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編曲者與演奏者詮釋者,兩端的素養皆需拉抬,才有可能演奏出對味的音樂風格,或是你單純認為的「好好聽」

文 / 謝啟彬


我們會編這樣的聲音,也會訓練出能夠演奏這樣聲音與律動的樂手,但是在台灣並無用武之地,但在南非,學習這樣的編曲卻是一個大學爵士音樂系大三學生必修的課程內容。

而且很重要要再講一次:每位樂手都必須先具備演奏此類音樂風格的素養,不只是看譜而已,groove feel跟音色音準都很重要。

所以才會說如果想玩真的,不是說會編曲技法就可以了,樂手端的能力也需要同步拉抬,所以才需要長時間教育培養,也要非常有毅力耐心。

這不是馬上結論成出國去哪裡學習或學校有什麼系什麼課即可得,或是學到什麼秘笈大補丸即可得的層次,兩者都想得太簡單,我們說的真話,卻是重點。


創作者編曲者與演奏者詮釋者,兩端的素養皆需拉抬,才有可能演奏出對味的音樂風格,或是你單純認為的「好好聽」。

爵士樂類的老師通常都不是只有教自己的樂器與主修,和聲節奏風格技法皆是傳授重點,而且還得訓練樂手。

像我們南非的好朋友與同儕Amanda Tiffin,以本地的認知她就是位歌手與教唱歌的老師,但是她也教爵士三管、四管與大樂團編曲,這不是偏離本行,而是這本來就是本行,我們的本份!

白話文就是:

就算學會了這些編曲技法,但是樂手程度能力未及,還是不會好聽

就算拿到了這些有趣樂器,但是不知正確方法操作,還是像個玩具

就算以上條件皆已具備,但缺乏觀眾與市場的支持,還是很難延續

我講的話在台灣好像變成在潑人冷水,但是我們自己是最身體力行的,也遇到最多挫折

所以請相信我們的真心,是希望整體拉抬,也希望不要再疲於奔命

普及當然是好事,音樂也不是都得專業菁英才有權利把玩欣賞

但是我們希望傳達的是,那個「好聽」的關鍵在哪,又該如何學習與耕耘?

而非直接結論說外國人就是比較強、好羨慕國外的環境云云

因為實際狀況並非如此,當地做場的一樣做場、辛苦的一樣辛苦

只是那種對自我要求的不同,光是做場(gigging)的內容就已經跟台灣大不同,以及不搞民粹媚俗「有夠大聲、人多就好」那一套

既然已經感到自卑,就別再走錯誤的老路,然後說沒辦法現實就是這樣,知道是錯的卻一直害怕改變損失而不敢跳出來~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南非

更多有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