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旋律還是先有和絃?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 其實真正的音樂人一出手就是全面啟動了!

文 / 謝啟彬



Brian McKnight詮釋Stevie Wonder的作品真的很有說服力

《You And I》 - 可以拿來解釋SDM和絃與旋律的寫法

《Ribbon In the Sky》 - 可以拿來解釋V7/II、Dom7sus4、SDM...等

都是好歌,但是Brian跟Stevie一樣,都是超優秀的鋼琴手,所以其實現代人反而已經被現代的流行音樂人”唬弄“了,會去問「到底是先創作旋律再配和絃,還是反過來?」的問題

對真正的音樂人來說,會一起出現,也可以先用一個概念創作,再去潤飾修改,也可以用一個常用的和絃進行模式去創作旋律,再潤飾修改

因為現代的音樂分工模式變成是作詞、作曲、編曲、演奏、演唱...所以很多人會以為作曲者先寫,再找“編曲老師”來編曲

圖片來源

然而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蕭邦布拉姆斯一出手,就已經是「全面啟動」了,不會說先想旋律再想和絃,或是先想和絃再找旋律等等,當然,會有譬如鋼琴版改成交響版等,但那是屬於管絃配器的範疇,旋律與和聲與節奏,還是一起的

不只古典音樂啊!這些傑出的現代音樂人都是這樣的養成過程,只不過是爵士樂手更強調要能辨認出和絃進行再行即興發展,所以才會說爵士樂訓練很重要,因為不是只有看譜而已,也不是流行音樂那樣的分工模式

所以學習者一開始聽下方這種絃樂高音編曲然後找不出和絃,是很正常的事啊!因為你不是那些作曲家,已經有和聲進行概念的建構訓練,而我們後輩要學習的,就是建構啊!這當然需要時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