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量級的《Donna Lee》主題完整歷史、和聲、曲式、旋律採譜分析與活用練習

文 / 謝啟彬


今天我們要來好好分析這首爵士大名曲,同樣也是Bebop必備曲目的《Donna Lee》。這首曲子的旋律,根據一起演奏的小老弟小號手Miles Davis宣稱,其實是他寫的,但唱片出版後就變成了Bebop老大哥,也是他的偶像中音薩克斯風手Charlie Parker的了!

姑且不論這類歷史公案,很多學習爵士樂的學子,遇到《Donna Lee》時總是把重點擺在「速度」上,其實那是不對的,比快不是關鍵要素,確定知道和絃的來源,以及旋律寫作的技巧與特色,就可以徹底掌握Bebop語彙,也就是大家常摸不著頭緒的「爵士味轉折旋律」囉!

在討論本身已經很像是即興旋律的《Donna Lee》主題旋律前,一定得先了解本曲的和絃進行,是建構在一首爵士老歌《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上的,這種作曲手法叫「Contrafacts」,亦即在前人的和絃進行與曲式架構中重新創作旋律,然後再即興(又是不同旋律),除了詳見「和聲篇」一書的說明外,你也可以想成古諾的《聖母頌》就是根據巴哈的第一冊第一號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和絃與曲式,一種「衍伸創作」的概念。

而這首《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其實原來也不是爵士老歌,而是1917年時由當時「錫盤巷」(Tin-Pan-Alley)的流行樂作曲家所做,關於這些典故可以參考「爵士DNA」一書,或「爵士樂的經典曲有很多是百老匯歌舞劇與好萊塢作曲家原作的,鼎鼎大名的有...」一文。



所以你自然也可以聽到在美國有各種不同版本與樂風的《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或被簡稱為《Indiana》,譬如上方有點Country風味、Swing風味、Swing Big Band風味、Swing人聲重唱的四個版本。(請注意有些版本要等序奏或前奏完才開始主題曲式)

而這首歌曲也成為了印第安納州的地下版州歌,在很多海外勞軍的場合,歌手們都會跟美國大兵們一起合唱,一解思鄉之愁(提供另一個小常識:美國印第安納州是最多州民子弟從軍的州,常被稱為「愛國州」)。而在首府印第安納波里斯每年舉辦的「印第安納波里斯500」(Indianapolis 500)賽車盛事,總是會有一位歌手Jim Nabors出來領唱,一直到他2014年退休為止,可以看看以下影片:



而在爵士樂世界中,原本就是習慣將當時的流行曲和絃進行拿來即興,也改變成搖擺節奏的編曲,《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一曲,被收錄在1917年爵士樂首次錄音出版的「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唱片,是專輯裡頭唯一的彼時流行曲,也是該曲誕生的同一年,所以在爵士樂的歷史上,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可以參考觀看Robert Altman於1996年執導的「堪薩斯情仇」(Kansas City)電影,許多真正的爵士樂大師現身飾演他們的前輩,裡頭也有這首「再次回到我的印第安納老家」。

介紹了這麼多歷史層面的小故事,無非就是要告訴各位:美國人,尤其是音樂家們,對於這首曲子可以說是熟到不能再熟了,而爵士樂手更是將其和絃進行給獨立出來成為即興段落,譬如Louis Armstrong就幾乎把此曲當作全世界巡迴演出的必備曲目:



因此不管你要演奏演唱、或是即興,或是創作新旋律,勢必要了解此曲的曲式與和絃進行,我們就趕快來看看《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 - 也是《Donna Lee》的曲式吧!但強烈建議你,再多回頭去聽熟、聽習慣前面幾段影片的聲響,這樣會對你了解和聲與旋律有極大的幫助!

我們以Ab大調來看,此曲是ABAC32小節曲式,每段都是8小節。先從一級開始,而第三小節Bb7是V7/V,解決到下一行的Eb7去,再解決回一級AbMaj7,Eb7前就是Ab大調的II級Bbm7,所以第二行前三小節就是IIm7-V7-I。至於第二小節的F7,就是Bb7的V7,我們就不會再說這是「五級的五級的五級」(V7/V7/V),而就是屬和絃五度循環了,F7等於是代替原來VIm7 - Fm7,聽原曲伴奏都可以聽出這聲音的變化, 所以你該掌握好的是「三七仔」(Guide Tone Line)!


A1的第八小節就是B段第一個和絃IV級DbMaj7的2-5-1,也就是V7/IV,B段第二小節Gb7是Sub-Dominant Minor Type和絃bVII7,也可以用原來的IVm和絃Dbm替換回到I級。B段第四小節到第八小節是不是跟前一段A1第二到第六小節,一模一樣的和絃進行呢?從F7 - Bb7兩小節 - Bbm7 - Eb7 - AbMaj7。

A2前四小節與A1一模一樣,而第五小節開始短暫轉調到關係小調F小調,而且使用了小調IIm7b5-V7b9-Im-V7,而C段前三小節也是一樣,就一直留在F小調的Im-V7b9-Im,到第四小節的Bdim7,其實就是G7b9的上行減和絃代理和絃,後面旋律中就會看到,然後最後一行就是俗稱「3-6-2-5-1」的「IIIm7 - V7/II - IIm7 - V7 - I」回到I級結束,再放個IIm7-V7循環反覆。



再來就是重頭戲《Donna Lee》的旋律啦!除了要以Bebop重音原則(詳見「節奏篇」一書)來詮釋以外,在市面上流傳的樂譜有兩個版本,分別是Charlie Parker Omnibook版跟Old Real Book版,而兩個版本都有錯誤,尤其以後者錯更多,所以我重抓一次原來的唱片版,就是有小號手Miles Davis參與的版,當然,因為唱片版本跟現場錄音版本還很多,每次也稍稍有所不同,但我想我抓的版本,會比前兩個樂譜版本正確一些!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Bebop旋律分析!建議你可以先具備「旋律篇」一書裡頭的基礎,譬如琶音(Arpeggio)、半音趨近(Chromatic Approach)、經過音(Passing Tone)、鄰音(Neighbor Tone)、上調下半、上半下半(所謂的Enclosures)等,會比較好懂。

另外就是在Bebop時期時,爵士樂手很喜歡在屬和絃上使用b9、#9音即興,產生所謂的「Dominished HW」或「Altered」聲音,這原理來自與自然小音階的調式互換,本文不再多加解釋,可閱讀「和聲篇」之「越難的音就越厲害嗎?— Tensions 其實沒有那麼可怕」與「從蕭邦的音樂延伸—快速理解和絃中 9、11、13 變化與組合並靈活運用」兩文,以及「爵士行動小教室」專欄中多篇示範。

但是現階段你要了解的就是Bebop樂手的“製作原理”,這樣你也就可以反向推出屬七和絃在哪裡,以及如何應用在別的調上頭了!

另外在分析上,每一個數字都是指跟所在和絃的相對音程(藍色字),這也很重要,我先標出幾個重點,在後面切割開來的句子中,就是完整的“數字密碼”囉!而P就是Passing Tone經過音、N就是鄰音Neighbor Tone。至於b9、#9的運用我則用紅色字標示。



經過以上的說明之後,再看下面這頁旋律分析就會更清楚,也知道後面該如何切割活用?

首先就是很多人分析不出來的A1與A3開頭“機關槍”旋律,之前已經提到,不能只是學旋律本身而已,而你會發現,作者Charlie Parker或是Miles Davis也好,是故意讓旋律晚兩拍出來的!道理何在?就是在於前面提到的b9#9位置!《Donna Lee》是一首完美的範例,在屬七和絃中,要不是用「b9-#9-b9-1-b7-下個和絃的3音位置」,要不就是「#9-b9-1-b7-下個和絃的3音位置」的句子,所以我用紅色標記就很容易可以看出來了,不是嗎?

所以,他們的用意到底是?答案是故意的一種“炫技” - 我晚一點開始但還是可以追上的意味!


再來就是你會發現「3-5-7-9」的琶音練習有多重要?(詳見「旋律篇」)譬如依序在第四小節Bb7處、第七小節AbMaj7處、第八小節Ebm7處、第十九小節Bb7處、第三十小節Bbm7處等等,以及「3-5-7」在第二小節F7處(有八度互換)、第十二小節F7處、第十六小節Eb7處、第十八小節F7處等等,所以也請勤加練習,這邊的數字都是指相對位置,如果3有降就要降、7有降就要降哦!

第五小節到第七小節的句子是個延遲解決的好例子 - Eb7的即興樂句比和聲節奏(Harmonic Rhythm)要晚兩拍出來,這個句子也很優,其實你可以將整個第六小節看成Bbm7 - Eb7的「b3-5-b7-9」跟「b13-b9-1-b7」然後接到AbMaj7的3音,前面只是Bbm7的延伸。

第八小節也是Bebop中很常以3-5-7-9爬上去,然後碰到後面屬七和絃的b13或#5音的好句子,在Ebm7-Ab7的地方,接到DbMaj7。

B段第二小節的SDM,在主題旋律上創作者是跳過的,而Gb-Fb-Eb-Db-C其實是在告訴你,這裏創作者想的是Eb7回到AbMaj7,然後用了「#9-b9-1-b7-下個和絃的3」,我用紅色線條與和絃記號標示出來。至於F7就是「3-5-b7-1-b9-#9-b9-1-b7-下個和絃的3」,無須贅述。

第13小節,也就是B段第五小節Bb7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在「和聲篇」中提到的「四種V7/V會出現的位置」第二種,這裏你就可以清楚看到Bebop樂手的選音,他們會去強調#11音,也就是E,這句可以好好學起來,放在不同調的Jazz Standard的同樣位置來當作「爵士成語」用哦!

而B段最後兩小節,就是很有名的「爵士成語」在II-V-I上的應用啦!出現在我的「旋律篇」P.115中喲!現在你看到出處啦!^^ 只是我在書中移成C大調的II-V-I而已。

A2的前四小節跟A1前四小節是一模一樣的,而從第五小節開始,旋律就隨著和絃進行,準備轉調到關係小調F小調去了!貝斯手跟鋼琴手有彈小調II-V-I的II也就是Gm7b5,但主題旋律並沒有,很多時候Bebop之後的樂手也常會直接整“段”以C7來看待,後面切割練習時會再解釋,但這個運用鄰音跟經過音的練習,聲音其實是很古典樂傳統的。

C段第五小節到第六小節的Bdim7接到Cm7,Bdim7就是G7b9的代理 - 其實也就是3-5-b7-b9的琶音,在「和聲篇」中多有闡釋,這也是Bebop樂手老愛加b9的聲音來源,目的是要讓解決去小和絃這件事聽起來更強烈,“彷彿”要去小調一般,可是卻不是真的轉調去小調。當然也從這裡,就轉調回到關係大調Ab大調,然後「III-VI-II-V-I」結束,F7(V7/II)也仍使用到「3-b9-1-b7-下個和絃的3」這樣的句型。


詳盡分析之後,再來就是「切割活用」啦!以下我整理出十二句可以大量應用的樂句,做為爵士成語,並且做成一個是原調,一個是C大調或是根音相同,你要根據數字!記數字!數字就是音程!

然後你就可以安排練習進度,除了練習十二調以外,我的建議是把它們放進去你現在正在練習的任何一首Jazz Standard裏頭,不要怕誰會聽出來、心虛之類的,當你開始流暢起來,你也會自己改變一點節奏或八度互換,這時候你就能徹底了解「原來別的大師也跟我會一樣的句子?!」的道理,表示這些句子是這樣用、這樣練的喲!


唯一要注意的是第7句,只能用在有Dom7#11的地方聲音才會比較好,譬如V7/V、bVII7、SubV7等三處!

而第9、10、11句,都直接用後面那個屬七和絃來看、來記就可以了!這樣速度會快很多,我曾跟很多學生或在講座時提過,爵士樂的即興很多時候已經是橫向水平的運行,以達到目標為原則,如果不通曉這道理,硬是要縱向垂直分析,反而很容易卡住呢!當然,在樂團合奏時鋼琴手或吉他手的Comping(動態伴奏)又是另一件事,要等到在合奏課的時候再來研習一番。


希望這篇超重量級的《Donna Lee》主題完整歷史、和聲、曲式、旋律採譜分析,以及之後的實戰活用與練習方法,真的能幫助到有心學好即興的學子!如果你是正在跟我上課的學生,我也會幫你把進度、快速思考法,以及重音表情修得更好喲!

祝大家練習愉快!

喔對了!Donna Lee到底是誰?其實是當時跟Charlie Parker、Miles Davis一起合作演出的貝斯手Curly Russell的女兒,是的,她就叫Donna Lee,至於為什麼要將曲名題獻給她呢?這就不得而知囉!

另,為了造福更多移調樂器的學子如Alto Sax(Eb)、Tenor Sax(Bb)、Trumpet(Bb)、Clarinet(Bb),我把PDF放在以下連結供大家下載,轉載請註明出處即可,C調樂器也有PDF,這樣看得更清楚,尤其是搭配本文閱讀的時候:

《Donna Lee》主題完整分析與活用練習(C調樂器)

《Donna Lee》主題完整分析與活用練習(Eb調樂器)

《Donna Lee》主題完整分析與活用練習(Bb調樂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