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F班 KB手兼筆記手經驗分享:
簡單自我介紹,我算是2015九月開始樂團合奏班,前前後後算是跑了一年半左右吧(因為常常有順延的關係)。對我來講,學音樂就是要把時間砸下去(對很多人應該也是這樣),要有聽音樂的時間、練琴的時間(還要採譜、思考和絃、旋律有的沒的),所以我就直接研究所休學。一開始我不太知道自己該怎麼學(或進步),voicing跟旋律建構我很多都是看網路自學(尤其後者啟彬老師網站就寫的夠詳細,可以練很久),但參加爵士營後,就覺得自己大量缺少樂團經驗,雖然可以自己做backing練習(我也正在摸數位編曲),但感覺跟實體樂團還是不同。
這一年半下來,在內容上,我覺得都是差不多剛好練習一個禮拜可以稍微消化,非常有啟彬老師之前圖文說的,"從下課開始就是你的練習時間"的味道。不過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可以如期解決完,例如兩拍三連音,算是提過很多次,但我現在仍然在抽時間練習(而且還覺得練得不夠穩),所以我覺得,要自己整理,哪些東西是有機會短時間練的有感覺,哪些是要長期抗戰,每個人感覺都不同,所以要自我檢視之類(像是我有看過同學節奏的東西抓很快,我自己則是要消化很長一陣子)。
所以我覺得整件事(又尤其是爵士必須耳腦手肌肉全部整合),就是要持續抗戰,很有可能當下講的東西,一年後才知道那個到底是什麼、怎麼用,所以都是很靠著毅力去學習,要給自己時間(持續練習,在熱水裡滾),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老師(就是那種,我不太知道我在學什麼,但先照著練。我相信一定常常有這樣的感覺XD)。
有些東西需要一點時間才會開竅、體悟。啟彬老師跟凱雅老師給的東西我感覺都是精簡過、直接抓重點打要害的感覺(例如,會抓一小句CD裡的lick,在某個小節就去使用,但其他地方是你自己的solo,我蠻喜歡這種練習,有種定錨的感覺,但也讓你可以保有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
隊友上,通常也是有固定練團會比較有效果,才不會一上課可能又要重開機一下,這部分在我前期比較可惜,因為地區的問題,還有時間喬不攏(很常見的狀況是出社會的人來學爵士),現在的同學則是比較會大家約來一起練(我也比較強勢要求一次要練久一點)。
上課內容另一部分,則是可以學到其他樂器的手法,也就是其實是在學整個音樂,整個爵士樂,而不是單純"專注自己的樂器就彈過去了",要怎麼聽懂別人就很重要,老師就常提到要聽懂鼓在打什麼(而鼓手也要聽懂其他人在做什麼,連和聲也要試著去聽),所以我另一個不小的收穫,是在爵士的鼓編曲上有得到一些心得(對做編曲幫助很大,大概六期不到,我觀念就轉換很多,因為如果去買教打爵士的書,內容不太會針對合奏、曲式編曲)。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上課能教的東西很有限(但並不是指一小時內教得少,相反還常常覺得有點太滿),而是一小時時間就是那樣,很多東西必須自己主動課外去自我學習,除了看文章,聽音樂也是很重要(還有分:順手聽過去跟很認真反覆聽、採譜的聽法然後整理歸納...等,通常都是這個時候,才會深刻感受到,原來老師講的是這個東西)。啟彬老師也常常會給練習建議 : 如果我是你,我就會OOXX之類。
還有就是要練Omnibook。(練法老師網站有寫了XD)
= = = = = =
以上 差不多是這樣
延伸閱讀:
更多學生心得
啟彬與凱雅 就是爵士原力 - 真正學得到東西的進修管道 最有經驗的當代音樂教師!(台北、台中、台南、海外等最簡單的報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