及後面第262小節到結束,這樣動人的旋律跟Miles一樣,都等於重新譜曲了!我個人沒事坐在公車上或做夢都會浮現這些歌唱性的旋律,然而他的獨特快速多音手法仍是學習的必要。先看到第220小節的Cm7,這裡Coltrane好像突然寶劍出鞘一般,到了下一小節再入鞘,注意到那經過音的還原Mi了嗎?就是很多人這樣吹奏,Coltrane也是特別清楚的一位,美國爵士教育家David Baker便把這稱為「Bebop Dorian Scale」—意即Dorain音階加個大三經過音,就跟在下一頁的第228小節開始的F7有一樣的經過音,那裡就叫「Bebop Dominant Scale」了!

其實兩個是一樣的(F-G-A-Bb-C-D-Eb-E-F),而也剛好是IIm7與V7的關係,找找前面的大師即興也有,縱然事實上這些經過音不是只有這樣簡單的一種而已,各位還是不妨記下來,以後我會在【爵士語彙】區深入探討一番。至於收鞘的動作,就是F7alt的聲響囉!

先聽聽由226小節開始的四分三連音動機,這就是之前提到的,不要被和絃絆住,而要熟悉和絃進行聲響,進而在其上創造旋律。漸漸地,音符開始多了起來,可是仔細分析,它們幾乎都是對應之調性音階(Diatonic Scales)及對應琶音(Arpeggios)而已!只是Coltrane是用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度呈現而已,所以如果各位練習音階、練習琶音,就要練習各種速度及變化,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這裡也開始了所謂的技巧克服問題啦!

不只如此,Coltrane的腦袋永遠都比別人快,看看233小節的G7alt音響、235小節在G7上故意延遲運用全音音階(Whole Tone Scale)、237小節再一次的F7alt,以及243小節再一次的G7全音音階運用、244的Cm7-F7用上了C旋律小調音階(Melodic Minor Scale)及F Bebop Dominant音階的組合、249小節的G7b13音響,這些都是他的排列組合,而且是跟其他調性音階與琶音的組合而已,可是要做到這樣不練習是不行的啊!還有一個第239小節處可以看一下:記得我們說過這裡可以是D7或Bb7吧?這裡Coltrane很明顯地強調#9、b9跟13音,也就是所謂的Bb Diminished Half-Whole音階,便可以與Bb7對應了!哈!後面他又拗了個降13音(bSol)回來啦!


從上一頁開始,Coltrane的手法可以說是連珠炮,然而我倒是覺得像澆花的水管突然抓不住亂竄的感覺,可是他真的不是亂吹的,因為他練習的時候早已使用了各種速度,所以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譬如說251小節開始的連續六連音、七連音等,都是落在拍點上,前兩個是用C旋律小調音階來加速,到了254小節最後一拍強調#9與b9音的F Diminished音階的樂句開始跑出來,接到253小節的明顯F Mixolydian音階下行,可是看看第一拍的經過音句型,是不是跟上一小節的最後一拍句型“形狀”一樣呢?這就是所謂的「序列句型」(Sequence)之進階應用,目的就是要讓聲音突然跑去外面的感覺,這就需要邏輯思考及反應練習了!

之後的都是琶音及轉位,有時以Imaj9的想法來代理IIIm7(Dm7),譬如254小節跟258小節等等;而像256小節的Cm7樂句就是一個半音經過的極佳示範,再接到都是明顯Mixolydain音階加一個經過音的句子(要說是F Bebop Dominant Scale也行)。而259小節是一處比較“詭異”之處,記得我們曾說過爵士樂手常會「在和絃前想像和絃」嗎?Coltrane在這原本是Dbdim7的地方硬是塞進了一個II-V,就是Dm7-G7#9b9的句子,解決到下一個Cm7去,厲害吧?而這個260到261小節的奧妙,不就跟剛剛講的「寶劍出鞘入鞘」(220~221)異曲同工嗎?都是會swing的樂句哦!最後在呈現歌唱性旋律之後,Coltrane援用了Wynton Kelly剛剛的手法,把音符時值拉長放慢節奏,讓加長的Vamp迎回Miles的主題。


呼!終於簡單分析完畢,說正經的,做為一個樂手,看到這些大師的精彩即興與智慧結晶,真應該心生敬畏之心,拿這些當做是標準典範,不斷地自我鞭策,至少我自己是這麼覺得的,這麼經典的作品,每位大師都是有跡可循、有史可考的,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完全從感覺出發,可是他們所產生的結果為何會讓大家都「很有感覺」呢?那就是音樂家藉由技巧與技法來反應他們的性格,以及對美感的體會了。

所以,要當優秀的爵士樂手,一定要練習,而且是有效率的練習,並且要加強自己邏輯與組合的能力,搭配無法一蹴可幾的樂器控制累積,並把耳朵打開,聽得精想得深,漸漸地即興就是你身體的一部份了!記得,把難的東西想簡單,把簡單的東西練難,任何練習都要激勵自己Double Thinking才會進步喔!


(2001年四月)



《風格相近之其他專輯作品參考》
1. Bil Evans Trio「Portrait In Jazz」(Riverside OJCCD-088-2) 
2. Wayne Shorter「Night Dreamer」(Blue Note 0777 7 84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