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想像也是調式音階~爵士樂中民族風素材的運用與延伸(講堂講義大綱)

講師與示範:謝啟彬 & 張凱雅


西班牙、爪哇、居爾特、中東、拉丁美洲…隨著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當時的爵士樂手們也在全球巡演的歸途中,帶回不少舶來品,也實實在在說明了爵士樂的兼容並蓄與延展性,諸多的實用手法也影響至今天

一、源自美國的爵士樂與世界其他角落接觸

1. 官方活動:美國國務院派出爵士大使到諸多當時被稱為第三世界國家或是鐵幕裡的國家,進行文化外交(可參閱「美國爵士親善大使1950至70年代世界巡迴表演攝影珍藏展」網頁連結)

2. 各地邀演:爵士樂本來就是旅行的音樂,音樂家與團體常受邀至世界各國演出巡迴

3. 個人興趣:因為對出身背景的尋根或對特定音樂類種的偏愛,進而希望融合

4. 宗教與民族因素:五六〇年代許多黑人爵士樂手紛紛改信伊斯蘭回教,進而接觸到許多中東文化(阿拉伯世界、北非...等)

5. 從百老匯歌舞劇歌曲中選取爵士標準曲的習慣,轉成向好萊塢電影中歌曲或插曲中取材

※關鍵:依調式音階排出終止式與常用和絃進行(Cadence)

二、五聲音階類(1-b3-4-5-b7)

1. 《Oriental Folk Song》、《Mahjong》 - Wayne Shorter首度隨Art Blake到日本巡迴演出後所寫

2. 把原來的藍調旋律(音階)與藍調曲式,加強成為濃厚的小調調式風味

例:George Gershwin的《My Man’s Gone Now》與《Summertime》常被改編,以及爵士小號手Kenny Dorham創作的《Asiatic Raes》(又名《Lotus Blossom》),加上鼓節奏之後變得神秘起來

三、Mixolydian調式類(1-2-3-4-5-6-b7)

1. 以這樣的音樂色彩所做出來的音樂,似乎感覺比較寬廣

2. 例:Ahmad Jamal的《Poinciana》(前奏與每段是不同的Dominant 7th和絃)

3. 例:Joe Henderson的《Y Todavia La Quiero》由三個大三和絃依序排列成F# - E - D - E,很多爵士樂手會視為三個屬七和絃演奏(三個Mixolydian音階),或前二(F# - E)為F# Mixolydian,第二三四(E - D - E)為E Mixolydian來即興,但更多開放式即興技法如五聲音階或四度音程、進進出出等Modern手法

4. 例:Wayne Shorter的《Edda》,由小號手Lee Morgan錄製

5. 例:Chet Baker版本的Jazz Standard《Old Devil Moon》(F跟Eb和絃交替 ,在上即興)

四、西班牙色彩類(1-b2-3-4-5-b6-b7)

1.  在爵士樂中很熱門,取材西班牙與佛朗明哥(吉普賽)音樂,但是原來的民族音樂跟藍調音樂一樣,音不是那麼“準”,「用和聲小調的五音開始的調式」其實只是近似的說法:

例:C和聲小調 1-2-b3-4-5-b6-7 -->從五音開始 5-b6-7-1-2-b3-4 -->移回C 1-b2-3-4-5-b6-b7

2. 有人稱上面這是西班牙音階,但是又無法完整詮釋那個轉音與“不準”的音,所以又加上一個降三音

1-b2-b3-3-4-5-b6-b7,因為它跟Phrygian調式很像,就又有人稱之為Spanish Phrygian音階...Orz

3. 知名樂曲:《Ole》(John Coltrane)、《Malaguena》(Pete LaRoca詮釋Ernesto Lecuona安達魯西亞組曲第六樂章,Sax是Joe Henderson)、《El Barrio》(Joe Henderson)

4. 具西班牙血統的美國鋼琴家暨作曲家Chick Corea將西班牙色彩發揚光大(其實是一半義大利一半西班牙血統而且在美國出生長大):《Windows》、《Spain》(前奏取材自西班牙作曲家Joaquin Rodrigo's Concierto de Aranjuez)、《La Fiesta》、《Armando’s Rumba》

5. 但其實嚴格說來他是將西班牙旋律與和聲與巴西森巴節奏(原為葡萄牙殖民地)結合,所以也成為了融合爵士樂的濫觴之一(可再聽聽他的《500 Miles High》、《You're Everything》等調式概念曲)

6. 西班牙本地結合爵士樂與傳統音樂最知名的作曲家:爵士鋼琴家Chano Dominguez《Cilantro Y Comino》

五、和聲小調的五音開始的調式類(基本上同上)

1. 因為吉普賽遊牧民族的影響,今日吉普賽音樂中,以及吉普賽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都會有這樣音樂色彩的音樂,自巴基斯坦到西班牙南部到北非到東歐(現喜自稱中歐)譬如匈牙利等國

2. 西方音樂家如爵士樂手或電影音樂劇作曲家等,就直接用這樣的聲音代表...神秘而遙遠的國度

3. 例:Duke Ellington之《Caravan》(北非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商隊)、Pete LaRoca之《Basra》(現伊拉克巴斯拉省之首府)

4. 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創作的《Gypsy Blue》運用了旋律小調第六第七音半音交錯下行的走法,以及古巴Bolero的節奏,其實中美洲西班牙味較重

六、全音音階類(1-2-3-#4-#5-#6)

1. 在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的作品中很常聽見,而印尼爪哇(Java)的甘美朗音樂之音階排列也很類似

有此一說:1889年有一團印尼爪哇甘美朗樂團至法國巴黎表演,德布西聽到之後深深地被其聲音吸引,因而開始大量發展使用

2. 知名樂曲(大多發生於1960年之後):Jackie McLean《Isle of Java》(真的是用來描述爪哇島)、Wayne Shorter《Juju》(原意指西非的神秘巫術咒語)、Lee Morgan

《Our Man Higgins》(獻給鼓手Billy Higgins)

七、其他值得注意的:

1. 音樂家在描述較為神秘或是新奇的事物時,常會使用奇特的音程或調式音階,例如Duke Ellington描寫波斯古王朝《Isfahan》與Bronislaw Kaper的《Invitation》(Dorian調式,但是音程大跳)

2. 亮亮又涼涼的聲音:Lydian加上巴西節奏在鋼琴手Duke Pearson與巴西打擊樂手暨作曲家Airto Moreira的合作中可聽到好聽的作品,例如《Xibaba》、《Upa Neguinho》等

3. 薩克斯風手Tina Brooks創作的《Open Sesame》與薩克斯風手Sonny Rollins創作的《Airegin》(Nigeria奈及利亞的國名倒寫)A段皆有Im-bII-Im類似Phrygian調式和絃進行的色彩,旋律的音程也特別設計

4.  小號手Dizzy Gillespie創作的《A Night In Tunisia》運用了很多根音半音下行的「降二代五」聲響,將音樂色彩調暗

5. 吉他手Kenny Burrell創作的《Scotch Blues》運用了完全五度音程模仿蘇格蘭風笛的聲響





(源出於「讓我們好好認識調式爵士!」–醞釀、成形與開展 - TIJEPA2010~11年秋冬季深度爵士樂講座系列第八講 2010.11.25)[2023.05.21更新]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調式(Modal)

一位會講中文的爵士音樂家 直接回應您所有對爵士樂的困惑與迷思 - 「爵士DNA」(謝啟彬)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6996

更多資料請點選文章下方標籤關鍵字即可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