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在世界各地撒花,傳統音樂也因爵士樂而開花 - 「拉合爾之歌」(Song of Lahore)[CNEX2016主題紀錄片影展]

文 / 謝啟彬(字幕翻譯與9/28映後座談)



音樂無國界,不只是因為網路的傳遞,還跟音樂人的態度有關。一九五〇年代起,美國國務院為了文化外交上的政策考量,決定以美國最引以為傲的爵士樂風格,對全世界輸出,許多爵士樂大師與名團紛紛在國務院的支持與贊助下,以文化大使的身份前往世界各地演出。其中知名爵士樂鋼琴家戴夫布魯貝克(Dave Brubeck)的四重奏,於1958年前往南亞,於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地交流演出。

世人所熟知的,是戴夫布魯貝克四重奏回到美國後,深受回教音樂文化刺激而重新作曲製作的「Time Out」專輯,於1959年推出之後,大大地改變了爵士樂的面貌,也深切地影響了日後爵士樂的走向。專輯中對於節奏、拍型與律動的思維,很明顯地受到了中東地區與南亞地區的音樂特色影響,甚至在作曲與即興的格式安排上,都呈現出與過往的爵士樂不同的風貌,在在證明了爵士樂作為各種音樂之間的觸媒可能,正是她的精神。


然而影響不是只有單面的。多年之後,我們發現在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拉合爾(Lahore),有一位音樂家,曾於孩提時由父親帶著,親自接受了戴夫布魯貝克爵士樂團的洗禮與震撼,也喜歡上爵士樂。而他與其他在拉合爾的音樂家們,是被歸類於瀕臨滅絕的巴基斯坦傳統音樂範疇中 - 他們的音樂傳統曾經偉大,他們曾是回教音樂文明的中心,也是世界各地音樂工作者趨之若鶩的聖地,更是在身處英國殖民地的過往,有著繁盛的電影音樂與娛樂工業存在著,但隨著老一輩音樂人的凋零與塔利班政治上的介入,「沙秋音樂工作室」(Sachal Music Studio)只能藉由夥伴們的凝聚力與對信仰的堅持,持續演奏著沒人要聽的音樂。



直到他們為了求新求變,結合了爵士樂中的經典名曲與即興要素,透過超乎想像的樂器組合編制,以及網路平台的推波助瀾,意外地在西方新聞媒體中掀起了一股熱潮,網路上瘋狂的轉載、按讚與分享,讓這些堅守音樂崗位的拉合爾音樂人找到了一線生機,也獲得了前往美國紐約,與頗負盛名的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及林肯中心爵士大樂團合作激盪的演出機會。



本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當「運用爵士樂素材向爵士樂致敬」的動機,遇上了「真正習慣於爵士樂即興與合奏模式的爵士樂手」的排練衝擊,結合了實際上因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誤解,以及最後藉由溝通所迸出的“逆轉勝”精彩火花。紀錄片團隊透過長時間深入跟拍核心團員的心路歷程,歷經親情的別離、傳統的頹圮,與外在環境的壓迫與轉變,巴基斯坦拉合爾的音樂人們,運用爵士樂「融合與創新」的精神與特色,讓他們的音樂文化得以維繫,並為更多人所聽見。也見證了所謂的「跨界」,關鍵在於了解兩界之間的真正精髓所在。

圖片來源

《拉合爾之歌》限量場次熱賣中
場次:9/24(六) 15:30 華山二廳|9/28 (三) 19:00華山一廳
*9/28 (三) 19:00映後特別邀請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 啟彬老師映後分享
購票:http://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1040001575866/





延伸閱讀:

爵士樂是所謂「融合跨界」的催化劑

時候到了還是掙脫束縛?—談「Time Out」(講堂講義大綱)

更多電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