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啟彬
看不同的歷史觀點與考據研究,很有趣。
就拿台灣人的血緣來說,到底台灣人是中國大陸來的或是平埔族漢化的?
日本一位學者支持林媽利醫師的說法,認為台灣人在血統上比較接近南島族群
歐美日學者也有不少支持這樣的認定,這不是只用語言與風俗來看而已
有一點蠻有趣的是,台灣傳統民間祭祀的「地基主」,在原來的道教中沒有
日本學者認為是來自平埔族祭祀祖靈的習慣演變(蘭嶼的達悟族甚至將祖先葬在自己家裡)
回到嘉南平原,現在台南叫「西拉雅」、嘉義有「洪雅」族,甚至台北是「凱達格蘭」、宜蘭是「噶瑪蘭」等等,大家現在應該都不陌生。順道一提,台南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是指全台南的風景區,管理處以平埔族舊名命名,而不是某個點叫「西拉雅」。
漢化後的平埔族,照歷史學者的說法是很難辨別的,另外就是很重要的台灣人的血液基因裡頭有沒有平埔族的血統了?這點真的是眾說紛紜,比較重要的是比例說,以及當然不是全部都有跟全部都沒有。
有種考據與說法是根據台語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而來,數百年前來台屯墾或發展的移民,其實跟窮苦的愛爾蘭移民前往北美新大陸一樣意思,都是要穿越險峻的海洋,找尋謀生機會,但是很多人死在途中。而早期來台的都是單身成年男子,這點跟愛爾蘭移民舉家遷徙就不一樣,台語中稱之為「羅漢腳仔」。
所以他們在台灣跟平埔族女子或漢化的平埔族女子通婚,以至於造成台灣人的血液基因中有南島血統,然而,這不能以偏概全,比例上是有的,但有沒有那麼多?就是個可以繼續研究下去的課題。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就提出,根據推算的統計,渡海來台的唐山人跟原住民平埔族的人口比例相差懸殊,就算有通婚也不能算普遍通婚,或政策性通婚。
另外一個原因也來自傳統中國父系社會,強調姓氏、祠堂與宗親的風俗,因為從族譜只能看到高祖、祖公、爺爺、爸爸的「一脈相傳」,或是去墓碑上看上面的中國地名,就比較難考證「媽媽這邊」的血緣。當然,有蠻多宗親會則會寫上「開臺」,表示是從哪一代開始來到台灣的。
其他的,就是常見到的福建泉州、漳州移民來源地,如「泉漳械鬥」與鹿港等地,還有來自廣東的客家族群,甚至在新竹還能看到閩客宗族合夥(共同投資)的「金廣福」公館等。台灣其實跟美國或甚至以色列一樣,老實說都算是移民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所以在美國,你沒辦法找到「純」爵士樂,以色列則有高達80種以上的各民族音樂,他們都有多種來源、交互影響。但是這表示我們就要「無為而治」,還是另一種極端的「道統教育」?我覺得都不是,而是要學習探索的精神,然後從研究學習中,去找出符合新時代的意義。
就好像我很久之前也拋出一個可以讓美國音樂學者寫論文的題目,試引述如下:
「如果說非洲黑人被當成奴隸販賣到美洲大陸,這段悲慘的文明歷史造就了北美藍調樂、中美非洲古巴樂、巴西森巴樂等的誕生,以及它們衍生出的那麼多音樂類型。
那華工前往美洲大陸這段歷史(其實成因與背景、時間挺接近),有沒有音樂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呢?
也是純粹好奇,但可能是個很大的研究題目。
(我的美籍爵士樂老師John Ruocco曾經說有,他說Jazz originated from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o America,而且是他點燃上面這段火的,呵呵!)」
有兩種音樂,是無論你如何辯論,都無法抹煞它們來自西方(在此為泛稱),也必須以西方為標準的,一種就是「古典音樂」,另一種就是「流行音樂」。
前者,全世界的政府會政策性培植,各國都有公家交響樂團與音樂科系,因為古典音樂已經被認知為學習樂器與學習音樂的基礎教育。
後者,別的不談,同樣是搖滾樂,很多人就還是想朝聖史密斯飛船,伍佰躺著也中槍,跟我一貫的觀點一樣,不管你用什麼語言去唱,音樂的本質就是那樣,自然典範與偶像就是那樣。
當然,你也可以找到公家機關培植流行音樂的例子,但是,絕不是你現在看到台灣的流行音樂人、DJ、樂評人、名人想像的這樣,就我自己的瞭解,美國林肯中心爵士大樂團,就將爵士樂當作是古典音樂來推,總監Wynton Marsalis很有計劃地在執行,當然反對他觀念的也很多,但絕對不是你想像的美歐之爭。另外像歐洲就有國立的爵士大樂團,譬如法國、德國,甚至音樂院都是公立的,公立國立的意思就是他們都是領政府薪水的,他們認知爵士樂是一種「藝術」。
拉哩拉雜寫了這麼多,看似非常風馬牛不相及的主題,但是那個概念還是很重要,就是我們要不要「追本溯源」?要,但是表不表示我們要「復古或移植」?應該很難,但是從前者的功課中,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一些「Source」,以及瞭解「Why it become like this?」,而非膚淺地認知,或將名稱、象徵等張冠李戴。
這不正是「教育」應該要擔當的責任?
每個人永遠可以有許多「觀點」,也可以接收、接受或不接受許多「觀點」,不過「判斷」以前,得先「了解」,再做出「選擇」。
但是就像最前面的例子一樣,歷史與考據原應無政治立場之分,但是政治立場會讓你選擇傾向哪種觀點,然後原來的客觀歷史,就容易被妄加詮釋,甚至賦予政治意義。更甚者,包含歷史研究者的出身背景與政治立場,也常會被放大檢視,往“好處”想是史觀的不同,往“壞處”想就是別有動機。
可是「歷史」一直躺在那裡,有人會好好從中學習與抽絲剝繭,有人會依自己的主觀詮釋她。
延伸閱讀:
2014我們所製作的「台灣藍調在南方」
更多歷史脈絡
看不同的歷史觀點與考據研究,很有趣。
就拿台灣人的血緣來說,到底台灣人是中國大陸來的或是平埔族漢化的?
日本一位學者支持林媽利醫師的說法,認為台灣人在血統上比較接近南島族群
歐美日學者也有不少支持這樣的認定,這不是只用語言與風俗來看而已
有一點蠻有趣的是,台灣傳統民間祭祀的「地基主」,在原來的道教中沒有
日本學者認為是來自平埔族祭祀祖靈的習慣演變(蘭嶼的達悟族甚至將祖先葬在自己家裡)
回到嘉南平原,現在台南叫「西拉雅」、嘉義有「洪雅」族,甚至台北是「凱達格蘭」、宜蘭是「噶瑪蘭」等等,大家現在應該都不陌生。順道一提,台南的「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是指全台南的風景區,管理處以平埔族舊名命名,而不是某個點叫「西拉雅」。
漢化後的平埔族,照歷史學者的說法是很難辨別的,另外就是很重要的台灣人的血液基因裡頭有沒有平埔族的血統了?這點真的是眾說紛紜,比較重要的是比例說,以及當然不是全部都有跟全部都沒有。
有種考據與說法是根據台語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而來,數百年前來台屯墾或發展的移民,其實跟窮苦的愛爾蘭移民前往北美新大陸一樣意思,都是要穿越險峻的海洋,找尋謀生機會,但是很多人死在途中。而早期來台的都是單身成年男子,這點跟愛爾蘭移民舉家遷徙就不一樣,台語中稱之為「羅漢腳仔」。
所以他們在台灣跟平埔族女子或漢化的平埔族女子通婚,以至於造成台灣人的血液基因中有南島血統,然而,這不能以偏概全,比例上是有的,但有沒有那麼多?就是個可以繼續研究下去的課題。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就提出,根據推算的統計,渡海來台的唐山人跟原住民平埔族的人口比例相差懸殊,就算有通婚也不能算普遍通婚,或政策性通婚。
另外一個原因也來自傳統中國父系社會,強調姓氏、祠堂與宗親的風俗,因為從族譜只能看到高祖、祖公、爺爺、爸爸的「一脈相傳」,或是去墓碑上看上面的中國地名,就比較難考證「媽媽這邊」的血緣。當然,有蠻多宗親會則會寫上「開臺」,表示是從哪一代開始來到台灣的。
其他的,就是常見到的福建泉州、漳州移民來源地,如「泉漳械鬥」與鹿港等地,還有來自廣東的客家族群,甚至在新竹還能看到閩客宗族合夥(共同投資)的「金廣福」公館等。台灣其實跟美國或甚至以色列一樣,老實說都算是移民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所以在美國,你沒辦法找到「純」爵士樂,以色列則有高達80種以上的各民族音樂,他們都有多種來源、交互影響。但是這表示我們就要「無為而治」,還是另一種極端的「道統教育」?我覺得都不是,而是要學習探索的精神,然後從研究學習中,去找出符合新時代的意義。
就好像我很久之前也拋出一個可以讓美國音樂學者寫論文的題目,試引述如下:
「如果說非洲黑人被當成奴隸販賣到美洲大陸,這段悲慘的文明歷史造就了北美藍調樂、中美非洲古巴樂、巴西森巴樂等的誕生,以及它們衍生出的那麼多音樂類型。
那華工前往美洲大陸這段歷史(其實成因與背景、時間挺接近),有沒有音樂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呢?
也是純粹好奇,但可能是個很大的研究題目。
(我的美籍爵士樂老師John Ruocco曾經說有,他說Jazz originated from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o America,而且是他點燃上面這段火的,呵呵!)」
有兩種音樂,是無論你如何辯論,都無法抹煞它們來自西方(在此為泛稱),也必須以西方為標準的,一種就是「古典音樂」,另一種就是「流行音樂」。
前者,全世界的政府會政策性培植,各國都有公家交響樂團與音樂科系,因為古典音樂已經被認知為學習樂器與學習音樂的基礎教育。
後者,別的不談,同樣是搖滾樂,很多人就還是想朝聖史密斯飛船,伍佰躺著也中槍,跟我一貫的觀點一樣,不管你用什麼語言去唱,音樂的本質就是那樣,自然典範與偶像就是那樣。
當然,你也可以找到公家機關培植流行音樂的例子,但是,絕不是你現在看到台灣的流行音樂人、DJ、樂評人、名人想像的這樣,就我自己的瞭解,美國林肯中心爵士大樂團,就將爵士樂當作是古典音樂來推,總監Wynton Marsalis很有計劃地在執行,當然反對他觀念的也很多,但絕對不是你想像的美歐之爭。另外像歐洲就有國立的爵士大樂團,譬如法國、德國,甚至音樂院都是公立的,公立國立的意思就是他們都是領政府薪水的,他們認知爵士樂是一種「藝術」。
拉哩拉雜寫了這麼多,看似非常風馬牛不相及的主題,但是那個概念還是很重要,就是我們要不要「追本溯源」?要,但是表不表示我們要「復古或移植」?應該很難,但是從前者的功課中,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一些「Source」,以及瞭解「Why it become like this?」,而非膚淺地認知,或將名稱、象徵等張冠李戴。
這不正是「教育」應該要擔當的責任?
每個人永遠可以有許多「觀點」,也可以接收、接受或不接受許多「觀點」,不過「判斷」以前,得先「了解」,再做出「選擇」。
但是就像最前面的例子一樣,歷史與考據原應無政治立場之分,但是政治立場會讓你選擇傾向哪種觀點,然後原來的客觀歷史,就容易被妄加詮釋,甚至賦予政治意義。更甚者,包含歷史研究者的出身背景與政治立場,也常會被放大檢視,往“好處”想是史觀的不同,往“壞處”想就是別有動機。
可是「歷史」一直躺在那裡,有人會好好從中學習與抽絲剝繭,有人會依自己的主觀詮釋她。
延伸閱讀:
2014我們所製作的「台灣藍調在南方」
更多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