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狂想曲》不全是蓋希文的作品,如果你記得管絃樂片段的話 - 介紹名曲背後常被忽略的編曲家角色與Ferde Grofé

文 / 謝啟彬



在探討現代爵士和絃記號(系統)的過程中,會碰到一個名字Ferde Grofé,雖然大家都會提到George Gershwin融合了爵士樂與古典樂的貢獻,但是真正背後的功臣,可能是時任Paul Whiteman爵士大樂團的鋼琴手暨編曲家Ferde Grofé。

因為真實的狀況是蓋希文雖然才華洋溢,但是他的專長是鋼琴,沒有受過所謂科班的管絃樂配器訓練,也不是領導一個樂團的指揮或團長,他真正的工作第一個是寫流行歌 - 當時的Tin Pan Alley,也會接編曲的Case。

蓋希文天份很高,對音樂吸收很快,這也使得他的音樂逐漸受到歡迎,然而不能否認的是,當他接受當時名氣很大的Paul Whiteman爵士大樂團委託要來創作一首「結合爵士與古典的曲子」時,在編曲上他是比較弱的,這在自傳中都有記載。

所以這時候Paul Whiteman的編曲Ferde Grofé就“進場救援”了...原曲首演於1924年,獲得極大的成功,Ferde Grofé(費爾德葛羅費)陸續仍繼續改編給爵士樂團的、管絃樂團的,尤其是1942年的改編版本,就是我們今天習慣在古典音樂廳裡頭聽到的交響版。

所以說蓋希文就像個作曲家,而葛羅費就是個編曲家,這在今日的電影配樂以及流行音樂世界中仍然非常常見 - 分工合作,一人在鋼琴上作曲,另一人將其擴編成管絃版或不同編制版本。


而這麼一來,純粹用古典樂慣用的「作曲家創作了全部」概念 - 例如巴哈、莫札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羅西尼、拉威爾...等的「做法」來看待,好像就會有那麼一點偏離了

這並不是要弱化蓋希文的天份與貢獻,而是跟大家介紹,編曲者經常是躲在幕後,甚至是被歷史遺忘了的,譬如你真的聽過Ferde Grofé的名字嗎?我相信截至今天,幾乎所有人都還是認為George Gershwin寫了「全部的音樂」吧?

其實就連蓋希文在首演後幾年也有點不滿,跟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ASCAP)投訴說Ferde Grofé也在「藍色狂想曲」前掛上他自己的名字讓他有點不爽(可以聯想一下電影「關鍵少數」中黑人女性計算員想把自己名字列在報告中卻被主管撕掉的場景)

然而他也承認是Ferde Grofé幫助他讓「藍色狂想曲」更出色,更流傳千古的。的確我們聽到的部分,除了蓋希文的鋼琴是全本創作外,管絃的部分就是費爾德葛羅費的心血。


中國大陸前幾年出現一些討論,認為流行樂天王級歌手暨創作人周杰倫早期的作品,深度十足音樂性更佳,並提到了跟三位他所謂的「御用編曲」云云(其實我個人很討厭這些御用、朝聖等冠詞) - 鍾興民老師、洪敬堯老師、林邁可老師的相繼離去有關。

而像更早期的李宗盛,也是合作過了全台灣的編曲家,最後跑到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去請新的編曲家來加深音樂厚度,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有香港的鮑比達,以及馬來西亞的Mac Chew等等。

看官不妨可以延伸思考一下,這些「幕後人才」的貢獻是否真的被我們所熟悉?他們的經驗與才華是否能被傳承下去?而整個音樂圈或有志此行的年輕人該學的,其實反而應該是這些技術性的部分。至少,我們現在在教的,都是這部分的技藝與經驗~



註一:影片中第二張照片中,站在蓋希文正後方的,就是今天介紹,大家不熟悉名字卻時常聽到他音樂的Ferde Grofé

註二:關於蓋希文的音樂不是爵士樂這件事,也請點選此連結,有超過十篇以上的文章介紹(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