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bout Grooves! -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黑人音樂的奧妙神奇!

文 / 謝啟彬

(圖片來源)

Fred Wesley大概是Funk長號界第一人,連瑞典的Nils Landgren都尊敬且學習他,這是個很好的現場演出,完全表達出Funk的意涵 - Funk不是要一直演得很快或很凶,而是要很緊且很靈活!

I think this is a fine example about the language of Funk - It doesn't mean play fast or fierce, it means play tight & slick!



今天我跟爵士課的鼓手學生說:Groove-kind的音樂風格,大家常常都會去注意那些炫技或特技的部分,尤其是鼓手們,常會過度“強調”自己的「存在」(Existence)或「自我」(Ego),而忘卻了自己的「功能性」(Function)

不管你今天再切拍切得多複雜,再出現多少勁爆的Lick或過門,再多會跟,只要「讓Groove跌撞」或「讓Groove停電」,那就不是個夠好的鼓手!

Groove-kind的音樂風格,真正在彈跳或製造切分驚奇感的,其實是在「貝斯」上!鼓手們常只聽到錄音或現場演出的“花”,但那是“碎”,雖然“碎”在外表上,但是卻是實心的“磚頭”,而不是“破”一塊“缺”一角的磚頭

花v.s.碎v.s.破v.s.缺v.s.實v.s.穩

這些絕對是樂手們要精進也要思索的課題



這是南非出身的青年爵士鼓手,演奏EWF的In the Stone 我看的不是他的技巧花俏與否或是複不複雜云云 是「Groove」,Groove在心裡,就會到手上 當然這需要天分與練習,不可能只靠其中一種 至於「Punch」、「Phrasing」等等,都算是「基本功」 是需要琢磨精進的「基本功」,而不是「特色」或「讚嘆之處」 所以,看你聽到的,看到的是什麼?跟你想成為什麼?



Session Playing is very important, the key is, DON'T PLAY AS YOU THOUGHT, you should consider you - even horns and vocalists - be part of the GROOVE (rhythm) & HARMONY (intonation), it's very much like the classical orchestra training, but too bad nowadays people thought sound loud or excited are good.

律動音樂類型的合奏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別演奏成你以為的那樣」,即便是管樂手與歌手,你們都必須認知自己的聲音是「律動」(節奏)與「和聲」(音準)的一部分,這跟古典樂團的訓練是同樣道理的,只是現今太多人以為大聲或是刺激就是這些音樂的樣子。



Local版:大多數的管樂老師,都直接先招募一組爵士大樂團,但是這常常都會陷入只是為了要衝人數或提供聲部位置,但是很多細節都沒有辦法平均兼顧,一位好的交響樂團指揮,絕不會因為他原本是小提琴家,就只顧絃樂聲部而不會帶管樂或打擊組吧?

在電視、演唱會上又常看到的,是另外一種成音上的荒謬,PA只顧好歌手、鼓跟貝斯,其他都亂掉,更有甚者管樂組絃樂團在後頭搖擺跳舞,但是根本沒收到音,只是人體看板而已…



聽見了嗎?Groove並不代表你必須要很大聲! See? Groove doesn't mean that you have to sound loud.



在霹靂團班中,凱雅都跟我教到蠻多流行音樂中管樂的編法,當然除了經典的EWF、Kool & the Gangs、KC、JB...外,如果要提到八〇年代最“恐怖”的Horn Section,「Jerry Hey」這個名字一定是首選,你所知道的幾乎所有Michael Jackson、Al Jarreau等人的名曲,都是他們錄的!



他們的聲音非常特殊也好辨認,但是編曲者與Lead小號手Jerry Hey的音色與功力,也是很少見的,一般古典小號手覺得很難的高音或Groove,都在他的妙筆生花與精湛演奏中表現出來,還要加上跟整體編曲與主唱的契合,是非常高段的和聲、對位與配器概念。



但是很有趣的是,根據凱雅之前去電視台錄影的經驗,發現很多台灣樂手樂隊老師,觀念上還是留在「這用Synthesizer Brass或Sample Brass」彈,或是「跟真的銅管疊」之類的上頭,當然大家也就知道久而久之就直接彈就好,不用真的找銅管樂手來了…



當然,另一個很有名的搭在一起的聲音,是Miami Sound Machine,就流行音樂的立場來看,這都是必學的,你在歐美日的專業音樂學校就是要學這樣的銅管編曲,除了爵士類的以外,但是有個很大的狀況,就是在歐美日,你可以找到程度很高或是技巧很好的銅管樂手,先不要論Sense,在本地,就困難多了!



而當鼓、貝斯、鍵盤、吉他、管樂組、合音與歌手都「整合」在一起時,好的Groove就出現啦!

節書晃庫爹死!(Jazz Funk)
塩谷哲(Satoru Shionoya)的鋼琴即興照樣深得我心!
其他人的即興也是
更不要說整個團的緊度與Groove了!
有說服力的聲音(Convincing Band Sound),就是這樣!



Paul Jackson跟Louis Johnson是走比較相近路線的Bass手,在台灣普遍被認知為“打funky”的貝斯



可是,真的不要用片面認知,或原來樂器教法去理解音樂的全部哦!Funk音樂並不表示Bass就一定要slap,或是鼓就很大聲一直切分哦!

另外,音樂無國界!千萬不要認為,巴西的樂團一定都是森巴、拉丁,在一個音樂環境成熟的國家,任何人只要努力、學習,都可以玩好「他們喜歡」的音樂呢!像片中是巴西來的Funk樂團,而不是巴西曲風融合放克曲風之類的“融合”哦!

鄉親啊!真正的融合,是在手上,以及腦裡!雖然樂風是Funk,基本即興與律動Groove也是Funk,但是從他們的選音,就知道Jazz的訓練非常紮實啊!

我的吉他手學生們,來看看什麼叫做「Horn-like Line」與「Meaningful Phrase」on Guitar囉?其他還有很多可以學的!

Funk+Jazz,融合得好,就是Fusion!融合得不好,就是Junk!



請培養分辨與鑑賞真正好音樂的能力
每位音樂家都很厲害,不需要我們錦上添花
我想做的是從他們身上學到令我讚歎,而我可以學起來的地方
如果你也想學會掌握,也想學會分辨與鑑賞
那我們可以與你們分享,或教會你們~




延伸閱讀:

All About Grooves

關於Groove的種種,這本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