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the Promise - 信守一個承諾:重看「航站情緣」(The Terminal)

文 / 謝啟彬


最近有空為了身心放鬆,晚上都會藉由iTunes Movies找一些老電影來看,有些是很經典的,有些是小品,反正就是曾看過的就複習一下,有些以前看不懂的現在也看懂了,有些就純粹回味

像這片「航站情緣」(The Terminal),就是史帝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斯合作的一部小品



全片用一個完全不會講英文的斯拉夫裔遊客闖進了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並被迫停留在過境大廈裏好幾個月的故事發展成一部浪漫作品,不是只有愛情,還有很多機場小人物與堅守工作崗位者的故事交織而成


故事裡頭有條主軸線,其實是以1958年Esquire雜誌齊聚許多爵士音樂家的「A Great Day in Harlem」照片為基礎發展,而男主角也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去紐約追夢的

他只是去信守一個承諾而已(Just keep the Promise)

被當作故事情節之一的“最後一位未簽名”爵士樂大師,就是薩克斯風手Benny Golson,而他也在最後與主角相遇時,演奏了最知名的曲子《Killer Joe》



而因為滯留在機場所以跟一位愛上有婦之夫的空姐發展出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算是支線,有些人事物,來來去去,相逢自是有緣,無緣也相互祝福吧~



史匹柏的長年合作夥伴配樂家John Williams,也寫出了兩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一段比較詼諧,一段高度浪漫。後者的和絃進行以前聽不出來,後來會了就好高興啊!因為那就是《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的前三個和絃“經典橋段”啊!還有Voice Leading與SDM的原理等等!

我不是在樂理書與課堂上學會而已,而是實際上會了,也會用了,也可以有機會教學生囉!

所以什麼叫爵士樂電影?老實說要用爵士樂主題當電影的,能拍好的極少,因為呈現的模式很難完全兜在一起。但是以爵士樂故事當背景的電影,倒是很多,有些也很妙,對我們來說就不是超自外文網站或書籍的“電影冷知識”了!

但是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現令人驚喜的片段,甚至有更寬廣格局的背景認識,那麼任何電影,都可以發現音樂的各種樂趣的,不只是爵士樂的“小確幸”而已

這也是我們長年進行爵士原力講堂的一個很重要面向 - 拉近距離(Pull-In),而不是自成一格(Inner Circle)



另外兩個小花絮:

1. John Williams其實是爵士樂手出身的,爵士樂的訓練幫助他即時反應發想樂思與構築編曲空間,而不是淺薄地“什麼都放爵士樂進去”,文後會有連結文章

2. Tom Hanks其實在電影中“唬爛講“的是保加利亞文,也是斯拉夫語系的一種,夸克夏是個虛構的國家,但是俄文也能通,因為他老婆 - 也是電影演員Rita Wilson,是保加利亞移民後代,所以可以教他一些很像的發音。

Keep the Promise - 信守一個承諾,在現今變化太快的世界裡頭,真的已經是一種稀有美德啊!時間長短不算什麼,堅持一個信念才是永恆,難怪男主角在電影裡頭被視為精神異常病患了...

不同的年紀與不同的人生際遇,再重看很多老電影,會有不同的感觸,甚至更正面的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