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大輔之《Memory Lane》採譜分析 - 日本流行樂中的巴西森巴風和絃聲響、律動與編曲格式



舉例來說,當我在採譜這首的和絃進行時,即便我已經事先告知學生預先做功課,上課時會修正以及帶領反覆聆聽、找出關鍵的重點,下課回家後我還是繼續反覆仔細聆聽,並在鋼琴上對照Bass跟Voice Leading,這樣才能確認和絃是否是正確的?

日本音樂人川口大輔的這首《Memory Lane》,也是一首認識所謂「巴西風流行音樂」的好作品,這在華語流行音樂中比較少見,但是對日本來說,跟搖擺爵士風、藍調節奏風、靈魂風、古巴風一樣,巴西風日本流行音樂也是很常見的,不能二分法說這是流行的,那是拉丁的,或這是爵士樂、巴西就是森巴與巴莎諾瓦...等等。


所以和絃進行怎麼安排?倒是可以好好地來研究一下,這種「未來性」的教育方式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你也能更了解和絃配置(Voicing)如何添加延伸音(Tension)與變化延伸音(Altered Tensions)?而這些反而透過音樂、曲子本身,比較能夠清楚解釋,因為其實還是得了解調性、旋律與和聲的相互關係,不能紙上談兵,只從數字符號談樂理。

本曲就是G大調,但是從II-V-I的變形 - II-V-VI(2-5-6)開始,也就是本來要回到GMaj7的,去了Em7,而Em11很難嗎?其實11音就是A,也是G大調的調性內音(G-A-B-C-D-E-F#-G),所以Em7加上A就是Em11囉!而D13sus4在鋼琴上就是CMaj7/D,所以右手一路從Am7-D7過來就都不動,維持CMaj7的按法,所以CMaj7/A跟CMaj7/D就是寫成Am9-D13sus4囉!

而VIm7再接回IIm7,也就是Em7接回Am7時,貝斯留著但上面聲部改成屬和絃,俗稱VI7,也就是E7接回Am7,但是我覺得還是知道那是II級的V級比較好,才有和聲解決的合理性,所以這個V7/II回到了IIm7,而原本只有b13的延伸音,也就是G大調的C(C對E來說是小六度,b13),而b9的Eb就是加上去的,但這方法很常用,請參閱和聲篇的「第15篇 從 Michael Jackson 的《Love Never Felt So Good》學到 V7/II 的b9 音跟正確和絃彈法」一文

至於D13sus4 - D#dim7 - Em11的D#dim7,其實就是B7b9的「3-5-7-9」(D#-F#-A-C),B7b9就是Em7的副屬和絃,也就是V7/VI,和聲篇也介紹到這樣的「經過減和絃」喲!


主歌(Verse)就是「2-5-3-6」的和絃進行循環,基本型就是「Am7-D7-Bm7-Em7」,加上Tension之後成了「Am9-D13sus4-Bm11-Em9」,重點提示在於「這些9、11、13等各和絃的Tension都在調性內」。第三四與第五六小節就是「2-5-6」,第七小節的FMaj7則是也很常用的bVIIMaj7,造成聲響上的“沉一下”,因為此和絃的3-5-7音都是G大調的調性內音。

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解釋,而不是很正規地又要解釋一次「調式互換」(Modal Interchange),然後解釋完FMaj7來自G Mixolydian...云云,這講法沒錯,但是太制式,而且效果不好。

主歌前(Pre-Chorus)前四小節和絃進行不變,只有旋律與節奏改變,貝斯的彈奏方式也是Samba很常聽到的「Break」,第五到第八小節讓貝斯再度改變走向,直接從D13sus4開始,走向C9,接回III級Bm7再到VI級Em7,所以囉!這個C9就是Bm7的代理屬和絃(「降二代五」),而你該注意的重點在於D13sus4就是CMaj7/D,接到C9,就會有B音到Bb音的聲音,造成另一種Blues味的“沉一下”效果。

而旋律到了這和絃,就停在E音上,聽到這效果了嗎?所以說一首簡單的調性內(Diatonic)旋律,在了解了和聲的奧妙之後,就能配出更具色彩的走向與聲響。行文到這裡已經夠精彩的了!

副歌(Chorus)就是II-V-I,然後接到的VI級Em7的一組「小調II-V ;IIm7b5-V7alt」,也就是F#m7b5 - B7b9b13,B7的b9是C音,B7的b13音是G音,都在G大調內,這樣就會幫助你理解,所謂的Tension或是Altered,當然不是隨便加的,而且除了刻意去加的爵士樂習慣外,其實絕大多數的延伸音與變化延伸音「都在調內」,那些“駭人”的數字只是跟和絃根音之間的關係,常看到就不會怕了,多練就知道怎麼解碼囉!

至於V7/II的E7,在這裡和絃其實原本還是E7b9b13,但編曲者(川口大輔本人)讓管樂吹出「G-F」接到後面Am7的5音E,所以G-F這個走勢就是很常聽到的E7#9b9,現場彈就很清楚可以看得懂聽明白!


進入間奏(Interlude)後其實就是個屬七掛留和絃“歸位”再“移動”的過程,掛留就是指sus4,所以基本上是D7sus4到D7,因為第一個和絃一直有B音,所以演奏者是想成「CMaj7/D7 - D7」這樣,也就是D13sus4到D7,B音會到A音、G音會到F#音。Dom13sus4這個很華麗的和絃在節奏藍調靈魂樂中還蠻多的,未來我們介紹其他的J-Pop也會有很多,畢竟J-Pop的樂風涵蓋與吸收地非常廣也非常精。

整個反覆從主歌再來一次,然後副歌後跳橋段(Bridge),這就是個運用II-V跟貝斯半音下行移動轉調的過程(Transition),箇中過程就直接試試看,用樂理解釋反而顯得累贅,你會發現貝斯跟其它聲部都在「Voice Leading」(聲部間水平移動),然後直接從D13sus4“往上抬”到Eb13sus4(DbMaj7/Eb),就轉過去升了小二度高的Ab大調,而副歌的和絃進行與和聲技法跟原來G大調一模一樣,之後以Fade Out結束。

如果你有Apple Music,可以直接登入聆聽,或收藏單曲版,專輯線上版連結也在後方:

單曲版:

 

原版專輯:


可以聽我學生怡靜的示範演奏,有些小錯,但是瑕不掩瑜,很完整了!



後記:趁著今天比較多團班學生請假,我在休息之餘,也把這篇放在官網部落格草稿中很久的採譜分析寫完了,等等要繼續教兩班大陣仗的團班

上次草稿紀錄竟然是三個月前,九月底十月的時候,表示從澳門回來開始到Yuki san來台之後,就一路忙碌到現在,中間還去了新加坡,還有爵士台中的五場特別講堂,當然包括每週都在跑,甚至有腳傷的時刻

現在已經十二月中,真的好忙啊!忙到這種「細節深度文」要找時間動筆(下鍵...)然後才能完成

很多人一定會說文章裡頭字很多,專有名詞很多,符號數字很多,當然啊!這是「採譜分析」,不只學生要做功課,老師我也要做功課,而內容的「講述」,就是在教學現場,所以我等於是用逐字稿寫完我上課的推論方法與教學進程

能夠理解的當然是直接採過譜、做過作業的學生囉!這不但是我的紀錄,也是給她的紀錄

其實這種寫法就是古典音樂裡頭的「樂曲解說」,只是改成古典人不熟悉,甚至很多音樂人都不熟悉的音樂類種,大家普遍陌生而已

要怎麼真的得到富含這麼多含金量的內容?你會問,當然就是面對面上課,慢慢講,一起做,最有效!

不然網路讀者也只是看熱鬧,看到一半就關視窗退出而已吧!你也很難就文章內容發問,因為還得幫你建構很多該具備的觀念,所以我們也就知道,網路上有多少泡沫或是言不及義的“教學”了!

總之我的階段性任務又完成一首!




延伸閱讀: